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3章 每月一部电影

经历了电影院、录像机、VCD影碟机、DVD影碟机、电脑、网络几个阶段后,除了新上线的作品不能第一时间看全片外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所有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现在最新上线的电影,尽管有的可能需要花钱。

因此理论上只要我们想现在就能看到所有公开发行的任何一部影片。

以前的上网看,新出的去影院看。

如此便利的条件令当年到处找片的我们猝不及防。

仿佛突然之间就这样了。

在上一节里,我曾列出了我看过的20部电影的排位。

尽管我已经把参与排位的影片从10部增加到了20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还有好多仅知道名字而没看过的电影。

其中不乏许多经典影片。

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有些是根本没看过,

有些是一个系列的只看了一两部。

有些是当时没有第一时间看,时间一过就没了那个兴趣。

也有一些是看过的但因为当初年纪太小而忘记故事情节的。

这些都是应该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看一下或再次重温一下的。

所以理应趁着这个大好时机把以前看过的片子系统的回顾一下,加下百度等搜索,把自己看过的觉得经典的片子还有那些自己暂时还没看过但别人说经典的片子列出目录。

然后找出高清版存下来。

不用全留4K版,有些不很精彩只是有着一些特殊意义的片子可以1080P存贮,再早一些的没有1080的720P的也可以。

这个目录可以慢慢列。

列完后不用追求完美等目录全完成后再下载和找寻片子,可以边列边找,边找边完善。

这还是我从第一章《游戏》中就说过的方法,先完成,再完美。

就是不知道需要多少T的硬盘。

期待着科技再次进步,出现100元100个T的硬盘。

人要敢于想,一九八几年的时候面对20Mb的一块价值20万美金的硬盘谁敢想象有朝一日硬盘是论T的。

说做就做。

细想一下,先从《大决战-辽沈战役》《泰坦尼克号》《勇闯夺命岛》和《出水芙蓉》开始吧。

之所以把《出水芙蓉》加上,是想再看一下我当年觉得极美的片子是不是事隔多年还是能惊艳到我。

因此这个最好是4K的。

反正景祥同学说10天之内能给我找到。

我先去弄个大点儿的移动硬盘一点儿一点儿倒过来。

这个和歌曲不一样,如果弄个200部的目录肯定又是扔电脑中变成一个个文件,肯定不会看的,这点我绝对相信。

所以我觉得有个36部左右应该就可以了。

毕竟每年还要新增那么多电影。

足够看的了。

既然决定把以前没看过或是看过后觉得以后会再看的片子保留下来,那么要做就尽量做到最好,所以这个目录不能光一部部列出来就拉倒,还得静下心来分下类。

把每一类的影片中最经典的最有代表性的都列出来,然后标注上哪个需要4K,哪部需要高清,哪部只要下载就行。

这样3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上一个月一部还是应该可以完成这个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目标的。

完成后估计足够我看到第二个五年计划了,如果提早看完也好办,再下一个36部就行了。

不纠结。

只是努力去做。

做不完就放到第二个五年计划。

就像我的回忆录一样,从48岁开始打算到正式找到思路开始动笔,历经了4年的计划,其中有三年是一笔没写。直到今年三月份找到思路解决了万事开头难的事儿才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所以这些电影目录我肯定也能整理好并下载得很好的。

就怕到时候我费了很大力气下载完了就只是下载完了而已,只不过电脑中多了几十个有着电影名称的文件名。

这真是有着极大概率事件能发生的事儿。

毕竟现在要做的事儿太多了,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

以前靠交通车和自行车,去趟六厂和乙烯看同学就是一件很大的事儿了,需要提前准备提前约,否则万一骑了几十里地跑去了人家不在家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

没有微信,没有QQ,没有手机,没有传呼,哪怕他和你只有一墙之隔你也找不到他。

一年中去过有限的几次萨尔图那是完全可以回忆起来的。

当年的火车去一次BJ需要在车上睡一晚后才能在第二天中午到达,买不上票是经常的事儿。

当年爷爷病重,我和父亲强挤上了去山东的火车,站了三天,根本无票可补,无座可坐。

至于飞机,我一直觉得那是我们公司经理才能坐的东西,从来没敢去想一下有朝一日普通人也能想坐就坐。

那个时候连2元钱一次的招手也极少舍得坐。

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不知道什么是招手。

当年在90年代初,大庆出了一种类似现在小面包车的营运小客车。有十几个座位,人要是多了过道里也能站,还可以坐在司机后边的一个小平台上。

这种车只有固定的线路,没有固定的站点。

在这趟线路上路边有人招一下手车就会停下来,这就是人们把这种运营小客车叫招手的由来。

等你到了这条线路离你最近的地方你就可以喊司机师傅停一下让你下车。

当年最初出现的时候从让胡路到萨尔图是2元钱。

同期的交通车是0.2元。

同期的出租车走一趟是50元,打表没人走。

所以我现在一点也不同情大庆的出租车,当年就是他们自己不按规则办导致最后人们上出租车就讲价,慢慢从50到40再到30,这个时候其实和打表走已经差不多了,但这是讲价讲出来的,车上的计价器长年只是摆设。

到后来价格越来价越低,出租车司机越来越不满。

直到我坐过10元的。

我总说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没有谁拿砂纸没事儿去你脚上磨。

夫人总说我性格有些偏激,其实真不是这样,只是有时候喜欢分析问题实质后面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比较理智。

比如经常有老人在医院几个孩子不管的消息传来,和愤青们不由分说去谴责儿女们的做法不同,我基本上很少对事件中的老人生出同情心。因为我一直学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这样的老人我个人认为当年他们做子女时对待他们的父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他的孩子们才有学有样,如果他们当年孝顺他们的父母孝顺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兄让弟恭妯娌和睦是绝对不会出现晚年凄惨无人管的景象的。

可能有些绝对,但我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认为的。

郭先生相声中说的“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们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绝对是金科玉律。

总跑远!

