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锁蛟:把历史锁在南阳
南阳桐柏县城西三十里有个淮源镇,是淮河发源处。淮源镇西头有座禹王庙。禹王庙旁边有座六角亭子,亭子里有眼方口古井。古井边立一石柱,石柱上有一圆孔,圆孔里穿一条铁链。铁链耷拉到井里,井里黑咕隆咚,深不见底。石柱上刻有五个大字:“禹王锁蛟处”。外地人去参观,当地人就会很认真地警告你:千万不要动那根铁链子,铁链子一动,当年就要发大水。
井里锁着的是一条蛟,名字叫无支祁,当年天下洪水滔滔,就是它做的怪。
井底下是不是真的锁了一条蛟?没人知道;动了铁链子是不是真的会发大水?事关重大,没人敢试。这口井就这样神秘了千百年,锁蛟的大禹也被当作英雄崇拜了千百年。实际上,这口古井就是一件实景艺术品,很形象地、很生动地、很概括地表现了大禹导淮治水的事迹功勋。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盘古爷和盘古奶”外,在南阳传得最广的故事;而且故事内容多样,地方性强,想象力丰富。比如有一则故事说,大禹擒住了无支祁,把四溢的淮河水收住了,滚滚向东流去。有一个白胡子老人找到了禹,说,你把水都调到桐柏山东边去了,西边没有水,庄稼都旱死了,人都渴死了,怎么办啊?大禹就在南阳盆地挖了两条沟,这两条沟就是现在的白河和唐河;两条沟在湖北省交在一起,这个地方就是现在湖北的双沟镇。
南阳人还对大禹名字的由来进行了神话。他们说,大禹之前很久很久,天上有一条管降雨的龙,它不察地上实情,只顾降雨,把地上下得平地水深数丈,百姓无法生存,哀嚎震天。老天爷听见了,就派这条龙到地上去视察。龙下来一看,可不得了啦,地上的人快淹死完啦!它就趴地上吸水,吸得只剩下黄河、长江、淮河。人们都感激它。一天,一阵隆隆的雷声从天上滚过,那条龙又下凡吸水来了。人们又烧香又磕头,问它,你叫什么名字啊?龙想,我是管降雨的,就说,我叫雨。人们说,你是天上的隆(龙)吧?龙想,我给地上的人造成这么大的灾难,哪配当龙啊!就说,我不是天上的龙,我是地上的虫!以后,人们就建庙祭祀他,并称他叫“禹”——雨中一个虫子,天雨地虫。又停了许多许多年,到了帝尧,尧手下有个大臣,叫文命。天下又发大水了,尧就派文命去治水。文命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劈三峡,开桐柏,引黄导淮,把水又治住了。人们说,文命的功劳比禹还大,于是就称他叫大禹。《史记·夏本纪》上确实说大禹名叫文命。为什么后世一直称他叫大禹?史籍上查不到解释;而《说文解字》上对“禹”字的注解也确实是:“禹,虫也。”也许,“禹”只是文命儿时的乳名,或者是老百姓对他的昵称,南阳民间对大禹名字的解释,并非全是杜撰与附会,而是真的跟历史契合呢。可见这种传说之源远流长;口头史是早于文字史的。
在《南阳民间故事集成》上,共收录大禹治水的传说八则,散落民间的当更多。这在全国是没有的。为什么大禹传说故事在南阳会这么多、这么悠久?因为这里是大禹治水的主战场之一,大禹治水的史迹在南阳人的心里雕刻得特别深刻。《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桐柏县城有淮渎庙。史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令祭祀名山大川,于桐柏固庙建淮祠。后迁于县城内,更名淮渎庙。“淮渎视比诸侯。”(《礼记·王制》)。淮渎庙占地百余亩,殿宇526间,康熙皇帝曾为大殿御书“灵渎安澜”匾额。内敬“东渎大淮之神”。“东渎大淮之神”是谁?有的说是大禹,有的说是大禹的治水工程师庚辰。历代皇帝们,每年都要亲自、或派特使来淮渎庙祭祀。据汉代专门记录皇帝祭祀活动的《郊祀志》载:“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 1年),祀淮渎于平氏(汉置平氏县,在桐柏),使者持节侍祠。”自秦至清,记载历代朝廷祭祀的大小石碑一百多通。
大禹的传说,是一条文化的彩练,像一道虹,起于淮源,起于南阳,灿烂了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