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厨房:最爱这里的烟火气
小时候的很多记忆都跟厨房有关,妈妈总像变魔法一样从厨房里端出各种美味的食物。离家多年,最惦念的依然是妈妈做的各种好吃的。每次回父母家,爸妈也是一直在厨房忙活。尤其过年时,一团团的白雾升起,一阵阵的香味窜出,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香喷喷的炸丸子、炸鸡块。
对家的记忆中,厨房总是占了大半。我也一直认为,厨房才是家的核心。所以,我规划厨房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力气,可以说是整个家里花心思最多的地方。
厨房的规划设计,我有三个重要需求:一是方便实用,二是容易清洁,三是美观。如果非要在方便和好看之间选一个的话,我更倾向于方便好用。但是,作为一名规划整理师,我肯定会竭尽所能在方便好用的基础上更好看,这个原则也始终贯穿在家的整个装修过程中。
我家厨房实际面积有6m2左右,不算大也不算小。窗户在短边,门开在长边,最适合做U型厨房了。这也是空间利用率最高的方案了,可以将三面的空间都利用起来。
要想方便好用,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厨房的动线规划,让洗切炒的流程顺畅起来,虽然厨房空间小,有时候也就是多走一两步。但我们在家里很多事情都是要重复无数次的,所以能省一步是一步。
第二个问题就是收纳了。厨房空间虽不大,但要收纳的物品却一点都不少,如何将所有物品都安置进去且安排得明明白白,会极大地影响厨房使用的舒适度。
在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思考,参考了数不清的案例和数据,再结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后,我终于有了这两张草图。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两张图画出来之后自己无比激动的心情,真的是呕心沥血。
洛辰手绘厨房设计草图
地柜的设计以抽屉为主。
灶台下的两个大抽屉是碗盘拉篮,上面的大抽屉放碗,下面的放锅。
第一层抽屉各种面条
右边的抽屉是调味品和粮食的储存区。第一层抽屉用来放面条。
第二层抽屉调味品
第二层是调味品,用收纳盒分类装好。
第三层抽屉米面
第三层用了两个收纳盒放米和面。说实话,这两个盒子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么合适的尺寸,放进去刚刚好,盒子容量也够大。
左边三组抽屉第一层
左边的抽屉第一层是备用筷子、叉子、密封袋之类的辅助小物品,像这种小物品厨房里都少不了,但又没什么高度,最适合放在浅浅的抽屉里,同时用了抽屉分隔盒来分类收纳,怎么用都不会乱。手套放在十字开口的盒子里,需要用的时候直接抽一个,方便极了。
第二层抽屉干货
第二层放了一些常吃的干货,都用密封袋分装好,使用的时候一目了然。
第三层抽屉零食
第三层规划为零食抽屉,够深够大,容量足够。这个高度,孩子自己拿取零食也很方便。
抽屉内部用了几个收纳盒把空间分隔开,用来分类放各种零食。
这两排抽屉做的时候特意嘱咐了木工师傅,尺寸不是平均分的,而是不同高度的。厨房里其实很多零碎小东西,占面积却不占高度,100mm左右的抽屉完全够用。如果真的平均分,每个抽屉的高度都是200mm左右,那就真的是浪费空间了。要么就叠放好几层,那使用起来又不方便了。
调味品存储区
左边的橱柜分了两层,用来存放大瓶的油盐酱醋,也就是调味品存储区。
右边的橱柜没有分层,直接一个大柜子。因为先生家每年都会手作粉丝,每次过完年都会带来一大包,裁剪成合适的宽度后,放在这个大柜子里就非常合适了。
如果是北方的朋友,经常买大袋的面粉或者其他体积比较大的物品,这样的大柜子都很实用。
水槽下的柜子里面有煤气表、净水器、垃圾处理器,只有一点点空间可以用,就放了洗洁精、除油污剂等清洁用品。在门上挂了挂钩,不常用的漏勺等也挂在这里。
厨房物品收纳全局图
果蔬区
水槽右边直接留了个大空间,是预留给洗碗机的。在洗碗机安装之前,这个区域也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果蔬区,用来放那些不需要放进冰箱的蔬菜水果。
小推车收纳果蔬
两个小推车刚好把这个大空间分成了6个小空间,用来分类收纳最合适不过了。
一辆小车放蔬菜。最上层是葱姜蒜等配料,中层放大白菜、番茄、黄瓜等比较干净的蔬菜,最下层就用来放会沾泥土的食材,像土豆、红薯、紫薯等根茎类。
