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0—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Ⅱ 专题篇
ThematicArticles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贾丹 鲁萍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促进机构,国际化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与国际对接形式更加丰富,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市场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意识薄弱,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考核评估体系缺乏,国际形势等不可抗因素给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未来,需要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政策资源,加强对参与国际市场中小企业的基础保障;鼓励创新,协助中小企业打造品牌形象;重视培养,夯实外向型中小企业人才基础。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area" construction,our country SME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policy support system gradually improve,set up SM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motion agencie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ervice system gradually improve,SM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novation business dock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orm is more rich,for SME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viding a broader market space.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MEs in China,such as serious product homogeneity in the market,weak brand awareness,lack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Sino-foreign SMEs cooperation zone,and irresistible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which have a huge impact on SME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 the future,we need to optimize the top-level design,coordinate policy resources,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SME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help SMEs to build brand image;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ing,tamp the talent base of export-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 双多边合作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ization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品牌、营销、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国银行制定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进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中国银行各分支机构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发挥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平台”的作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改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利用全球要素。《行动计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8月1日印发实施,《行动计划》从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银行各自优势、加强信息共享、开展跨境撮合、优化金融服务、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为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要素提供发展便利。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投资往来,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于2017年7月27日联合开展了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从助力中小企业赴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投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支持举措。

(二)双多边合作机制逐步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美国、德国、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及 APEC、欧盟、东盟等建立了 14 个双多边合作机制,继续鼓励和支持各地方中小企业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多年来取得显著成就。一是跨境公路联通工作效果显著,跨境运输服务取得跨越式发展。目前,牙买加、埃塞俄比亚、老挝、马来西亚、文莱等国跨境公路标段等均已建设完工;中巴、中俄、巴基斯坦、马尔代夫等相关跨境联通建设进展顺利。二是航空运输国际业务发展迅速,空中“丝绸之路”网络日趋完善。截至 2018年年底,我国已与 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45个国家实现了直航,每周约有 5100 个航班,国航、南航等多个国内航班均已在沿线国家设立了境外营业部,开展航空运输相关的国际业务。三是双多边合作机制和政策标准对接积极推进。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涉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方面的双多边协定,还与欧盟委员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启动了中欧互联互通合作平台;与老挝、缅甸和泰国三国共同编制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2025年)》;在万国邮联框架下积极推进国际铁路运邮机制。

(三)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促进机构

一是作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发展的“对接桥梁”,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14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以充分发挥合作区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科技人才的载体和示范作用,着力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一方面,通过建立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可以定向发展特定产业,助力当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如“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以祁县玻璃器皿特色产业为依托,面向“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深入开展产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合作区作为“桥梁”的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有助于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举措,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快速提升其在经营、技术、人才、产品等方面的能力。

二是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发展的国外机构。我国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真正“走出去”,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中国中小企业中心,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德金属集团在已有的十大欧洲办事处网络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扩展功能,在德国柏林设立了第一个中国中小企业中心。通过提供政府/合作园区招商服务和企业项目对接服务,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为中德两国中小企业及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合作对接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助力中国中小企业利用德国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建设成为立足德国、辐射欧洲的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打造在德国(欧洲)的“中国中小企业之家”,同时为有意来华投资的德国(欧洲)中小企业迈进中国市场提供渠道。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行动持续推进。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国贸促会深入实施关于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以助力中小企业赴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投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及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在参加“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不仅能顺利地“走出去”,而且能在沿线国家成功地投资和开展各种合作项目,中国贸促会开展了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服务的专项工作,从分析研究“一带一路”64个沿线国家的整体情况着手,将各国的经贸法律法规归纳整理,按照国别编辑出版,形成《“一带一路”国别经贸法律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内容丰富且详尽,不仅包括各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法律制度,还包括市场准入政策及最新规定、外国投资法律制度、贸易管理法律政策和公司设立、外汇、土地、税收、劳动就业、环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领域的制度及注意事项、外国投资者必须了解的相关情况。

二是中小企业跨境撮合金融服务持续完善。2016年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国银行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要积极开发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金融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并配套法律、会计、翻译等服务,为有跨境合作需求的中小企业开展远程网上交流、现场“一对一”洽谈、后期实地考察等服务,打造中小企业跨境交流合作平台。当前,中国银行已实现全球首创的“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旨在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举办了50余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在信息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助力企业在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方面实现商务合作。2019年 4月 12日,在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国银行在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成功举办“2019 年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跨境对接会”,来自中国与中东欧 16 个国家的中小企业代表参与对接会。对接会累计进行“一对一”洽谈141轮次,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推进作用。

