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找到摆脱抑郁的动力
有时候,站在“强者”的视角给心理病患者一堆方法,其实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傲慢。
2016年,是壹心理创办的第6年,这一年公司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偏偏在这个时候,几个重要的合伙人先后离开了团队。当时的我,秉持着“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去的地方更重要”的信念,合伙人的离开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的一个投资人很笃定地跟我说:“这一定是你自身的问题,你应该反省!”
面对如此多的冲击和不确定,我陷入了抑郁。
那个时期,一方面,我觉得自己是一根废柴,不想做任何事情;另外一方面,我知道自己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并展开了各种自救:运动、看书、冥想、看励志电影、找朋友……甚至,我在自己公司的App上预约了心理咨询。我做了很多尝试,希望自己能好起来……
反复折腾几个月后,我和朋友走了国内徒步十大死亡路线之一的“洛克线”。
在无人区,五天四晚的社交斋戒,我在面临体力一次次崩溃的时候,不断和自己对话。第四天下午,我躺在央迈勇雪山下、蛇湖旁,放声大哭,积压和反刍许久的东西在荒野里释放了出来,我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拯救。
对于那些离开的合伙人,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你很好,我也很好,只是,我们要分开走一程了。”
后来,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在一些创业的活动上分享“如何走出人生低谷”类似的主题。作为一个过来人,同时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有一个方法的百宝箱,告诉大家如何战胜抑郁。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这样分享,其实可能是一种傲慢。
2020年,朋友关于抑郁障碍主题的新书发布,邀请我做一场对话活动。现场来了很多抑郁障碍患者,我如法炮制,给出了很多摆脱抑郁症的方法。可分享完我的“百宝箱”之后,我并没有从他们眼里看到希望之光,那些方法如石沉大海。
活动结束,我和他们一对一的交流,才真正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们难以走出抑郁障碍的原因,并不是缺乏行动的方法,而是缺乏行动的动力。
如果不解决动力问题,直接抛出一堆方法,可能反而会把他们逼到另外一个尴尬的地方:“为什么知道这么多的方法,你们都不去努力尝试?”
你为什么不去运动?你为什么不去社交?你为什么不去看心理咨询师?
这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无知和傲慢!
很多克服抑郁障碍的科普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有些抑郁障碍患者内心并不足够强大,他们首先需要的是一段关系,一个动力,鼓励他们去迈出第一步,而不是着急告诉他们,怎么去行动。
我非常开心发现《我不抑郁了》这本书!它没有从高高在上的专家或者“强者”的视角去分享一些战胜抑郁的方法;这本书,选择“蹲”下来,从无数有着相同抑郁经历的人,用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面对抑郁障碍的感受和体验,以及他们是如何找到摆脱抑郁障碍的方法,并如何走出第一步。
希望每个面对抑郁的人,都能找到摆脱它的“动力”,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迈出第一步!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次,自己世界里的英雄!
壹心理创始人兼CEO
黄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