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清末“新政”以降,我国在借鉴日本教育行政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中央、省、县三级教育行政体系。虽然这一过程中有过挫折,也有过倒退,但总体来看,我国教育行政在不断摸索中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重大转型。
1912—1949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北京政府时期,从中央层面来讲,皖系、直系、奉系轮番执政。与之相伴,地方军阀混战不已,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中央政府的威权降低和地方军阀势力的不断膨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然而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之间冲突不断,加之外国势力的侵扰,这一时期的政局亦难言稳定。国民政府后期,全面抗战、内战相继爆发,政局依然不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地方教育事业的枢纽,深受动荡时局的影响。那么,在这个动荡不宁的时代,民国时期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其建立过程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后遭遇了怎样的困境?这些困境背后又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嬗变的得失利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如何推进这一时期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其间遭遇了怎样的困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中国地方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研究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是有助于拓宽中国教育行政管理史研究领域。至今,有关中国教育行政管理史的著述相对丰硕。这里面,关于民国时期省级教育行政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变革,但多为相关政策制度变迁的静态叙述,而对作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省级教育行政鲜有涉及。具体而言,当作为“因变量”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急剧转型中,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调整的?其间蕴藏着怎样的变迁逻辑?当作为“自变量”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实践中,是如何履行各项行政职能的?可以说,从动词层面系统剖析民国时期的省级教育行政,有助于拓宽中国教育行政管理史的研究范围。
二是有助于拓展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领域。民国时期,各省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对省级教育行政职能的运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此,具体考察各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地方教育管理主体,在地方教育事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行使各项教育行政职能的举措,分析其实际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比较省际管理理念、思路与方式的异同,有助于拓展中国地方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进而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三是有助于反思当下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省际乃至省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地方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解决上述问题,不能仅靠处在最高决策层的教育部,也绝非基层的一市一县所能胜任,而需要由贴近基层教育且具较强行政调控能力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可以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治理体系与地方教育的现代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省级教育行政管理还不尽完善,如:统筹权不足,教育厅与上下级、同级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有待完善,省域教育经费筹措与配置能力有待提升,省级教育督导的职能有待加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边界有待廓清,省域教育的“管办评分离”目标有待实现,等等。以上问题不仅影响着省域教育治理体系的建构,还制约着地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倘若将视角放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现实问题其实多为历史问题。因此,研究民国时期的省级教育行政,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下我国省级教育行政的组织样态与实践模式,同时可以为解决目前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