(五)中小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与国际对接形式更加丰富

“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共同合作,为中国与世界搭建一座创新资源对接桥梁。2019“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性地引入了政府园区政策悬赏及企业技术悬赏,以大赛为抓手,搭建了中外科创交流合作桥梁,助力政府园区“招才引智”、协助企业精准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了中外科技创新合作近 2亿元,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且在 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赛区,吸引了很多创新项目来参赛。2020年“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于7月1日至12月31日举办,依旧启动了境外区域赛,为国外的初创企业、创业者与中国的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六)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自 2004 年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等部门主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余届。在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合力作用下,中博会为国内外中小企业构建了一个“展示、交易、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增进企业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博会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中小企业国际盛会,得到了多国中小企业的支持和信赖。从2004年起,中博会已先后邀请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泰国、厄瓜多尔、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联合办展,为各国中小企业提供了相互借鉴和交流合作的宝贵机会。

无独有偶,作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也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2020年10月22日至24日,2020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西安举办。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是APEC框架下的中小企业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自 1996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分别在青岛、福州、成都、义乌、深圳、沈阳等地举办,得到了APEC各成员经济体的积极参与和肯定。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参会人员包括来自21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代表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会议聚焦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在政策、技术、资金等各方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水平,为企业提供一个产品展示、成果共享和相互融合的平台。

(七)“一带一路”为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截至2020年5月,我国已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为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为新兴经济体,对品类齐全、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需求较为旺盛,海量的消费需求必将催生一批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境外消费者许多消费行为转至线上,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商中小企业的发展。据海关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交易规模增长28.7%,远高于外贸整体水平,广大中小企业正加速抢滩“一带一路”沿线跨境电商市场。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形势等不可抗因素带来巨大冲击

(一)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意识薄弱

一是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品同质化严重。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大多会迅速根据市场情况采购畅销产品进行销售,导致跨境电商平台上雷同产品比较多,缺乏差异化的雷同产品还会造成激烈的价格竞争,在国内企业间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品牌意识薄弱。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有很多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疏于创新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企业大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缺乏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品牌意识薄弱。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升级和演变,国外消费者不光追求购买产品的高性价比,对于购买高品质的品牌产品的追求也越演越烈,然而很多国内中小企业销售的产品没有品牌,或是有品牌,但从未对品牌进行过宣传与维护。

(二)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考核评估体系有待构建

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其进行考核评估有助于合作区践行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加强对合作区的总体谋划和战略考虑,优化合作区扶持政策,转变合作区发展方式。当前,针对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的考核评估体系尚属空白。尽管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立以来,各级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然而这些文件仅从工作层面提出措施,缺乏精准性和科学性,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有待考究,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化评估体系对其进行验证与优化。

(三)国际形势等不可抗因素给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一是国际贸易争端给跨境电商平台带来发展阻碍,直接导致跨境电商中小企业面临价格冲击。一旦成本上升,价格优势不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跨境电商就会陷入困境。如:美国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使出口美国的跨境电商卖家们面临高额的赋税成本,同时,由于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在美国清关等方面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国家间政治冲突等不可抗因素事件“殃及池鱼”,跨境电商平台及中小企业面临打击。如:印度边境挑衅事件背景下,印度政府发布针对中国App的禁令,导致Club Factory、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受印度禁令影响被迫直接宣布暂停印度业务,这对于部分以印度为主要市场、资金流短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跨境电商中小企业来讲无疑是晴天霹雳。

三、优化顶层设计,协助中小企业打造国际化品牌形象

(一)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政策资源,加强对参与国际市场中小企业的基础保障

一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外向型企业相关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关检便利度、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二是完善外向型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框架下的磋商合作,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经贸规则差异;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积极探索大型国企与中小企业资本统筹的模式,以国企、央企联动中小企业的形式带动更多企业“走出去”,从而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二)多措并举、鼓励创新,协助中小企业打造品牌形象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设立相关专利基金和奖励项目,鼓励企业创新,激励企业打造品牌形象,帮助企业完成产品的品牌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二是规范不同行业外向型中小企业出口产品标准,做好质量认证等工作;三是充分发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合作平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等平台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认清自身及所在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强化品牌战略意识,做到精而专;四是指导各综试区、电商平台等推出“国货出海计划”等活动,为更多中小企业品牌出海打开专属通道,促使其在品牌维度上转型升级,成为“新国货”。

(三)政策激励、重视培养,夯实外向型中小企业人才基础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尤其是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政府部门出台更多优惠措施,通过解决人才的落户、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吸引相关人才在当地中小企业就业,缓解我国地域人才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二是鼓励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制定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精准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加强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法律法规、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三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合作平台等的作用,提供更多线上/线下培训及交流机会,鼓励员工学习跨境贸易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提升。


[1] 贾丹,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政策研究等;鲁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与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