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我是她?还是他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感情婚姻中如何让一个人不会回避你

该如何让一个回避型依恋者不再回避亲密关系呢?回避型依恋的人,你真的需要理解它的内在机制。一个回避型恋者,他就像是一只流浪猫,即便路人每天都来喂它吃的,把猫粮捧在手心里,摆出一副无害的姿态,他也知道你不会伤害它,但是它就是不能相信,因为它曾经被人遗弃,被人伤害过。所以和回避型相处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拉开距离,无论你正在处理当下发生的分手问题,还是你在恋爱当中。

一个回避型依恋者的重中之重就是距离感,就像那只流浪猫一样,你越想着要上去喂它,它越要跟你龇牙。但相反,你如果把猫粮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转身就走,这么一来二去,他反而会开始清静。回避型就是这样啊,当他们度过热恋期之后,很大几率会进入回避期,他们会猛然间从热恋当中清醒过来,然后立刻陷入到亲密恐惧当中,因为你不是回避型,在你的认知里面,肯定觉得情侣之间就是要越亲密越好,那对方的这种状态就像让你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你肯定不开心,你会质疑他,会着急让他改变,让他回到之前那种亲密的状态里面,这个行为恰恰就戳中了回避型的恐惧,你越是急着让他去改变,这就是给了他越大的压力,让他没有安全感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开始逃避。

话又说回来,一段关系肯定是越亲密越好,但是每一段关系他都有不同的亲密的,而且一段关系当中,他也不是一直都处在一种高浓度的亲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是必须要承认的。如果你非要选择让对方改变,对方就会直接逃避,但是如果你选择稍微让步一点,那么你们之间的矛盾就会少一点,你们之间的磨合就会多一点。那么能够让他不再回避的第二步,就是一直保持着抱持的态度。抱持呢,他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抱着,一直抱着,而在心理学意义上,指的是母亲不断的满足婴儿的各种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而在这里我指的是让你对于回避型恋人的行为不生气,不抱怨。不规则有一个词叫巨婴,之前这个词火遍互联网,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

一个或大或小的婴儿,我之所以提到这个事情,让大家知道,当我们在抱持对方的时候,就是在照顾对方内心深处的那个巨婴,同时也在反抗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巨婴。在心理学上,巨婴这个名词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内在的小孩。他是你童年的一部分,也是你童年最缺失,最渴望,最受伤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在长大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被压抑,被贬低,被指责,被谩骂,被抛弃,他最终被禁锢,成为了你心底那个小小的声音。而对于回避型依恋者来说,这个声音就是劝他赶紧躲起来,赶紧逃出去的声音。他的内在小孩会不断的提醒他,你是那么的没用,没有人会照顾你,没有人会爱你,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就是因为这些声音,他才会在亲密关系里面不断的逃跑,不断的回避,而我不断的保持,就是在安抚他的内心,小孩,让他的内心深处知道,我们是安全的,我们是可以依靠的,即使你逃避了,我们也不会逼迫你。

既然有一天他会知道,亲密关系给他带来的是安全感,而不是逼迫的。当他能变得不再回避的第三步,就是需要你缓慢但坚定的靠近。一个回避型依恋者,他一般都是不会主动,因为他们的内在不够自信的,他要是有勇气来主动接近你,那么也就不会没有勇气来接招,所以要由我们来进行一定的主动接触,你要是干等着他来找你,就跟听天由命一样。可能其他一类型的人会因为后悔过段时间来主动找你,但一个回避行依恋者,他只会因为时间拖得越久而越来越自我。怀疑一下你们从吵架到分手,他的整个心路历程。当你们吵架的时候,他会想他生气了,还是先躲一躲吧,等他情绪过了以后再说。你们吵完架以后,两个人谁都不说话,他就会想他说的那些气话到底是不是认真的呀?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我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当你们两个人分手成了事实,就会开始自我质疑了,他真的是不爱我了,我本来也没有值得那么让人爱,我真的就有那么不堪,但分手以后,他也会情绪反复,他会怎么想的,他会觉得我早就知道他不是真正的爱,反正我也习惯了,就这样吧,所以。和一个回避型保持距离,他不是意味着切断联系,如果你真的对他不闻不问了,他就会陷入到那种自我否定的状态。

当一个回避型他对你产生逃避,你提分手或者无动于衷的时候,其实这都是一种他的试探,因为他的内心深处想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关心他,是不是真的在。在我做家庭教育的时候,我经常会提醒家长们,对于小孩子来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亲子游戏,就是躲猫猫捉迷藏。这个游戏的精髓在于,孩子在被家长找到的那一刻,他就会明白,无论我怎么躲,无论我怎么隐藏自己,你都能感知到我,你都能找到我。而一个回避型依恋者,他就像在亲密关系当中做一个成人版的躲猫猫,他其实是需要指导,即使他产生了这种回避的心态,那你也可以接纳和包容这种心态,而不会因为这个而去抛弃他,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