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城市之路3
山城夕照,玄坛秋爽,海棠秋雨,弓桥晓雾的景色。
1949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重庆举行入城式。
⑦石朝门是重庆地区传统大户人家院落大门的典型样式,通常采用石质材料建造,因此得名“石朝门”。
这种大门的设计通常包括左右两个门坊,门坊上可以贴上桃符或对联,增添节日气氛或表达主人的愿景和祝福。
门的上端是门楣,其高度和装饰的豪华程度往往象征着主人家的财富和社会地位,门楣越高大,越能显示出主人门第的显赫。
门扇上通常装饰有兽面铺首,这是一种传统的门饰,以兽面为造型,既具有装饰作用,也寓意着驱邪避凶。
石朝门不仅是住宅的出入口,更是家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原位于重庆陈家桥地区的石朝门,其时代背景为清朝晚期。
⑧花轿,又称喜轿或彩轿,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轿身通常设计为四方四角出檐宝塔顶的形状,尺寸一般为一尺六寸见方,高度与“六”这个吉祥数字相合,寓意着六六大顺。
轿身四周装饰着精美的花板,这些花板上雕刻有麒麟送子、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传统吉祥图案,充满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这种花轿多用于清末民初时期,是富贵人家在婚礼中使用的私家花轿。
它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婚礼仪式中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观念。
花轿的使用,是婚礼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象征着新娘从娘家到夫家的过渡,以及新生活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花轿在现代婚礼中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但在一些传统婚礼或文化活动中,仍然可以看到花轿的身影。
花轿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⑨重庆望龙门缆车是重庆早期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建造,于1944年7月动工,1945年4月竣工,并于同年5月16日正式载客通车。
望龙门缆车的建成,不仅为重庆市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了当时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由于缆车直达江边,为了适应江水涨落带来的影响,缆车道在码头的石级上特别建造了栈桥,桥上铺设轨道,轨道上行驶的缆车由缆绳牵引。
缆车的动力来源于西门子电动机,通过电力驱动,确保了缆车的稳定运行。
望龙门缆车全长178米,上下高差达到46.9米,设有两节车厢,每节车厢可载客50人,日客运量高达7000人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当时CQ市区的交通压力。
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长江滨江路的修建,望龙门缆车在1996年停运。
尽管如此,望龙门缆车作为重庆历史的一部分,其独特的设计和在城市交通史上的地位,仍然被人们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