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0章 年终赏赐

这几日每日不是在紫宸殿处理朝政,就是在书房阅读写作,听取阅读靖安司、御林卫、御史台和通政司报上来信报。

越到年底事情反到多了起来,今日在含元殿大朝会上,工部尚书马待封罗列明年的工部需要完成的工作,一是,大唐需要修筑新的大型水利工程四座,河套的水渠、运河的清淤,大唐水路驿站的建设,这些都是商量好的,不过宋璟提交关于完善郁水河道(珠江古称郁水),称在由黔、郁、桂三江汇合而成的西水,到了广州叫做郁水,修缮此河道,可以让黔、郁、桂三洲水路相连,而且能够连通南诏国,可以说对广州发展益处多多。

但此事还需要(四省会审,一般是中书省主持)政事堂会审,李隆基在奏折上批阅,并对说道:“政事堂尽快商议,给出准确答复。”

工部给李隆基进献几个缩小版的马车,所不同的是马车是平板的设计,上面的车厢是根据需要随时可以拆卸组装的,也可说让马车实现标准化的制作,只要规定相关的尺寸要件,可以任意的组装成需要的车辆。

李隆基在手上把玩一会,觉得很不错。让高力士把这带到侧殿里,李隆基说道:“工部虽是对马车改进,但也算的奇技一件,赐将作监三等功勋,赏五百银币,凡参与工匠每人再发一块银币!”

赏赐出自李隆基皇宫的太仓,这不需要通过户部,李隆基当然可以自己决定。

户部魏知古跨出一步,对李隆基行礼道:“陛下,今岁户部在关中推广从西域引进的青菜(油菜),花米(花生),蚕豆等作物,经过司农寺勘验,一亩可产四石以上,可以在大唐长城以南都可以种植!大唐农物又添新物。臣为大唐贺,为陛下贺!”

李隆基听闻此言,心的十分高兴,这些农作物在高宗时期就传入大唐,只是一直没有推广,自对关中土地盐碱地进行冲洗修复的时候,李隆基就要求选择适合沙土地农作物进行种植。发现了花生、蚕豆,还有油菜等,就选取这三样在长安周边和一些州县进行试种。看来效果不错。

李隆基同样高兴,魏知古还让人专门抬上来两大盘花生和蚕豆,李隆基十分高兴,大声说道:“赏司农寺五百银币,参与种植人员每人半匹棉布。司农寺好生保管好种植和种植方法,明年大唐推广完成,功勋奖章将一并赏赐!”

魏知古看到工部将作监得到三等功勋,想着自己户部司农寺怎么说也要获得一块功勋牌,可听到李隆基只给物资奖赏,却没有给与功勋奖赏,心里有些失落,但想想这事也是冤自己,当初陛下让在大唐各州都选择种植一些,被自己私下只选择六道种植。魏知古心里想着看来陛下是记仇的,这功勋牌,今年是拿不到,明年继续努力吧。

李隆基心里当然记仇,这些可以榨油的作物,早一天推广,就能早一天丰富百姓的饮食,而且对百姓身体免疫力提高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司农寺的功赏牌必须等到大唐大多数地方都种植花生和蚕豆才能得到功赏牌。

朝堂上也是一片祥和喜悦的气氛,只见门外一侍从快步奔跑到殿内,低声对着内侍说了些什么。

侍从跑到高力士的旁边一阵嘀咕。

“陛下,贤妃千岁要生了,开到了三指,太医院王太医已经去门外候着了。”高力士小声的李隆基耳边说道。

李隆基一愣,现在是大朝会,看了看四周,便说道:“姚相公,众卿继续!”不过大臣们也看到高力士一脸焦急之色,姚崇行礼道:“陛下,今日已经接近午时,臣请用过午膳之后再进行朝议!”众臣也跟着附议。

李隆基听到后,也顺势下午申时朝会继续,便出宫骑着那匹黑色的军马,向兴庆宫奔去。

郭元振和姚崇相互看了看,若有所思看着李隆基快马离去,纵是心中有所疑问,但此时却不能露出声色。

进入兴庆宫后,郝书萱轻轻拉了一下朱李隆基说道:“陛下,李嫔妃这入宫都三个多月,这盼星星,盼月亮,也该盼到陛下了吧,陛下当初在掖庭圈点,这却是始终见不到陛下,实在是有些心急了。”

郝书萱是国母皇后,陛下这样有些厚此薄彼了。

李隆基点头说道:“啊,朕知道了,等朕忙完了这段时间,把她给忘了,朕先去贤妃那里看看。”

