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最近,我国正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而职业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着“四个不协调”:一是职教和产业发展不协调,职教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二是职教和普教不协调,职教冷而普教热,职教体系弱而普教体系强,职教投入少而普教投入多,职教生源差而普教生源好。三是不同类别职教发展不协调,还存在着目标差异、质量差异、专业差异、投入差异等。四是不同等级职教不协调,中低层次的职教分属教育、劳动、工商部门分头管理,高层次职教以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管理为主,多头管理,目标各异,体制割裂,缺乏协调。五是企业和行业职教不协调,企业职教边缘化、行业职教松散化、职教教育公益化、人才使用短期化。六是公办和民办职教不协调,行政管理门槛设置多而乱、公办和民办教育资源不能共享、“二公办”大量挤占民办职教市场、教师待遇和学生补贴存在差异。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四个不到位”:一是外部协调机制不到位。目前的职教管理体制采用分头管理模式,看似把复杂的管理功能简单化了,但因此产生的弊端是管理的简单化弱化了职教管理的“一盘棋”效应,导致职教的无序和低效,呈现“群龙无首”格局,职教的长期性、系统性、实践性不能得到关注和重视。二是内部联动机制不到位。行政管理的多头化带来了职教管理的单一化和封闭化,进而导致了专业设置的趋同化、盲目化,造成职教和普教脱节,初级培训和中等教育脱节,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脱节,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端人才教育培训脱节,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培养脱节等“龙骨脱节”现象。三是投资控制机制不到位。缺乏政府投资总量控制机制、政府投资职教方向决策机制、社会投资规划引导机制、社会投资综合平衡机制、龙头企业投资约束机制,以及企业职教投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四是利益平衡机制不到位。一方面职教不受重视,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职教的逐利化倾向明显,大量职教投资投向“短平快”领域和项目,基础性和长期性的领域和项目受到冷落,呈现典型的“冷热不均”现象。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特提出“四个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外部协调机制
一要明确协调主体地位。完善职教行政管理体系,解决职教和产业发展的脱节。政府要把职教管理职能纳入产业发展管理职能,企业要把职教管理职能纳入企业生产管理职能。二要完善职教业务指导体系。改变职教横向由教育、劳动、工商等部门分头管理,纵向由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分段管理的模式。采用初等、通用职教培训由教育、劳动部门共同管理、指导模式;中等以上、专业化职教由教育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管理指导模式;高端人才教育培训由组织人事部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管理指导模式。三要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建议相关层面政府重点协调院校、企业、行业、科研机构职教资源,组建相关职教集团。四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推进机构。在政府、行业、企业层面建立和相关科研机构相衔接的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和产品的“产学研”一体化推进机构,以职教为载体,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实现职教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完善内部联动机制
一要建立开放的课程设置模式。建立职教和普教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在普教的各个阶段,可以逐渐提高职教的比重。二要建立开放的师资使用、培养体系。加强院校和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的合作,强化“双师型”师资和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加强院校和科研机构、海外名校、名企合作,强化尖端教育人才培训;加强同级同类院校的校际合作,让职教师资水平和能力在交流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充实。三要形成开放的招生模式。改变普通高校和职教高校同步招生的模式,建立普通高校和职教高校分开进行的二元招生模式。四要形成开放的评价考核体系。改变职教和普教同步的“一考定终身”制度,建立和职教特点相适应的文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并重的二元评价考核体系。五要形成开放的办学模式。改变职教院校关门办学的模式,建立院校和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的广泛合作。大力推进高等职教院校和海外名校、名企的教育合作。
三、完善投资控制机制
一要均衡职教和普教的政府投入。合理划分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职责,政府首先保证教育投入的足额投入,确保职教投入的份额逐步上升。二要完善教育资源向职教倾斜机制。改造一批普教机构,使之承担起中、低端职教的任务;提升一批职教院校能力,使之能够承担更高层次的职教任务;合办一批高端职教机构,使之拥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高端人才的能力。三要均衡职教不同科别的投入。促进职教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职教投资向重点办学领域集聚,形成以行业划分的重点领域职教体系。四要兼顾主要产业和一般产业专业设置的合理比例。加大对重点职教机构的投入,推进职教品牌院校建设。政府投入的增量资金重点用于长线、冷门、低收益、高投入职教机构的补缺。开放一般职教专业、短期培训的民间投入。五要兼顾批量化、通用化和专业化、个性化的合理组合。完善职教向专业化、个性化领域倾斜的投资机制,建立一个介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和现代批量化职教之间的特殊职教体系,尽量把传统职教的个性化带教扩大为小批量教育,把传统的日积月累式带教改变为高密度、强化性带教。六要均衡职教不同阶段的投入。政府和大型国企的职业教育投资应重点向高端教育培训阶段倾斜。
四、完善利益平衡机制
一要建立和学历教育并行的职教资格、资历认定体系。二要建立普教、职教学分互认机制。三要建立职教教学补贴机制,建立企业、个人接受职教的补贴机制。四要建立职教师资海外定期进修制度。五要制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职教的政策和法规,完善企业职教投入约束、激励机制。六要建立民办职教院校市场份额保护机制;七要建立教育硬件资源合理共享机制,建立同级同类职教院校硬件资源共享制度,重点解决公办、民办职教院校硬件资源共享难题。八要建立教育人才资源合理共享机制,重点解决职教行业内和行业外人才资源的共享难题。九要完善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十要完善职教收益平衡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以短线补长线,以高收益补低收益,以热门补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