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能源、经济与环境
1.2.1 能源与经济
能源为各行业的生产提供动力源泉,是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燃烧化石能源,以及制造水泥、石化等工业产品会排放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下简称碳排放量)可以反映能源的使用情况。能源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而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它的经济发展情况。如图1-1所示,全球各地区化石燃料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854年石油时代到来至今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标志着近70年全球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碳排放量一直保持全球领先的多为欧美发达国家。它们对石油的开发利用时间较早,碳排放量在达到峰值后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作为“后起之秀”,能成为如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改革开放以来对能源行业的大力发展密不可分。从图1-1中可以看到,中国对能源的利用增长最为迅速,且在200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后仍有增长的趋势。202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高达106.7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0.65%。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碳排放量高的间接原因。为探究其直接原因,图1-2显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消耗的原煤、原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以上4种燃料在产生同样热量时碳排放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原煤>原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如图1-2所示,碳排放量最低的法国的能耗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最高,为48.5%,原煤占比最低,为2.8%。而中国的原煤占比高达57.1%,是碳排放量高的主要原因。
图1-1 全球各地区化石燃料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1-2 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的能耗结构
正如一些专家所说,欧美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大前提是,这些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总能耗不再增长,能源强度不断降低,新能源主要用来补充和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增量部分。而相比之下,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终端用能结构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火电为主的电力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加上本身的技术和经济性约束,新能源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因此,我国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在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实事求是、科学谋划,进一步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清洁化改造力度,确立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为补充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并行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和清洁能源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