他还没走到贤妃的院子,就听到了一片的恭喜声,还有孩子的哭声。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是个千金公主。”王太医才今天的心情,那真的是开心,这贤妃不到一个时辰就顺利生产,作为值守太医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这事对太医来说无功就是

王知夏,是知道兴庆宫里两位千岁有孕,但是他可从没说过。

不要命了才说出去,陛下都住兴庆宫了,走漏了消息,那是要满门坐罪的,即便是太医院再不讲政治,一些秘密还是要保密的,否则这脑袋第二天就没了。

这贤妃倒是顺利,不过不是麒麟儿而是公主。

李隆基倒是乐呵呵的说道:“同喜同喜,高力士,兴庆宫上下每人三枚银币,稳婆三十枚,赏!”

兴庆宫上下,领的喜钱,可比朝臣的两枚银币还要多。

李隆基是颇为大方的,尤其是这兴庆宫上上下下,本身就没多少人。

“高力士,准备大喜盒和喜钱,明日朝会,放赏。”李隆基走进了贤妃的屋子之前,对着高力士叮嘱道。

高力士眨了眨眼,本来以为是公主,就不用放赏了,这还能省不少银子,结果陛下居然说也要放赏。

申时天气有些变暗,四九时节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承天门外聚集了无数的灯笼,却是寂寥一片,无一人说话。

帝一动,我惶恐的氛围下,群臣都心惊胆战的等待着,直到他们看到了陛下,依旧骑着那匹大黑马奔向了奉天殿。

姚崇带着群臣来到了奉天殿之前,看到了一如既往的红色大喜盒,都松了口气,感情是好事啊!

姚崇接受了大汉将军的检查之后,走了上去问道:“兴庆宫又有喜事?”

高力士乐呵呵的说道:“贤妃添了一个公主,赐名李百灵,陛下让放赏两枚银币,人人喜事盒。”

姚崇领了百事大吉盒,暗自咂了咂嘴,陛下居然给公主赐名了。

李隆基现在膝下两男两女,长子李崇,次子李明,长女李安欣,次女李百灵。

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女子不赐名。

李隆基思来想去,还是把名字赐下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其实女孩子在宫里都有名字,但是却不记薄,既然有,索性都赐下就是。

而且李隆基还惦记着给屯营里树立女学官这件事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诸位朝臣见礼。

中午他们可是吓坏了,他们也知道了,哪些地方真的不能伸手,比如兴庆宫就绝对不可以。

这红色大喜盒一发,群臣全都是松了口气儿,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一样。

李隆基笑意盎然的说道:“平身。”

含元殿议政,主要是就是进行年度汇总,毕竟要过年了。

刑部尚书俞士悦、大理寺卿薛瑄、都察院总宪王文,出列俯首说道:“臣请颁《宪纲事类》。”

《宪纲事类》,就是之前六部齐聚,主要是《宪纲》三十四条,《宪体》十五条,《出巡相见礼仪》四条,《巡历事例》三十六条,《刷卷条格》六条。

总计九十五条,合为《宪纲事类》。

通政司、御史台、御林卫等风宪言官犯九十五条,则从重处罚,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把大唐的监察体系彻底肃清搞好,吏治才能推行。不能只靠着靖安司,靖安司毕竟力有未逮的时候。

“准。”李隆基点头,京察之事落下帷幕,除了郑浩一人之外,其余人并无必要送往太医院做贡献,也没有必要要送到菜市口撬骨刀斩首的人。

但是怠政罢黜、流放还是有不少,户部就有司丞调任地方,比如陆象先。

张九龄居然稍微压了陆象先一头,刚刚好,不够外放为官的标准,但是陆象先却必须要外放了。

而是按照大唐的考核办法,他这一年做的事综合评价,被评了一个怠政的综评。

这一轮的人事调动、罢黜、革职查办,京察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是大计在年后会紧随而来。

户部尚书魏知古俯首说道:“户部今岁收到各王府田册,按制折银,明岁太仓增银七十余万两,清查天下勋臣、外戚、缙绅、寺庙道观田册,按米折银约四百五十万两白银,明岁太仓预计增正赋约六百万两白银,臣为陛下贺。”

自从寿王府带头交税,李隆基下旨褒誉之后,九亲王府陆陆续续的交出了田册,户部收到了七本,后续还在路上。

这笔银子不归内帑,而是要送到太仓,这是谷租,乃是维持朝廷用度。

就连李隆基也要缴税纳赋,各地皇田有将近九万顷,约等于三个寿王府,七十五万两白银,等到各王府的田册到了,京师米价折算,太仓增银约有八百万白银。

李隆基再次重申了一遍关于一体缴税纳赋的总纲:“祖宗把江山社稷交到朕的手中,朕不能把这江山社稷给败掉,谁要抗税,造反便是,朕应着。”

“归班吧。”

魏知古俯首归班,群臣从领喜钱的欣喜中醒了过来,陛下还是那个陛下,并没有随着皇权的稳固,而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懈怠。

依旧是杀气腾腾。

这才是那个熟悉的陛下。

这中书省三品平章事姚崇、军机省首辅郭元振,到底是怎么劝仁恕之道的,这怎么越劝越回去了?