另一辆小车用来放水果。苹果、梨这些比较重的水果放在下层,轻的放在上层,容量还是蛮可观的。
小推车是有网眼的,每层都垫了牛皮纸做分隔。防止上层的脏东西往下漏,一旦脏了也方便更换,省了清洗推车的麻烦。
走进厨房就能看到这样的活色生鲜,红红绿绿的特别有烟火气。
左边同样留了空。这个地方放了冰箱之后,剩余的空间就很小了,如果按照常规的做成柜子,那里面势必形成一个空间死角,不管怎样都不好利用,索性敞开来。本来是收纳死角的位置现在也是开放的,用来放洗碗块(洗碗机专用)等。
死角位置收纳
留空的地方,在上方做了一根滑轨,配上S钩,把所有的锅全都挂上去。只要把滑轨拉出来,不管是使用还是放回都很容易,完美解决了锅的收纳难题。
滑轨+S钩收纳锅
厨房台面区域从右到左依次是水槽区、切菜区、灶台区、小家电区。每个区域的尺寸都反反复复考虑了好多次,最终确定了现在的布局。
高低台面
在设计台面高度时,我测试了很多种不同的高度,分别体验洗菜、切菜和炒菜的最舒适高度,最终决定做高低台面。将水槽区的部分抬高了80mm,这样洗菜洗碗就不用一直弯着腰,炒菜时也不用抬着胳膊。使用起来,体验非常好。
台面边上的挡水条
上墙收纳
台面边缘也专门做了挡水条,避免台面上的水滴落,也能有效防止鸡蛋等滚落下来。
台面上除了小家电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这就是厨房容易清洁的秘诀——台面无物。
台面无物,做饭的时候可以毫无障碍地大展拳脚。做完饭收拾时,也非常流畅。
不是每顿饭都必须要用的东西,全部收进抽屉或柜子。每顿饭都要用到的东西,则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上墙,挂起来。
常用的油盐酱醋全部用了统一的瓶子,放在墙上的两排置物架上。置物架没有打洞,用免钉胶粘上去,粘完之后静置24小时以上再使用,牢牢的。
上排从左到右分别是:盐、五香粉、辣椒粉、鸡精、淀粉
下排从左到右分别是:酱油、老抽、醋、料酒、香油、食用油
刀的把手都没有洞,也不想用磁力刀架,总觉得看起来很危险,因此选了自己喜欢的白色刀架。
调味品上墙收纳
刀架
挂杆收纳
配了同样的白色挂杆和挂钩,勺子、锅铲、刷子等都挂上去,用的时候方便,洗干净之后也容易沥干。
沥水篮也全部挂起来,大中小一套沥水篮,灰色系的,符合整个厨房的色调。一套6个,每组一个沥水篮一个盆,小号洗水果,中号洗肉类,大号洗蔬菜。
沥水篮悬挂收纳
冰箱跟橱柜之间还有一点小小的空间,正好可以放下磁力挂架。厨房用纸、锡纸、油纸、保鲜袋都可以放上去。下方还有几个小挂钩,用来挂挂围裙也不错。
吸附在冰箱侧面的磁力挂架
筷子笼也是挂在墙上的,找了很久,选了这款素雅些的,很喜欢上面的字,“enjoy your life”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筷子笼上墙
锅盖上墙收纳
灶台后面粘了一排不锈钢架,是用来放锅盖的。一开始把锅盖架直接粘在正对着炉火的后面,用的时候发现不方便,尤其开火的时候,很容易烫到手,应该往旁边挪一点会更顺手。可惜免钉胶的黏性实在太好,怎么都弄不掉。所以又买了两个粘在旁边,这样一排整整齐齐也挺好。
窗台伸缩杆
窗台上装了一根细细的伸缩杆,主要用来晾晒抹布。
单槽水盆
水槽用的是大单槽,之前用过双槽,深深觉得洗大锅非常不方便。大单槽是真的够大够宽敞,搭配一个沥水架就很好用了。
小家电
小家电区,预留了足够的插座,每个插座都有单独的开关,再也不用频繁插拔,非常方便。这里常驻的小家电是电饭煲、破壁机、厨师机、热水壶,但凡不是经常使用的,都没有放在台面上。
杂粮收纳
我是忠实的杂粮爱好者,家中常备各种杂粮,红豆、绿豆、黑米、糙米、燕麦、小米、黄豆、黑豆等,用统一的密闭收纳盒存放,透明可视,拿取方便,彩虹一般的颜色,像极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杂粮放入收纳盒
每次补充粮食的时候,小帮手辰辰就上线了,把袋子里的粮食一样一样倒进杂粮盒里的工作必须得留给他,不然还会跟我急呢。
懒人抹布和厨房用纸的收纳
懒人抹布和厨房用纸也会适当地多备几卷,一般一个月消耗一卷,属于低频物品,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吊柜上层。
开放区域最初的收纳
开放区域现在的样子
开放区域,当时是给家里的小烤箱留的地方,升级为蒸烤箱之后,小烤箱就流通出去了。这个位置就用来放茶水系列。开放的搁板上用统一的盒子来收纳茶叶,常用的杯子也放在这里,下方台面上依次是温水壶、热水壶、凉水壶。温水壶常年设置在55℃,热水壶用来泡茶。跟喝水相关的动作就可以在这个区域完成了。
