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从重生为永历帝制霸全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内斗局势

“太子不必担忧,,云南地域辽阔。即便是鳌拜设防,我们也是可以找到空隙。”

商鞅则是一脸自信。

“那就按照诸位的计策行事,至于详细的实施,就由诸位和韩将军以及廉将军一同决定。”

“只是可惜,云南的那些土司,没有答应和我们一同合作。若是这些人,与我们一同合作。或许我们可以进展的更加顺利。”

提及到云南的这些土司,让韩信派遣去的使者,吃了不少的闭门羹。

更有派去见吴三桂此前的麾下,直接被烹煮了。

这样一来,就直接是破了当初的约定,两国开战,不斩来使的先例。

如此一来,这是让韩信遭受到不少的打击,不过他是一个越挫越勇的人。

因此,他现在还是在根据各方的局势,制定出新的计划,从而尽快拿下云南的全境。

“他们这些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全然不把忠君爱国放在心里。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必抱有太大的期望。”

李善长则是不以为然。

“也是这些土司的要求实在太过苛刻,让我们无法接受。我们即便是顺着他们的意思拿下云南全境。那我们的大明疆域,也是被分出一块。”

“就算是陛下在,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这些土司早就是想脱离管辖,因此他们的条件,就是若是将清廷的军队赶出去之后,他们要有自己的管辖的土地。

他们也不再是归属大明,而是简而言之的,可以成为大明的附属国。

若是朱由榔在,他或许可以忍受这些人,有自己的管辖的土地和人,这是最后的忍耐。

但是这些人,有心思想要成为附属,那他绝对要掂量一番。

若是稍有不慎,那这些势力,就不在大明的疆域之内了。

“想到这里,诸位怎么看现在北方仅存的势力?”

现在萧何等人是采取了蚕食的计划,将北方的一些城市的势力,都拉拢了过来。

当然现在也不敢采取太过强硬的手段,一些识趣的势力,自然是心悦诚服。

但绝大多数的,都是没有臣服,而且是悬而未定,都在观望。

还有一些,则是想护国王靠拢,现在的护国王是几经思考辗转。

他一方面是不想向赵氏和低头,另外一方面,又不想真的是屈居人下。

如此一来,他便开始了屯兵,招揽各方的势力。

“现在,我们可以下重药,让那些瞻前顾后的势力,好好看一看,到底该站在哪里。”

“再者,我们一直以来,给护国王的时间都太多了。我想这个时候,还是的确应该向他们施压。”

朱由榔在离开之前,也是定下了一个不小的目标,那就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将缅甸的北部全部吞掉。

“不如,我们派两个使者前往,探一探护国王的虚实。另外一方面,调动玄武营出兵,尽可能的堵住安南一带。”

朱慈煊看向安南的地方,这个地方现在是护国王的所辖地,也是护国王唯一一个和赵氏和所辖地相连的地区。

只要这样动兵,那就是意图明显了。

若是护国王不臣服,那就是要动兵。

“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而且,陛下现在在海上的胜利,足以引起清廷的注意力,说不定,清廷会抽调军队。”

“那陛下所面对的压力将会成倍的增加,那个时候,我们这些人,都是要随时准备出兵,为陛下分摊一些压力。”

萧何思考之后,开口说道。

朱慈煊又看了看其他几位,也是都点头。

因此,他也是答应了,他现在心中是无比崇拜自己的父亲。

若是在之前,那可能只是所谓的君权威压,但是他的父亲,又将他从危险的境遇摆脱,甚至打下诺大个疆域。

现在,更是要反攻清廷,甚至对他自己委以重任,他现在是大明的太子。

虽然,他已经得知,他父皇的后宫嫔妃,有不少都怀孕了,也有不少以及临近生产。

但是,他没有半点的担忧,因为他清楚,眼前的这些人,都是效忠自己的。

清廷的京师,一封战报快速的递呈到大殿上。

现在的康熙帝正有些昏昏欲睡,下面的文武大臣双排并列。

在康熙帝的幕后,太皇太后因为最近前方战事的吃紧,也是垂帘听政。

实际上而言,她现在能被推上台,也是依赖于几位辅政大臣。

“陛下,福建水师主将施琅,畏敌怯战,使得我沿海陷入困境。臣请奏,撤除施琅的所有职务。此外,将他押解归京,交给兵部处罚。”

“臣附议,施琅胆怯不敢和郑成功正面对抗。失了我大明的威严,必须要押解归京问责。”

一众大臣都是连连上奏要康熙帝追责。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八旗的大臣,他们原本就是不愿意,太皇太后大肆的启用汉人,如今现在抓到了机会。

他们都是有些雀跃的上奏,这样一来,也是打压了汉人。

当然,现在的清廷内部拱火内斗的局势,也是愈演愈烈了。

“启禀陛下,臣不敢苟同。施琅将会乃是为了我大清保全实力。”

“我大清的水师刚刚组建不久,且大部分都是使用降臣。现在若是和郑成功的水师硬碰硬,毫无胜算。”

“诸位别忘了,郑成功可是将荷兰的水师,都打的不得不后撤,丢掉瀛洲岛。试问这样的敌人,我们真的有必要,去用一个刚刚组建的福建水师去喂吗?”

“若是一个福建水师不够,京师的水师再去。那我大清还有多少水师?”

一个汉人的大臣,自然也是站出来,据理力争。

而且,他说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

因此,就连原本反对的几个大臣,都一时间没话反驳。

但还是有另外一个汉人臣子,站了出来。

他是立场一直都是悬而未定,而且官职十分小,因此他站在最末位。

很明显,他现在是要被人当枪用,但是他必须要站出来,搏上一把。

“郑成功的海军再强大,只不过几万人,我大清兵马,几处合兵已然超过百万之众。难不成,我几万之众的兵马,无法抗衡郑成功的战舰?”