姚崇在寿王送京师田册之后,就谏言,天下食利者,看似没有联合,其实颇有默契,一旦朝廷君威不振,他们立刻就会蜂拥而起。

一时的蛰伏,只是在图谋天变。

姚崇的仁恕之道从来没变过,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陛下的权势越重,天下就越少杀戮。

崔缇那套仁义礼智孝,念来念去,都是些陈词滥调,还不如李济的宗族礼法的那套,有创新精神。

李隆基对此食利者保持高度默契这一说法,深以为然,所以他才会不断重申,他没有忘记自己当初说过的话,若是有胆子,尽管来碰一碰。

李济站出来说道:“陛下,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应祀祭都准备好了,奉陛下敕谕,一应节俭。”

李济在洗地的同时,尽职尽责的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国家大事在戎在祀,礼部作为六部之末,但不能马虎。

今年一定要更加充足的准备。

李隆基今年没有准备搞大新闻,本来打算拿寿王送到太庙去,可是寿王这条巨物,它不咬钩儿。

却带头缴税纳赋,这李隆基也要把七皇叔送太庙里去,那不是暴戾了,而是暴虐了。

戾和虐,天差地别,那是逼着天下诸王府一起造反了。

工部尚书王守义今年是扬眉吐气,陛下的新政凿山伐石之禁和金银之禁,都和工部息息相关,以往只能修修帝陵时候才能露面的工部,今年可谓是水涨船高。

他俯首说道:“陛下,大唐冶炼工坊今岁铁课一千两百四十万斤,燋炭两千七百余万斤,官署、惜薪司改炭为煤,省银二十余万两,煤炸四千三百余万斤,煤渣平整路面三千余里。”

“盈十六万七千两白银。”

大唐冶炼工坊新建改造十个大型冶炼钢工坊司是工部今年的重头戏,王守义作为京师城池的设计人,亲自坐镇营建。

而将作监今年主要平整路面,也是亏钱买卖。将作监的亏钱,是所有明公都有预期的。

而且在未来可见的岁月里,这个部门不可能赚钱,但是没有人反对将作监直道署的设立,要想富,先修路,这个不需要李隆基这个户部尚书,去阐述其重要性。

大唐修了九条官道,设立驿站,官道所到之处,皆为大唐之土。

“很好。”李隆基合上了奏疏,继续说道:“把将作监直道署把修路立功人员报上来吧,李永昌,将直道修建功赏名录,也报上来。”

李隆基这话一出,群臣终于开始止不住的议论,含元殿上,立刻变得喧闹了几分。

奇功牌赏军将、赏工匠,唯独他们这群官僚没有!

除了姚崇有一块,还是以军功放赏。

勋章,这玩意儿有用吗?

它没什么特权,一块金子顶多二两,但是能光耀门楣!

他们科举鱼跃龙门,不就是求的光耀门楣吗?

李济看着议论纷纷的群臣,站了俯首说道:“陛下,这是不是也可以给群臣一枚?”

有个头功牌,放在家里镇宅,也是极佳的,毕竟盛传陛下乃是真武大帝转世,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大唐的功赏牌形制特殊,花纹繁琐,尤其是其雕饰,异常精美,仿制倒是可以法仿制,但是不是从皇帝手中赏下来的,就跟没开过光的佛器一样,一文不值。

李隆基摇头说道:“等大计结束之后,此事再议不迟。”

他不是个小气的人,但是天下官吏,不值得李隆基发一个奇功牌和功赏牌。

他们对大唐朝的贡献,远远小于对大唐朝根基的破坏。

大唐的掘墓人,正是不断变为利益代表、为各种利益集团游说的官僚们。

这个系统,李隆基对他们依旧十分的忌惮,而且在可见的时光里,他是不会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李济叹了口气,别人想要,他也想要,但是只有姚崇有。

可是陛下对功赏牌的授予是天子私赏,是不和外廷有关联,他们也无可奈何。

只能干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