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诗的形象
这节课我们讲诗的形象。
为了便于讲解,有必要先明白什么是诗,或者说诗的定义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这个定义告诉我们: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除借形象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外,还要有饱满的感情与鲜明的节奏。
诗的形象是诗学的基本术语。文学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诗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如《诗经·卫风·木瓜》首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为了表达与联络感情,便通过互赠礼品来示好,并将互赠礼品一事写到诗中,反复歌唱。再如南朝时南京有位著名的道士叫陶弘景,辞官后隐居句容的茅山。据说梁武帝下诏问陶弘景山中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他用诗作答。诗是这样写的: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大家看,作者采用问答的方式,借助白云形象,巧妙地回答了梁武帝的问题,并借以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表现自己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白云没有实用价值,却有审美价值,而这正是作者所需要的。正是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白云的喜爱,将作者的精神追求与世俗的物质享受区分开来。
朱自清说:“任何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朱光潜也指出:“所谓‘色’并不专指颜色,凡是感官所接触的,分为声、色、臭、味、触,合为完整形体或境界都包含在内……‘色’可以说就是具体意象或形象。”例如白居易《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黄永武分析说:“全诗写失宠的哀愁,但第一句用罗巾湿透后贴在脸庞的触觉去写;第二句用前殿传来歌声节拍的听觉去写;第三句用镜里红颜未老的视觉去写;第四句用薰笼散发烟香的嗅觉去写。各种被警醒不眠的感官刺激,生动地将夜夜挨到天明的冷暖酸苦具体地传达出来,令人感同身受。”(《读书与赏诗》)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所谓形象,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形象获取的渠道,将形象细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味觉形象和触觉形象。
一、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所展现的是物质的形状、色彩、高低、远近,并且,物质的形状、色彩、高低、远近,相对比较稳定,便于观察,易于表现,所以视觉形象在各类形象中,被诗人用得最多。例如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顺着山路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白云遮住视线,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那白云之上,云外青山,会有另一番景象吧。“停车坐爱枫林晚”,不再作客观的描述,有了鲜明的倾向性。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于是引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夕晖晚照中,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红锦,如彤霞满天,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四句诗全都是写景,全都是视觉形象。寒山、白云、红枫,浓墨重彩,色彩绚丽,令人陶然而醉。又如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写景。第三句,“白云依静渚”,写白云,写的是远处景;第四句“芳草闭闲门”,写芳草,写的是近处景;第五句“过雨看松色”,写松色,是高处景;第六句“随山到水源”,写水源地,是低处景。虽然说这中间四句都是写视觉形象,但由于作者善于变化,力避单调,写“云”,饰以“白”,而配以“静”趣;写“草”,饰以“芳”,而佐以“闲”。“松色”是雨后之景,“水源”是随山所见的。这种安静、清闲的居处,与道士非常协调和谐。又如马致远《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告诉我们,时至一年的深秋季节,在外的游子应赶回家与亲人团聚。“昏鸦”,即黄昏时的飞鸦,告诉我们,已到一天中的傍晚,飞鸦已经回巢栖息,游子却漂泊在外。“小桥流水人家”,为我们描写了优美的环境与静谧的家庭生活气氛。显然,住在这里的人们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而这正是游子向往已久而不可即的。“古道西风瘦马”,告诉我们,诗人的生存状况不佳啊,骑的是一匹瘦马,迎着西风,在偏僻的小道上独自行进。面对西下的夕阳,自己浪迹天涯,无所依归,怎能不肝肠寸断呢?这首曲子中运用的基本都是视觉形象,由于作者运用得巧妙,成为名曲,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二、听觉形象。耳朵获得的信息仅次于眼睛,所以诗人也常用听觉形象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方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诗里蕴藏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断,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起始阶段、萌芽阶段、是最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的顷刻。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鸣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透过啼鸟,我们依稀看到鸟儿停留之处的花草树木。那鸟啼声此起彼伏,互相呼应,互相沟通感情,而周围的花草树木,当然是竞相生长,各具特色的。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这个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的凄迷意境。用春声渲染出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总之,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读来却韵味十足。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春晨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转到惜春。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兴味。又如南宋诗人项安世的《小雨怀张升之》: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这首诗写听到雨声的感触。正因为是“疏雨”,所以才持久,以至于入夜,窗户纸边还不断传来稀疏的雨声,让人不堪忍受。正因为“夜窗疏雨”使人难以忍受,所以才弄得作者百感交集,毫无睡意,感到格外的孤独和寒冷。作者由己及人,想到寄宿江上舟中的故人听到船篷上的雨声,将会更加难受。前半首诗,作者写自己听到窗纸上的雨声,是实写;后半首诗,写故人听到船篷上的雨声,出于想象,是虚写。作者运用虚写实写相结合的手法,将自己的忧愁传给了故人,也传给了读者,成倍地提高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声音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把握,诗人往往用视觉形象来写听觉形象,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开头几句:
