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火洞子”

为了弄清马王堆的真相,1952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一个长沙考古队,在副所长夏鼐的带领下,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长沙,对马王堆进行实地勘察和钻探,初步断定是一处汉代墓葬群,时间比所谓马殷墓要早一千多年。

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它正式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1961年竖立了省级文物保护标志。但是后来在“破四旧”的喧嚣声中,这块保护标志不知被扔到什么地方去了。正是这一疏忽,为揭开马王堆真相创造了契机。

1970年,当时国家提倡“深挖洞”,到处开挖备战工事,进驻马王堆的军区医院的同志看到马王堆,以为它们只是两座小山,认为是一个“挖洞”的好地方。于是经过一番策划,决定在这两座“山”里建造地下病房。

这个地下病房开始时准备开东西两个巷道口。但是,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刚一实施就受到了挫折:东边的巷道才掘进十多米,就严重塌方,无法继续施工,并且发现了像糯米糍粑一样软的白膏泥。他们用钢钎去探查,立刻有一股气流从钢钎穿透的小洞里喷出。大家以为地里面是空的,就用水去浇灌,谁知气体冲劲很足,水立刻被冲走;抽烟的人好奇地用火去点,竟然燃起蓝色的火苗。施工人员大为惊异,以为遇到了什么古怪的东西。医院打电话将情况报告给军区后勤部,接着又报告湖南省委。消息在长沙城里辗转了三天,最后才到达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立刻派人直奔马王堆。当他们进入施工现场时,还见到不少人在那里点火抽烟!看来火苗烧了三天三夜还没有熄呢。

据几位早年以盗墓为生的老人说,长沙有一种墓,当墓室打开时,就有一股凉气喷出来,要是有火种的话,就会立即燃烧,火苗有时高达数丈,这种古墓就叫“火洞子”。他们怀疑这里就是一个“火洞子”。

“火洞子”极其罕见,虽说不是千载难逢,但几十年也碰不到一个。据当年在长沙从事考古发掘的顾铁符先生回忆:“从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那里发掘开始,到现在二十多年,发掘的古墓估计有好几千座,可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火洞子’。”(《文物》1972年第9期)但是“火洞子”确实也出现过。中山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商承祚先生在《长沙古物闻见记》中有关于发现“火洞子”的记载。湖南省博物馆已故的考古发掘老师傅任全生先生,在生前也对我们谈起过他发掘“火洞子”的往事:他的伙伴曾被“火洞子”烧伤而住进了医院。

而且“火洞子”不仅现在有,史书上也有记载。《汉书·外戚传》记载:建平二年(前5),汉哀帝母亲丁姬死后,葬于定陶。过了十年,王莽发掘该墓,刚打开墓室,冒出的气就着火了,火焰高达四五丈,把墓中随葬的器物烧得干干净净。有人怀疑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也是一个“火洞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也证实了在《汉书·刘向传》中的一段记载:刘向曾对汉成帝说,“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事实上,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发掘时,发现该坑的确被烧得很惨。

庆幸的是,马王堆虽然着了火,但冒气的洞口很小,只是钢钎捅的一个小孔,虽然烧了三天三夜,始终没烧到里面去,要不然,后果真不敢设想。

“火洞子”是怎样形成的?古人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就把它归结为天或鬼神的意志。王莽发掘了丁姬墓后,见火高四五丈,认为是“天见变以告”,是上天对丁姬的一种惩罚。而王莽的反对派则认为,这是地下丁后的幽灵对发掘者的一种惩罚。对此,东汉无神论者王充也无法解释,他说:“火出于藏中者,怪也,非丁后之神也。”(《论衡·死伪篇》)他虽然认为墓中起火不是鬼神的意志,但也认为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火洞子”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古代有厚葬之风,常常把许多食品、衣物、用具以及各种有机物作为随葬品埋入墓室,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为了防止墓穴被盗,他们还把墓室做得很严实,放在地下深处密封起来。墓中的有机物在不透气的状态下会慢慢地分解,产生出一种可燃性气体——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比重为0.554,重量只有空气的一半,扩散的速度却比空气快3倍。如果墓室密封不好,沼气就会慢慢地跑掉,有机物也跟着慢慢分解。如果密封得好,沼气饱和后,有机物就会停止分解,随葬品就会完好地保存下来。所以,凡是充满了沼气的墓,里边的随葬品就保存得很好。但是这种墓一旦遭到破坏,可燃的沼气就会以飞快的速度向外扩散,甚至喷射,一遇到火种,就马上燃烧起来。

因为马王堆已经遭到破坏,这个墓就必须马上进行保护性发掘。经国务院批准,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汉代两个皇妃的陵墓,于1972年1月16日正式开始发掘。发掘工作由湖南省博物馆承担,首先从东边那座已遭破坏的坟墓开始。考古工作者把东边的那座编为一号墓,西边的那座编为二号墓。

