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祖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我和我的祖国

安得广厦千万间

当代人四大刚性需求是衣食住行,房子是最大的开支。住的好坏,标志着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清楚记得小时候住的是什么?

我们老家是东北一个普普通通小村庄,那时候住的是土房。

一般的都是三间房,中间是厨房,两边房间是住人的。

那时候,孩子多。经常是一家三代,爷爷奶奶住一间,爸爸妈妈住一间。

那时候,每家都有五六个孩子。大一点的住在爷爷奶奶的房间,小一点的住在爸爸妈妈的房里。

孩子长大了,儿子要娶媳妇了,没有地方住,就在爹妈住的屋子里边,打上一铺北炕。新结婚的小两口,就住在北炕上。然后,拉上幔帐,就隔离成一个独立的房间。还讲什么方便不方便,有个地方能住,就很好了。

农村居住条件很差,城里人也好不到哪去。很多三代户,五六口人挤在三四十平方的公房里,这样的家庭很多很多。

很多人家都是一个厕所,洗漱间甚至厨房都是公用的。中国人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住房条件下生活了一代又一代。

现在的城中村,老破小,还保留着当年的印记。看一看这些房子,就能体会当年中国人居住的窘况。再看看现在,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房改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这是中国解决住房问题的一次史无前例的革命。

农村住房,都是老百姓自己盖的土房。城里住的是公房,产权属于国家的,只有居住权。这些房子都是单位分的,不属于自有资产。准确的说,城里居民是没有房产的。

房改之后,启动了国人买房意识。原来房子除了单位分房之外,还可以自己买。

市县一级城市最先开始盖楼,是一些有实力单位建家属楼。有些银行、电业等实权单位,他们自己有地皮,不用花钱。然后单位拿一部分钱,职工出一部分钱,盖成职工宿舍楼。在90年代前后,一平方只有300元到500元。一般人家都可以拿出来,即使钱不够,求情靠友,都可以把钱拿出来,那是第一批上楼的人。

一二线城市房改力度更大。中国学习的是香港模式。主要就是通过招牌挂,把城里的土地卖给开发商,快速回笼资金,由开发商盖房子,由政府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两个轮子都转动起来,开发商给居民提供住房,政府提供住房环境。

房改政策就像一把火,点燃了人们改善住房的希望。从此,中国房地产业蒸蒸日上,走上了快车道,开创了持续数十年的黄金期。

我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的大门,真可谓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是个彻底的无产者。

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租住在别人家,一个月几十块钱的租金,住的是平房。

两年之后,自己花7000块钱,买了一个平房。

后来,随着房改政策的推进,县城也开始集资建房,就是所说的家属楼,我们家有幸成为第一批上楼的居民。

小县城里能够不住平房,住上高楼,是很幸福的事情,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很荣耀。那时候,楼房价格真是便宜。三五百元一平,一般情况下,都是60平到80平,很少有大面积的。就是几万块钱就可以买两居或三居。

大城市,房地产业更是如火如荼。岀现了一些大的房地产企业,比如万科,万达,恒大,碧桂园等。这些大企业财大气粗,连片开发。他们做的小区,非常大,都能容下几百户甚至上千户,到哪里开发,就能带动一片城市的发展。

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房地产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非常多,带动了数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土地财政,政府有钱了,加之各个行业的发展,为政府缴纳了大量的税收,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居住问题,而且自带金融属性。只要是90年代或者本世纪初买房的,都享受到了房地产的红利。一套属于刚性需求,解决了住房问题,两套或者多套的,都实现了财富增值保值。最初的无产者变成了有产阶层,社会结构在房地产的刺激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回望40年,中国房地产改革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成绩斐然。在神州大地上,建成了一座座新城,建起了一座座新的高楼。中国人解决了无房可住问题,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许多人家不仅是一所房,有的是几所。以东北人为例,不但在东北有房,很多人还在海南购置了房产,过起了候鸟生活。

很多农村青年,在村里有个平房,在县城有一座楼房,已经成为标配。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住房。不管怎么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解决了居者有其屋这一历史性难题。

唐朝大诗人杜甫先生,如果从1000多年穿越回来,俯瞰神州大地,看到这里是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一定会喜极而泣,说出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