昵昵小儿女,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
这几句正面摹写声音。起句写弹琴的人,并没有像一般的诗那样交代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腻,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蜜意乐曲中时,琴声变得起伏昂然,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现出回还之势,恰似经过一次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这里,诗人利用人类五官的通感的功能,以视觉所获得的形象(勇士赴敌、柳絮飞扬等)之美来反映听觉所体会的声音之美,使读者得到了新鲜的美的享受。
三、嗅觉形象。嗅觉形象指气味。气味更加难以捉摸,不易表现,而且远距离还不容易被闻到,因此在诗中用得较少。但气味,特别指香气,也是构美的元素,一般人是不会拒绝香气给人带来的美感愉悦的。
说到“香”,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被普遍使用,主要用于表现美好的事物,而且直接通过有香味的事物去描写,如“御炉香焰暖,驰道玉声寒”(窦叔向《春日早朝应制》),这是香料焚烧散发出的香气;“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一》),这是山花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这是柳花香,可能还夹以酒香,因为在酒店内饯别,酒香可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这是梅花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二首·其一》),这是梅花香。如此看来,嗅觉形象自具特色,不可忽视,不可替代。当然,它在诗词中只能起辅助作用,要想在一首诗中全都用嗅觉形象表达,是很困难的。
四、味觉形象。味觉形象指味道。味道有酸甜苦辣咸涩之分,也有冷热浓淡之别。但是,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而且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所以局限性比较大。然而它也是制造美感的重要因素。虽然诗歌中较少具体描写食物的滋味,但是诗人总能利用对味觉的感受写出一些优美的诗篇。例如王建《新嫁娘词三首·其三》: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诗中的新嫁娘很聪明,她特别重视在婆家首次做饭做菜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表现出这位新媳妇的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清净爽利。在新的家庭关系中,她特别注重婆媳关系,尤其注意婆婆的反应,她也清楚地认识到与自己年龄相近,总要嫁出去的小姑子与自己最容易沟通,也最好说话。所有这些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从洗手,特别是先让小姑品尝羹汤的细节中准确地反映了出来。在这首诗中,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小姑的天真,显得那么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像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又如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陈衍在他的《石遗室诗话》中说,杨万里诗“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侧一层说”。这首小诗即可见其一二。“梅子留酸软齿牙”,这开头就很新鲜,不从视觉写起,而是从味觉写起。诗人午睡初醒,齿颊间还留着梅子的余酸。梅有解酒的功效,可知诗人睡前曾经饮酒。“留”字表现出他闲散的意态,“分”字为蕉叶映窗传神,首二句点明了初夏的时间。“日长睡起无情思”,承上,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于是他只有“闲看儿童捉柳花”,儿童世界的天真无邪,使人感到由衷的快慰,写来自然就会真朴可爱。
五、触觉形象。这是人的身体接触物质后所产生的冷与热、软与硬、光滑与粗糙、干燥与潮湿之类的印象。这些印象的获得,必须通过与物质接触才能得到,因此局限性较大。而且这些印象也是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所以,完全靠触觉形象写成一首诗是不可能的。但是,它也是构成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与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元稹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乍一听这个不幸的消息时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震惊,万般怨苦。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也成了“暗风”;尤其是那个“窗”,而今也成了“寒窗”。这个“寒”字,既包括了自然气候的寒,又包括政治气候的寒;既包括皮肤所感到的寒,又包括他内心感到的寒。这里的触觉形象,对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说到“寒”,在我国古代诗词中,除了揭示人和外界自然之物接触所获得的一种生理的感觉外,如天寒、风寒、霜寒、水寒等等,更多的是描写感觉中的寒,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境和心境。作者对寒的感觉,也不停留在生理的直觉阶段,而是和主观感情结合,或描写环境,或渲染气氛,或表现内心的凄苦寒冷,或比喻人情世态的变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于艺术中的通感作用,“寒”还可以诉诸听觉、视觉,增强触觉形象的表现力,使读者感到有声有色。例如李商隐《无题》诗云:“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是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这是听觉与触觉的结合。类似写法并不少,如: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催刁斗。(高适《燕歌行》)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摊破浣溪沙》)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李嘉佑《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
由此不难理解,古代诗词中以寒形声,并非为了追奇逐异,而是诗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领悟到的触觉形象的妙用,是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