一号墓的封土堆有4米多高,底径30多米,有1000多土方。如果光靠现场的人力来搬掉,得花上两三个月时间,为了加快进度,就请人用推土机把土推掉。

不久,墓口就露了出来,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可见这座墓规模之宏大。大家开始很兴奋,努力工作,挖得手上起泡、挑得肩头红肿也不叫苦,恨不得一下子挖到底,把那些埋藏了几千年的珍宝取出来。但是,发掘才两天,考古老技工就报告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有盗洞,且不止一个,有三个!这个消息就像当头一盆冷水,大家的心一下子被泼凉了。有人跺脚骂道:“该死的盗墓贼!”大家急切地想知道,这些盗洞是什么时候的。考古老技工说,三个盗洞中有两个是方形的,一个是圆形的。近代盗洞是方形的,古代盗洞是圆形的。

盗墓这门行当是很古老的,据历史文献记载,它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曾在《庄子·外物篇》中,记载了一个盗墓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一群人在盗墓,墓外的人问道:“东方发白了,情况怎么样?”墓里的人说:“裙子、短袄还没有解下,口里含有一颗珠子。”外面的人说:“《诗经》里有‘麦苗青青,长满山坡’之句,生前是个吝啬鬼,死了含珠干什么?你们揪住他的头发,按住他的嘴,用锤子敲他的下巴,慢慢地撬开他的双唇,不要伤了口里含的珠子。”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一再提到盗墓这个行当。《史记·货殖列传》说,当时“闾巷少年”经常干“掘冢”的事情。他举出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一带)等地方做例子,说那里的人,“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白天公然用椎杀人,掠夺财物;晚上暗地挖坟劫棺,盗取珍宝。他甚至还指名道姓地举出田叔的例子:“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盗墓是不正当的事,而田叔却靠它起了家,成了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富翁。汉代盗墓如此猖狂,令人大伤脑筋。有一天,皇帝刘恒(汉文帝)带着妻儿群臣去霸陵,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南山为他建造坟墓,想到他百年之后就要埋葬在这里,心里凄惨悲凉,他叫妃子慎夫人鼓瑟,自己随着瑟声唱出悲凉的歌声,并回过头对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为椁,再用絮塞住缝隙,用生漆涂粘其上,哪能动它分毫呢!”群臣都说:“很对。”只有一位名叫张释之的将军上前说:“假若陵墓中有些使人动心的宝物,纵使把整座南山都铸塞起来,还是有人能够进去的;如果里面没有使人动心的东西,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可见当时盗墓之盛。

从以往考古的情况来看:长沙大一点的坟墓,百分之九十九都已被盗掘。那么,马王堆汉墓是属于被盗过的百分之九十九呢,还是属于没有被盗过的百分之一呢?

墓坑愈挖愈深,慢慢地,那两个近代的方形盗洞不见了,而那个古代的圆形盗洞却总是不见消失。这个盗洞是从墓室的东北角开始的,后来拐了个弯,到了东南角以后,洞口就急转直下!大家的心情很沉重:完了!珍宝大概都被盗走了。正当人们心灰意冷,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盗洞却突然不见了,就在离白膏泥不到1米、离棺椁不到2米的地方消失了。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真的吗?是真的!盗洞确实消失了!

大家高兴得跳起来,如释重负。高兴之余,大家也很诧异:这个已经挖掘了17米深、花费了巨大人力的盗洞,为什么在离棺椁不到2米之处竟被放弃了呢?前面介绍过,文献上曾记载马王堆可能是“疑冢”,也就是假坟,是故意用来蒙骗盗墓贼的。三个盗洞都没有挖到底,可能是盗墓贼认为真的碰上了“疑冢”,只好自认倒霉了。

考古队从墓穴的堆积层注意到,在建筑此墓之前,这里原先是一片仅五六米高的低矮小土冈,在距墓底8.8米处,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线以上的土呈黄褐色,是人工积土版筑而成的,线以下才是掘土成穴的。这种建造方法,汉代叫“穿覆土”筑墓法。“穿”就是从地面往下挖坑,“覆”就是在上面覆上泥土。汉代的坟墓都是这样建造的。

尽管动用了推土机、吊车等先进机械工具,发掘工作依然从1972年的1月16日持续到4月28日,历时3个月又12天,而且还留下了一条数十米长的巨大墓道没有发掘。考虑到上面的覆土要从其他地方运来,显然这座坟墓不是短时间内能建成的。

○“穿覆土”的建墓方法

为什么古人要如此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墓穴?因为古代的皇帝和王侯,他们明白生前奢华的生活并不是永恒的,人总是要死的,谁也无法避免。因此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就未雨绸缪,开始经营理想中的地下宫殿,要让生前的豪奢延续到身后。几乎每个皇帝,从他坐上皇帝位子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为自己建造生坟。

