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恶日禁忌说
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记载,端午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这位先贤介子推。
端午,除了比较出名的名人故事,还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恶日禁忌说。
在汉代北方,五月五日被认为是“恶月、恶日”,这一观念源自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五月是阳气极盛的时期,而五日则是阳气达到顶峰的日子。
因此,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民间流传着“不举五月子”的习俗,即认为在这一天出生的婴儿无论男女,都难以健康成长,男孩会克害父亲,女孩会克害母亲。
这种观念导致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和“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迷信说法的产生。
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对这一习俗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因为阳气过于旺盛,会对父母造成伤害,父母难以承受这种“厌胜”之力。
这一习俗被认为起源于战国时期,并在东汉时期被王充、应劭等学者在《论衡》、《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有所记载。
由于五月五日被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为了避邪驱灾,形成了“避五毒”和“躲端午”的习俗。
这些习俗包括在端午节期间进行各种驱邪活动,如佩戴香囊、悬挂艾草和菖蒲等,以求得平安和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逐渐融入了端午节的文化传统中,成为了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这些习俗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它们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于健康、平安的渴望。
第二个说法是---夏至说。
首倡端午节起源于夏至的学者是黄石先生,他在1963年的著作《端午礼俗史》中提出,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三代时期开始汇聚成川流,到了秦汉时期发展成为河,到了唐宋时期则吸纳了众多支流,最终形成了如同湖海般广阔的节日文化。
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进一步阐述了端午节与夏至的关系。
他认为端午节的习俗,如“斗百草”和“采杂药”,与屈原并无直接关联。
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了三个主要理由来支持他的观点:
1.《荆楚岁时记》等岁时著作中并未提及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习俗,而是将吃粽子的活动记载在夏至节中。
此外,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也将竞渡活动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这表明竞渡并不一定是为了纪念屈原。
2.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的故事无关。
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因此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这一解释认为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