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进化规划
1966年,美国的L. J. Fogel等人[17]在研究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为求解预测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有限状态机进化模型——进化规划(EP)。他认为,智能计算要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预测能力,另一方面是在一定目标指导下对环境做出合理响应的能力。他提出的思想与GA有很多相似之处,但GA更加注重父代与子代在遗传细节上的联系,而EP的侧重点在于父代与子代的表现行为上的进步。在这个进化模型中,这些机器的状态变换表通过在对应的离散、有界集上基于均匀随机分布的规律来修改。EP根据被正确预测的符号数来度量适应值。通过变异,父辈群体中的每个机器产生一个子代,父辈和子代中最好的那一半被选择而生存下来。1995年,L. J. Fogel与其儿子D. B.Fogel[18]在更进一步研究后,将EP拓展到求解实数空间中的优化问题,并在其变异操作中引入正态分布随机数,从而使EP成为一种全局优化搜索方法,并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学习,并在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中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应用。个体的表示同ES,不同之处在于EP不用杂交算子,变异与选择方式也与ES不同。候选解的变异仍按式(1-2)进行,但标准差为:
式中,F(x)为适应度函数,βj、γj为特定参数,一般取为1和0。从式(1-3)可以看出,EP的标准差是根据适应度函数的大小来调整的。
EP模拟生物种群层次上的进化,在进化过程中主要强调生物种群行为上的联系,即强调种群层次上的行为进化而建立父、子代间的行为链,这意味着好的子代才有资格生存,而无论其父代如何,这样做适于选择子代。
EP算法的选择策略采用的是q竞争机制,这也是与ES算法最大的不同,q竞争可以在选择优质解的同时,以一定的随机概率接受少数较差的解。将n个父代进化的n个子代放在一起,从中随机选择不重复的q个个体组成一个组,然后依次对2n个个体与随机挑选出的群组的每个成员进行比较,相比为优的话,则对应的个体的分数加1,最后对分数进行排序,选择分数最高的n个个体。
EP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对于很多不同的优化问题基本都能收敛至较为优秀的解。EP主要有以下几个有别于其他进化计算的显著优点。
(1)GA和ES都有染色体的重组操作,GA以重组为主要的搜索方法,更加注重个体的成长,而EP以变异作为唯一的搜索方法。众所周知,变异具有更强大的“勘探”能力,相对来说,EP更加注重整个群体的进化,与自然界中优胜劣汰的过程相对应。
(2)GA采取二进制编码,而EP采用实数编码,每个个体即代表待优化的一个解,省去了从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译码过程,不会导致编码位上小的变化却给解带来很大的改变的情况。
(3)EP采用q竞争选择法,如果q选得比较小,则种群多样性比较好,但较差个体以较大概率进入下一代,可能导致收敛速度变慢;而若q选取过大,就成了确定性选择,较优个体全部进入下一代;若q选择得当,则既能兼顾种群多样性又能控制好收敛速度。
和其他进化算法一样,EP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值、早熟收敛的缺点。因为虽然EP比较注重种群的整体生长,与生物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大致符合,但是适应度值较大的优势个体以较大的概率进入下一次迭代,而适应度值较小的个体迅速减少,这样一来,随着迭代进化的发展,种群中的个体大多数都是适应度值较大的优势个体,如果这个过程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个体之间近亲繁殖使种群丧失多样性,如此将使后面的迭代意义不大,浪费计算量,也使搜索陷入局部优化。
若要增强种群多样性,可以增大种群大小,使个体尽可能地分散在可行域内,但加大种群无疑会付出计算量和算法运行时间成倍增加的代价;也可以增加变异幅度,使个体得以跳出局部极值点,但变异幅度增加会产生大量非法解,或者在迭代后期收敛速度变慢乃至于不收敛;还可以减小竞争选择法则中q的大小来保持种群多样性,但这样一来,每次迭代后,进入下一次迭代的优势个体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引种群成长,收敛速度就会相应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