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查阅一些资料后,我没有在古代典籍中找到“香席”一词的确切出处。相对比较权威的出处,是台湾学者刘良佑先生在其名著《香学会典》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香席”这一称谓。

中国古代关于香文化活动的记载,有“斗香”一词。据《清异录•熏燎•斗香》中记载,唐中宗时,宗楚客兄弟、纪处讷、武三思以及皇后韦氏诸亲属等权臣常举办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日斗香”。在这里,斗香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出现在上层社会,侧重于比较香的品质。

在佛教的典籍中,则有香事的说法,指焚香的规仪和程序。而香事在诸多《香谱》中,是指有关于香的典故和趣闻。

而香道一词,则是日本在我国唐宋时期引进香文化后,对其按照日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命名,并与茶道、花道、剑道等一起流行于日本的皇室与贵族社会之中。

以上三种名称,都是香文化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称谓。在经过了清朝的文化巨殇之后,中国的香文化逐渐没落,以致于国人对香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祭祖和佛道的焚香,不能不为之一叹。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和台湾的香道文化逐渐回流大陆,各地开始兴起各种小范围的品香活动。

对于这些活动,我个人不赞成简单地沿袭日本的“香道”一词。因为该词汇与中国的文化和民族性格,乃至语言习惯都格格不入。至于那些杜撰出的“中国香道”一词实在不伦不类,令人摇头。而刘良佑先生所明确提出的“香席”这一名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汉语言的习惯特点,我个人对此非常赞同。

刘良佑先生指出,香席是“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而升华为心灵饕宴的一种美感生活,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来进行的文化活动”。

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香席概念的阐述,虽然还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是准确把握了香的文化特点,延续和继承了华夏文明的深层次内涵和修为。这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我决定将此书定名为——香席。

我要感谢成都慧心古芳居香席会馆罗晓岷、王蓉夫妇为本书提供的香席表演照片,以及马晶女士为本书提供的老挝沉香图片,还有众多香友也为本书积极提供了难得的沉香图片和资料,在此一并感谢。我还要特别感谢好友黄祖明先生,正是他的引荐,我开始接触到神秘的香席和极其珍贵的野生沉香,并从此走上研究香文化的道路。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错误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专家学者以及香友们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林和平

2013年秋 于蔚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