想想当年的招手,那2元可真是钱,毕竟那个时候我一个月才挣80多元。

出行的限制导致了我们的生活圈子很小。

基本上就是家、学校,参加工作后就是家、单位。

期间要是好不容易去了什么地方那肯定是时隔多日不会忘的。

前些时候和一个朋友探讨记忆力减退的问题。我当时就说,不是我们现在的记忆比原来差了许多,而是现在我们有可能一天经历的事情是以前一个月都不可想像的。

比如疫情前我们可以早上开车领孩子去哈尔滨看个油画展,然后再回来。

回来后还可以写个随感发到公众号转个朋友圈。

如果要在以前,一年中去次哈尔滨绝对是不得了的大事儿了。

那几乎是能从买票开始就记得清清楚楚的。

但现在这只不过是一天的经历,所以在谣言中我们只开发出了百分之十的大脑不可能把每天这样的经历都记下来。这样看起来好像我们记忆力减退,其实不过就是经历的东西太多而我们又试图把所有发生过的我们认为值得记的东西和场景记下来。

除非能做到像科幻电影中那样,在脑部插入一个模块类的东西。

今天早上去早市采风时还和一位卖菜的人说过,现在东西多了,人们就不珍惜了。

可能采风的时候照的人太多了,忘记和我谈话的这个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了。

记忆也是一样。经历得太多了,越是都想记住结果就越是什么都记不住了。

我们无法改变这种改变。

我们只能接受这种改变,然后努力去适应这种改变。

还是源自我的性格中喜欢溯源的一面,在我发现了现在我们面临的资讯越来越多、当年我们一无所知的爱好也越来越多、我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时,终于明白累死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涉猎了。

好奇害死猫。

还是听夫人的,别总开新战场了。

守住现有的阵地就不错了。

因此在这种信息爆炸的年代要有新的应对方案。

我找到的应对方案就是提前规划,坚决做出必须的取舍。

我一直极为认同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说过的一段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的变化发展,我的认识也在变化和发展。许多过去我所倚重的东西现在也许已不在我思考的主流之中;而一些我曾经视或者未触及的问题却上升到重要的位置。

一个人要是停留在自己的历史中而不再前行,那是极为可悲的。

所以从2017年开始,我一直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公开盘点我上一年的得失同时做好第二年的规划。

坚持得越来越好。

在《盘点我的2022,规划我的2023》一文中,我曾用了大段篇幅写了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现摘录如下:

总会有些事情,让你甘愿每天清晨从床上爬起来为之操劳,成为你生命的动力!

这是我在两年前看过的2010年第8期《人物》杂志里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后来被我写在微信的个性签名上,已经用了很久了。在写下今年的总结前,我想了许久,最终没有把好几年都引用的路遥先生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中那句话放在篇首,而是写下了这段话!

自从七年前我开始在年终岁尾回顾一年的得失并同时规划一下第二年的行动后,这一习惯就被我保持了下来。尽管依然是每一年年初定下的目标,到了年末总是没能有全部完成的时候,但我越来越确信,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每年总有些目标没有完成的原因都一样,就是这么两种情况:一是确实喜欢的,但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当年没有完成,变成了第二年,第三年才完成的,或者继续列下第四年、第五年的目标中等着完成的那一天;二是有一些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放弃了,这其中有些是不喜欢了,有些是确实力不从心做不到了。

这也从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最后每年坚持下来并完成的,那就确实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了。更何况同时每年也都有一些新的东西开始尝试或重新开始,为自己有限的人生尽可能的增加一些宽度。

这就是写下这一章最后一节的目的:现在越来越容易获得的知识信息与渠道越来越扩大的地域交往令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由自主地让人想去尝试更多新的东西,增加更多新的爱好。不是新东西不能尝试不能去学,我只是觉得学前还是先叩问本心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然后好好规划有限的人生吧!

在2020年最后一天,我曾为自己规划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共22个分解开的小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每年看12部电影,平均按每个月看一场电影设计的。

无论多么忙碌,都要暂时停下脚步看一下外面的世界。

很精彩。

去年的一年做得很好。

今年也看了好几部了。

抛开疫情的影响,还是尽可能地每个月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吧。

去看场可以选片可以选座可以订票有着爆米花和饮料的电影。

因为生活本身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这样看的电影就如大型运动会一样。

总要有开幕式和闭幕式。

有演出。

有烟火。

有运动员入场。

有裁判宣誓等等环节。

看起来这些和运动本身没有太大关系。

但这种仪式感本身就是运动的一部分。

这才是真正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的运动!

~第七卷《电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