谁不会为年轻人灼热的梦想所打动呢
徐亮是个90后的南京壮小伙,2018年,他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在凉山布拖县采洛村双河小学做过一学期的支教老师。他知道那里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又多么懂得感恩。
时至今日,有些事还是让徐亮记忆犹新——他带的班上有一个孩子家里条件很不好,大冬天的午饭,就是装在塑料袋里的米饭,吃的时候就倒点水泡一下。孩子那天还带了个土豆,对他来说土豆就算“美食”了。吃饭时,他看见了徐亮,便问:“老师,你吃了没?”徐亮说没吃,孩子就说:“老师,你吃这个土豆吧。”徐亮让他自己留着吃,孩子却仍坚持要烤给徐亮吃……这些瞬间像一粒种子埋在了徐亮的心里。
支教回来后,很多人对他的经历感到好奇,常有人问他大凉山是什么样的,甚至有人不知道大凉山。
这些都让徐亮越来越坚定——他要为大凉山拍一部纪录片,告诉大家真实的大凉山是什么样,那里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南京抗疫现场》的“出圈”让徐亮知道了和之梦,知道了竹内亮。在看了亮叔的其他作品后,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这个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在2020年的春天去竹内亮的公司面试,带着对大凉山的拍摄构想。谁不会为年轻人灼热的梦想所打动呢?何况面试官又是著名的“逐梦发烧友”,再加上徐亮身材魁梧,一看就是很能扛动摄影器材的模样。
支教时的徐亮
但对徐亮拍摄大凉山的构想,竹内亮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一是因为路途很远,成本很高。二是因为他有《再会长江》的拍摄计划,大凉山在长江边,以后肯定会去的,没有想过给大凉山单独拍一个纪录片。但是徐亮对大凉山的热情和他的支教经历,让竹内亮很感兴趣,想着如果以后有机会、有钱的话可以考虑。
哪承想徐亮除了有梦想,还有韧劲。虽然团队拍摄任务一个接一个,但徐亮逮到机会就跟竹内亮念叨大凉山的魅力。后来,他还写了拍摄计划发给竹内亮,并一直问他看了没,看了没。
除了韧劲,还有技巧。徐亮劝说竹内亮,疫情之下,大家都在关注城市生活,对偏远农村的关注度不够。另外,2020年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不拍最贫穷的地方怎么脱贫的,有点遗憾。
徐亮甚至想好了如何找赞助去筹集拍摄资金。恰巧5月份外文局的“解读中国工作室”看中了这个策划,愿意出资拍摄。
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什么理由不拍?竹内亮虽然感觉自己被徐亮“洗脑”了,还是决心帮他实现梦想。
徐亮提醒竹内亮快到彝族盛大的火把节了,不要错过拍摄。团队在武汉拍完《好久不见,武汉》后,便马不停蹄地奔向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