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经济学家的技能
下面我要提出一个简单却重要的观点:我们可以观察事实,但要想解释这些事实发生的原因,就必须建立一套理论。要想去芜存菁,剔除不相关的事实,保留相关的事实,就必须有一套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大部分吸食大麻的人从前都喝过牛奶,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但是喝牛奶恐怕并不能合理地解释吸大麻的原因;同样的,超级碗比赛的结果并不能合理地解释华尔街上的动向)。因果关系在我们观察世界的过程中,理论无处不在。正是因为有理论的存在,我们才能在大部分情况下从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困惑不已的各种事实中找出规律和原因。事实上,在我们“知道”的事情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观察——我们在这里发现一点提示,在那里找到一点线索,剩下的部分都是理论。我们用这些理论来填补观察之间的空白:这些理论或宽泛,或狭窄,或模糊,或精确,或经过严格的测试,或几乎未经测试,有的被人们广泛接受,有的则相当独特且不被大众认同,有的经过严密的推理,有的却只是模糊的认知。
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学生之所以觉得经济学理论抽象乏味,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些经济学家试图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这正是我写作这本教科书的出发点。我希望在这本书中实践“少即是多”的哲学。经济学家的思想工具包是由一些基本的概念组成的,本书正是围绕这些概念组织而成。经济学家的这些工具(准确地说是这些技能)都与我们前文已经提到过的基本假设有关。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工具包里的工具数量极少,但这些工具的用途都极为广泛。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解开各种谜题:外币汇率的谜题,公司如何通过接受亏损来盈利,金钱的性质,企业为什么会给“完全相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些都是公认属于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但是,这些工具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许多通常被认为与经济学毫无关系的问题——交通堵塞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政府的运作方式、大学管理人员的行为——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讨论这些问题以及许多其他问题。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仅凭经济学理论本身并不能回答任何有趣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在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解释社会问题时,我们必须辅以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政治知识、心理知识以及关于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制度的知识。仅仅学会经济分析的技术是相对简单的,但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则是非常复杂的。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对现实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是一门很不容易掌握的艺术。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和最好的经济学学生都不仅仅是“技术工匠”,他们必须懂得如何以富有技巧的方式使用经济学的思维艺术。
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有必要为这些高阶的问题烦恼。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你开始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思考。我相信,一旦你走上了这条道路,你就再也不会停下脚步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令人上瘾。只要深入理解经济学思维的某些原理,并将其转化为你自己的思维方式,你就会发现使用这些思维方法的机会到处都是。你会开始注意到,关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说出或写下的大部分内容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胡言谬论。你会开始突破框框,以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稀缺的、强大的、能给你成就感的思维技能。
你能否用直线把任意两点全部连在一起,全程既不走回头路,也不让笔尖离开纸面?(提示:考虑一下突破框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