就拿秦始皇陵为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即他刚即位,就开始建造郦山陵墓,动用70多万人来为自己建造坟墓。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节俭而闻名的皇帝,他也用了3100人为自己建造坟墓。《晋书·索传》说:“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就是说,汉朝皇帝从他登上帝位的第一年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每年建造陵墓的费用占全国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汉代法律规定,列侯死了,“其葬,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冢无过三百人毕事”。就是说列侯死后,他的封国要发动国民治丧,用不超过300人来建造坟墓。穷人死后,往往只花半天或一天时间,临时挖个坑埋了就算完事。但是贵族们不能等死了再挖,因为他们的坟墓规模太大,必须早早挖好。我们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人们建造这座巨大的坟墓时,是怎样一个轰轰烈烈的场面啊!秦始皇建造郦山陵的大石头是从渭北的山上运来的,“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而马王堆这座巨大的墓室,其土方、木料同样也是从远方“千人唱,万人相钩”运来的啊!

此墓的墓口是方形的,从墓口往下,有四层台阶,每层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1米左右,每下一层台阶,墓坑四周就往里收缩1米。台阶的制作很讲究,夯打得非常光滑平整,有些地方好像用火烤过。为什么要做台阶?有人认为,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台阶;台阶愈多,身份就愈高。战国和秦汉时的许多高级贵族墓都有台阶,有的甚至达到14级。但是如果从建筑学角度思考,也可能是为了起加固的作用。因为墓穴工程浩大,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才能建好,有的之后还要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不做台阶以扩大墓口,很容易塌方,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地区。同样,用火烧烤坑壁,也是为了达到坚固墓坑的目的。

从整个墓坑来看,就像一个口大底小的方形斗。因为从墓口到墓底深度达16米,站在坑口,俯视深邃的黑洞洞的墓穴,会有头晕目眩之感。正如当年参加此次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侯良描写的:“雨季临近,站在坑内,仰望土墙壁立,令人生畏,弄不好真会全部殉葬。”

从墓口往下到墓室的顶部,全部是用五花土填实,下面再使用白膏泥。为了加固,五花土层每隔40厘米左右就夯打一次,非常紧密结实,直径6厘米的圆形夯窝重重叠叠,密密麻麻,清晰可见,加起来的夯土层竟有30多层。夯土层挖走之后,露出了白膏泥。发掘过数以千计古墓的老技工任全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凭着多年的经验和眼下的直觉,他兴奋地向在场的人们预告:“墓是完好的,肯定有好东西!”老技工的话,点燃起大家心头希望之火。

○一号墓墓坑现场

白膏泥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颜色白中带青,像糯米糍粑一样,又软又黏。据湖南的考古老专家说,凡是用白膏泥填塞而没有被盗的古墓,墓里的东西就保存得特别好。

因为上下前后左右的白膏泥层厚达1.3米,人站在上面有软绵绵的感觉,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大家像分割糯米糍粑一样,用铲子一铲一铲地把白膏泥割下来。清理完之后,下面又露出一片乌黑的木炭。木炭也像白膏泥一样,上下前后左右,把巨大的木椁团团包住,厚达40厘米至50厘米,人们挖了一筐又一筐,竟有10000多斤。为什么要用木炭?大家可以猜想到:木炭是一种有很多细孔的无定形碳,吸水和防潮性能很好。古人常将它置于墓室周围,以保护随葬品。随着木炭清理干净,里面又露出了一张张嫩黄色的崭新的竹席。竹席长2米,宽1米,共26张,分4排平铺。令人奇怪的是,每张竹席的角上都墨书一个“家”字。为什么要写一个“家”字,这个“家”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司马迁的《史记》。

从《史记·三王世家》中找到的信息令人兴奋,上面有注云:“列侯称‘家’也。”看来,墓主至少是个列侯级的贵族啊!更引人遐想的是,我们从其他汉代书籍中看到有太子称“家”、皇后称“家”、公主称“家”的记载。不管怎样,从“家”字判断,这个墓主级别不低。我们小心地掀去竹席,里面竟然有一座长6.8米、宽4.88米的木结构椁室。由于椁室巨大,加之四周填满了木炭和白膏泥,所以椁室比墓坑的下部还要大一些,它向墓坑四壁各掏入30厘米,形成了一个高3.8米、南北长7.6米、东西宽6.7米的空间。在墓坑的北面,有一条宽5.4米的斜坡墓道,它从距离墓底3.5米高的地方,即墓室的顶部开始,以32度的坡度往正北方向延伸。因为后来有高大的现代建筑建造在墓道上面,所以现在只能发掘靠近墓坑大约8米长的一段,估计整个墓道会是很长很长的。为什么要有墓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因为这个墓规模太大,从墓口到墓底深达16米。发掘时墓坑数以千计土方的土,都是靠这条墓道运到地面的;埋葬时巨大的棺椁和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也是从这条墓道源源不断地运进深邃的墓室的。

○现场出土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