吊柜里用白盒收纳
最上层的吊柜里放的是备用水杯、茶具、备用密封袋等不常用的物品。下层吊柜则是干货的存储区,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食品盒空出来之后,也会洗净晾干在这里。
这个部分收纳的东西比较细碎杂乱,就用了统一的白色盒子藏起来,再贴上标签,既看不见内部的凌乱,也不会忘记里面的东西。
预留冰箱位置的时候在双开门和单开门之间纠结了一阵。厨房本来就不大,如果用双开门,整个一侧的空间都要留给冰箱,厨房的台面和柜子空间都会少很多。也可以把冰箱放在餐厅,但比划来比划去还是觉得不妥,双开门冰箱实在太占地方了。
我们一家三口饭量又不大,平时也不会存储太多食材,一般一周采购一次,单开门的冰箱够用了。
日常吃的蔬菜都放在保鲜盒里,红红绿绿的让人很有食欲,有盖的保鲜盒可以减缓食材水分的流失。当然最要紧的是趁着新鲜赶紧吃掉,不要把冰箱当成仓库。
冰箱冷藏区的最上层留空。日常家庭中,难免会有些剩菜剩饭的,这层空间就用留给它们啦。
冰箱内部收纳
冰箱中间保鲜区通常用来放馒头、包子等,不用再专门解冻。冷冻室的两层,最上层用来冷冻饺子,中间层冷冻各种饼,如肉饼、菜饼等。
馒头和饺子在冰箱里的收纳
冷冻室最下层用来冷冻肉类,鸡翅、虾仁等,大块的肉会直接切成小份,根据需求,比如肉末、肉丝、肉片,按照一顿饭的量分装在食品盒中。要吃的时候,提前一天拿出一盒放进冷藏室,第二天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肉类分装冷冻
餐厅原来的布局
我做了开放式厨房,厨房和餐厅连在一起。餐厅原本的布置是这样的,窗台下放了一整条没有柜子的餐边桌,餐桌放在正中。
后来我一度将餐桌挪到餐厨交界处,起到岛台的作用。炒完菜一转身直接把菜放到餐桌上,一步都不用多走,动线短得不能再短了。有时我会直接在这里备菜,做面食的时候就更方便了,全家一起动手也不嫌挤。
大大的餐桌特别适合全家人一起做饭,我和面、你剁馅,你擀皮、我包饺子,我切菜、你炒菜,即便一个人做饭,也能轻松跟家人聊天。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门一拉,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厨房里。偶尔人多的时候,就把餐桌放回餐厅正中,七八个人也坐得下。
岛台餐厨户型图
现在我把餐厅窗户下这一整条全部做成了西厨区,这么宽大的台面空间足够用了。餐桌也相应挪到靠墙的位置。这样就实现了中西厨独立分区+餐厨一体化,简直完美!
厨师机也挪了过来,下面的柜子里是各种面粉和烤盘。我也会囤一点面粉,就藏在面粉盒的后面。橱柜600mm的进深一分为二,前面是使用区,后面就是存储区。富余的空间没有什么东西可放,就作为备用空间了。
面粉使用区和存储区
蒸烤箱下方的抽屉和上方的敞开空间用来放蒸烤盘和烤架。常用的放在上面,不常用的放在下面。
两个柜子中间专门预留了一个500mm左右的空间,用来放拉篮推车,第一层放烘焙要用的各种小工具,第二层用来存放做好的面包,下面两层用来存放各种水果。
拉篮收纳烘焙工具和水果
厨房里洗碗机安装好之后,原本放在那里的小推车就转移到了西厨区的最左边,离水槽最近的区域,放在这里动线依然很顺手。
筷子笼也转移到了这个区域,从洗碗机里拿出来一抬手就能放进去。吃饭的时候从这里拿筷子勺子也比之前的位置动线短很多。
设计这个西厨区的时候,我的宗旨就是中西厨独立,操作台面够大,收纳空间够大。所以整个西厨区用柜子+拉篮+小推车的方式组合起来。
两个柜子作为支撑的主体,能够将这一整条2.4m长的厚实台面稳稳地撑住。分别留出两个空位作为灵活使用的空间。拉篮下方也有滚轮,便于移动,四层大容量拉篮起到抽屉的作用,使用的时候更方便。
不管是中式面点还是西式烘焙,需要的所有材料(各种粉、工具、模具等)和设备(蒸烤箱、厨师机)都在这个区域,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这里完成,也不用来来回回跑很多次。
整个厨房+餐厅终于实现了餐厨一体化。
有了舒服的厨房,辰辰小朋友都开始自己动手做饭了,当然要有大人陪同的哟,煮饺子、下面条、蒸馒头,忙得不亦乐乎。而且小朋友自己做的东西,自己吃起来更香,瞧瞧这满足的小表情。
我不是一个擅长做饭的人,现在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厨房里。揉一块面团,看着它在烤箱里一点一点蓬松、长大,甜甜的香气慢慢地溢满整个家,这不就是一个家最温暖的烟火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