“即便是一个福建水师被击败,那也是可以消耗掉郑成功的麾下的战舰。”

“而我大清物资丰厚,顷刻间就可以再组建出来一支新的福建水师。但若是我们怯战了,不敢与大明的水师正面抗衡。那我大清为何还要组建水师。直接就多建造一些安防火炮。让我们的士卒,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绞杀上岸的明军。”

“你......简直是信口雌黄。你说出这番话,你有何颜面,去见一见海岸上的那些民众。我们可以让人命去填补,但若是让你亲自前往战线,你做那个士兵,你又作何感想?”

一时间,朝堂之上,嘈杂声四起,这些人不断的喧闹。

让原本昏昏欲睡的康熙帝,都睁大了眼睛,他清楚必须要站出来,震一震场子。

但帷幕之后一个清脆的声音。

“如今,正是我大清危难的时刻,难道诸位良臣,还要给陛下添乱吗?”

听到这声,台下原本议论纷纷的声音,都是瞬间消失了,原本出列的臣子,都是下意识的退了回去。

“施琅也是欠考虑了,但是现在大敌当前,还是要委以重任,姑且降为副将。”

太皇太后原本就是要捧着施琅,至于降职,也是压一压这些反对的声音。

“诸位良臣,现在应该该如何行事。”

听到这番话,原本叫嚣的八旗大臣,都是沉默不言,他们都是在等待着太皇太后的追责。

但她的处理,必然是不合他们的意图。

因此,他们也不会卖力的献策。

不过,太皇太后也并没有指望这些人献策,不过好在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臣有一计策,郑成功虽然水师纵横整个大海。就如苏大人所言,他们不过数万人,他们现在只不过是借助,在缅甸的残部。因此,只要将在缅甸的大明残部剿灭。那郑成功也会不攻自破。”

“亦或者,现在的郑成功只不过是在向大明的永历帝邀功,我们可以顺势而为。”

“舍弃一两个城池,交由郑成功。到那个时候,郑成功必然贪功冒进,率领兵马全部登陆。我们可以合围,我大清的八旗,天下无敌。对郑成功的几万人,也算是绰绰有余。”

这个臣子,乃是李龙泽,算是汉人之中,卓越的代表。

而且,他在字里行间,也是顺便恶心了一番,眼前的这位八旗大臣。

毕竟,你们这些人高傲,瞧不起人。

那就让你们这些人去出动剿灭。

“只不过,这样一来,或者会助长叛军的气焰。还有我们刚刚立足不稳,若是让民众生了哗变,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

“我建议,此刻还是应该要谨慎,我们的岸防炮还是可以抵御郑成功的水师。”

“若是实在无法抵抗,我们也可以在城中埋下一些伏兵,等待未来再次里应外合。”

随着这位汉人臣子的献策,紧跟其后的,还有大批的官吏。

这些人一脸的严肃,坐在幕僚后的太皇太后,脸上还是没有半点笑容。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你等三人,乃是先帝钦点,辅佐陛下的辅政大臣。如今在我大明危难之间,你等难道没有献策,为陛下排忧解难吗?”

太皇太后清楚,今天的朝堂,那就是一个奠基石的时刻,她现在就是要看这三位辅政大臣的意思,她绝对不能让这三个人看戏。

原本,她就已经是对这三个人进行打压了,如今这三个人,还是一旁看戏,没有半点开口的意思。

“太皇太后,如今战策已经定下,我等自然是没有意见。所谓的补充,也是无关紧要。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要将盘踞在缅甸的大明势力,连根拔起。”

“因此,我们还是要多多依仗鳌将军的兵马。只有将大明的势力全部剿灭。区区一个瀛洲岛,不成气候。”

“现在郑成功的水师,纵横整个大海,几乎是无人能敌。”

“但若是时光消耗之后,十年之后,二十年以后。我的水师将会不断的扩充战舰,不断的训练士兵。”

“郑成功的水师,绝无此等可能,再像如今这般强盛。”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不必担忧。”

索尼也是被硬拖出来,但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番说辞,也基本是符合,当初的计策,只不过现在郑成功率领的水师,都已经要达到家门口了。

这些就显得格外的迟缓。

“太皇太后,臣建议不如直接抽调各地的汉八旗,他们的火炮,完全可以和郑成功船舰上的火炮一较高下。”

遏必隆也是顺着索尼的话,顺势又将汉人推了出来。

在台上一旁看戏的康熙帝,不断的揣摩各方大臣的表情,年纪轻轻的他,似乎发现了一些猫腻。

当然,他心中还是有几分不知名的喜悦,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书中所说的那般制衡,各方势力,在不断的攻讦。

而且,权力绝对不会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这样的玄妙,让他趋之若鹜的探索。

“太皇太后,臣最近身体抱恙,前来朝拜。已然尽心尽力,至于计策,臣还是无法为陛下分忧。”

苏克萨哈倒是显得格外的精明,他是直接以自己身体抱恙,来推脱献策。

而太皇太后倒也不敢,以此来追责他。

这场朝堂的会议,到此算是直接告了一段落,而大部分的臣子,都是没有满意。

甚至,在朝堂结束之后,还爆发了一场不小的冲突。

入夜时分,太皇太后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一旁的康熙帝,还在读着书。

看着康熙帝脸庞上的笑容,太皇太后又提起了几分精神。

她清楚,现在是布局的最艰难时刻。

但是若这个布局成功,那眼前的孙儿,几乎就是高枕无忧了。

而且,她现在也深知,自己的年事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