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释放汽车产业的零碳动能
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刘斌送来其力作《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邀我写序。尽管手头事情较多,但出于对路面交通净零碳的关注和信念,便做出应承,挤出时间,仔细研读。作者刘斌对汽车领域情况之了解、积淀之深厚、分析之全面、信息之丰富、把控之精准,无疑是碳中和协奏曲中的悦耳音符,是零碳转型的行动参考。
由于长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的减缓,到21世纪00年代的低碳,到10年代的碳中和,及至20年代的净零碳,在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重点领域,在我的认知中,交通低碳似乎最为艰难。因为工业和建筑节能可以通过大幅提升能效来实现低碳,而交通,尤其是路面交通,通过提升燃油效率来减碳,成本高昂、效能有限。21世纪初参与低碳交通研讨时,悉知通过提升汽车燃油效率减排一吨二氧化碳,成本可高至数千元人民币。因而在政策领域,多从消费侧入手,倡导少开一天车,选用公共交通。但问题是,消费者选择交通出行工具,需要考虑的是便捷、舒适、经济。对于奢侈性的高额排放,乘用车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加以调节,但对于普通民众作为代步工具的家用车辆,额外增加使用成本,并不利于民生福祉的改善。而且,汽车作为具有资产属性的耐用消费品,“闲置”也是一种浪费。对于高收入国家或高收入群体,少开一天车、健身出行,有利于健康;但对于收入较低的无车群体,拥有便捷、舒适、经济的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显然是奋斗目标。因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民购买和使用乘用车。
作为主笔,我在1997年参加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即减缓工作组综合评估第三次报告的撰写,就深感发达国家之高碳,交通贡献的碳排放量占比几乎达到30%;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源头主要为工业制造业,千人汽车拥有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因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是中国人的发展权益。随后我又参加2007年的第四次、2014年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撰写,交通低碳均是难点与焦点。由于零碳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表现亮眼,今年提交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结论表明,交通领域净零碳已经步入正轨,呈加速之势。中国在风、光、水等零碳电力领域独领风骚,在纯电动汽车产能和销售市场一枝独秀,中国交通领域的碳中和或净零碳,已然在引领全球零碳转型进程。作者在书中展现的信息和数据,足可以支撑中国的汽车产业为落实巴黎协定目标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者关于汽车产业碳中和的分析,结合了汽车产业链条长的特点,不仅分析汽车工业,也分析相关产业,主要关注汽车生产碳排放、汽车行驶碳排放、汽车上下游碳排放,全面、系统,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碳中和的系统性、整体性挑战。如果从产业链条的视角,汽车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如果从消费者视角,汽车所提供的是一种交通服务,其运行维护则可被视为一个终端消费部门。而我对汽车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终端消费部门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汽车领域的碳中和或净零碳问题。第一,汽车是一个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其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碳排放是消费部门所必须关注的。而汽车生产侧的碳排放是制造业部门而非消费者的责任,但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偏好传导给制造商。第二,消费者由于收入预算约束,首要考虑的是汽车运行维护的经济性。如果纯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油汽车,消费者会用“脚”投票,自觉自愿选择纯电动汽车。第三,在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能源安全是决策者当前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由于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在地质结构原因下形成地缘性集中垄断,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4,而能源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石油安全。交通用油占据石油消耗的一半以上,而我国2021年的千人汽车拥有量尚只有欧洲、日本的40%,美国的28%。保障石油安全,在当下乃至于未来,纯电动汽车无疑是终极解决方案。第四,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账也需要算。近年来,我国每年用于购买石油的支出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即使外汇不是问题,但如此巨额费用如果用于国内投资和消费,所产生的国民经济拉动效应显然是巨大的。并且,花费巨资购买的油气,大多一烧了之,既污染了空气,又产生了噪声。第五,也要考虑产业发展和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我国一汽、二汽、上汽这几家“巨无霸”车企对国家财政之支撑、就业之保障,是不可失去的。纯电动汽车的产量不仅不会萎缩,还会极大地扩张,就业机会也必然增加。零碳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市场上取代交通燃油,充电桩、电池、风光电力设备生产,市场空间更大。纯电动汽车,只是让汽车产业换了赛道,道路更宽阔,前景更美好。第六,从经济社会系统变革的视角看,纯电动汽车是新的动能所在。汽车电池,不仅是终端能源消费的容器,还是高效便捷灵活的储能工具。消纳零碳风光电力,汽车电池可派上用场;家庭消费,汽车电池亦可堪当大任。而且,在广袤的乡村,太阳光伏屋顶,可以自己发电自己充电,更是乡村振兴之动力,可谓助力城市工业之零碳,农民生活品质改善之利器。
因而,纯电动汽车作为终端消费部门,有着巨量的零碳发展之动能。从化石能源转向零碳可再生能源,我们只是切换了赛道。在燃油汽车领域,中国的市场几乎为欧美日品牌所占据,鲜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已经拥有比亚迪、吉利、蔚来、长城等自主品牌,动力电池领域也拥有引领世界的自主品牌。因而,我情有独钟,我信心满满,中国的纯电动汽车行业,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本书作者刘斌关于汽车产业的全产业链分析,以及纯电动汽车之外的低碳汽车分析,也是有意义的。而我所强调的,是各行各业各自担当,全社会协同努力。汽车的终端消费者所能做的是零碳运行与维护,并通过市场之手,“遥控”生产商。《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值得思考,值得借鉴。也希望作者在再版之时,将有关碳中和的相关信息和净零碳汽车发展分析得更精准、更聚焦,为全社会推进碳中和转型,产生更好更大的积极效应。
是为序。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2022年10月24日于京畿琉璃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