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畅销书,历山夫子论
四月底。
由历山书院十二位夫子集体编撰的《历山夫子论》完稿。
全书共计十二篇。
山长孙复总述科举考试的应试逻辑。
其他夫子皆从现有实情出发,论述了如何作诗、如何写赋、如何立论、如何答策,以及在考贴经、墨义时,会重点会考哪些内容。
里面还涉及很多应试技巧,内容细致入微。
比如:诗赋的格式、答策的技巧,还有这些年来大宋进士科考题的普遍性规律等等。
此书可称之为科举的教辅读物。
市面上根本无此类型。
此外,全书使用了大量标点符号,后面还有对标点符号的注解说明。
孔方与夫子们商量过后,决定将此书刊印后,对外进行售卖。
此举只有一个目的:为历山书院扬名!
首先,《历山夫子论》的内容一定会引起争议。
因为这本书展现的功利心太重了。
宣扬的乃是一种“为考而学”的小镇做题家态度。
大宋文人,向来清高,自命不凡。
都自认腹中有墨,有执宰之姿。
在考试中可笔携风云,倚马可待,根本不需要投机取巧地看一些应试技巧。
但这些其实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孔方看过此书。
即使他这种对诗赋一窍不通的人,若按照模板去撰写,也能颇有模样。
看过者,必知其香。
他预计,很多书生嘴上可能会骂此书乃是投机取巧的考试之物,但私下一定会细读之。
此书内容和书生们崇尚的经史子集相比,就如同前世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和四大名著对比。
四大名著虽好,但对高考生而言,肯定选前者。
其次。
标点符号也一定会成为书生士子们讨论的重点。
有人认为可用,因其为读书提供了方便。
但也有人会认为,这是狗尾续貂,破祖宗规矩。
作为一名读书人根本就用不到那玩意。
大宋读书人都喜欢辩论。
一方面是因为闲,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总喜欢证明自己与众不同。
孔方并不介意,能够给历山书院带来好名声还是坏名声。
只要能为历山书院扬名,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孔方也与众夫子打过了招呼。
此书外售后,可能对众人的名声产生不良的影响。
众夫子皆是为大宋科举改革而来,纷纷表示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誉,他们皆不在乎。
这次,孔方准备直接首印三万册。
因为他笃定此书会畅销,若印得少了,钱必定会让那些印制盗版的人赚去。
他如此笃定并非没有依据。
今年年初。
随着范仲淹、杜衍、欧阳修、富弼等人相继离京,新政改革宣告彻底失败,朝廷再次恢复了旧制。
精贡举虽然失败了。
但很多州县却开设了州学、县学、还有一些私学。
大宋的学术氛围空前浓烈。
谁都明白,大宋朝生活最好的便是士大夫官员,而欲成为士大夫官员,科举乃是唯一途径。
此书对科举大有裨益,自然会成为抢手货。
……
五月二十五日。
三万册《历山夫子论》印制了出来,八万余字,连同封面封底共计128页,每册成本合210文,标价为800文。
一般情况下。
这样规格的一册书籍,标价大约在300-400文。
但孔方觉得此书就值这个价格。
书成之后。
他先是送到了历山书院三百本,又送到知州衙门五十本,然后正式开售。
卖书场合乃是孔方又新开设的一家:孔家书籍铺。
孔家出品,必是精品。
当齐州城的读书人们翻阅过此书后,一下子都被吸引了。
那种感觉,就好像在开考前看到了试卷的参考答案。
一时间,此书的名声传了出去。
全城疯抢。
开售前三日,便卖了三千余册。
为了将此书宣传到齐州之外,孔方特地与一些外来的客商达成合作,以六百文的价格批量卖给外地客商,然后让他们以八百文卖出去。
这种不费劲的赚钱买卖,客商们自然愿意做。
外来客商便拿走了一万册。
很快。
齐州城的书生们便率先开始讨论起来。
“此标点符号,甚好!甚好!若天下书籍都能照此来做,我们在读书时也不需要那么疲累了!”
“哼,标点符号?这完全是六个指头挠痒痒,多此一举。作为一个读书人,连断句都做不到,还配称自己是读书人吗?这是基本功,这些标点、实在难看,不应该出现在书籍之上!”
“这篇讲解诗赋的文章好呀,我照着这样的方式去写诗赋,比我绞尽脑汁去写的要好多了,且速度也提上去了,此书,真乃我辈读书人的福音。”
“没想到泰山先生孙复竟会放下身段写这种应试之作,难道是那孔家孔方给钱太多了吗?”
……
街头巷尾,议论不断,有贬斥,有赞叹。
而这时,官方也下场了。
齐州知州李载将此书推荐给了新来的京东路安抚使兼青州知州富弼。
他认为标点符号乃是一项甚好的发明,朝廷应该进行统一与推广,以兴教化。
富弼作为改革派,对《历山夫子论》的内容是不太喜欢的。
他觉得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是让朝廷选不出治国良才的,但对标点符号却甚是中意,当即便给朝廷上了奏疏,主张全国使用标点符号。
六月初,《历山夫子论》传到了汴京城。
正如孔方预料的那样,书生们嘴上骂此书过于功利,但暗地里却疯狂购买。
很快,手抄本的盗版便出现了,且是人人疯抢。
大家围绕《历山夫子论》的内容和标点符号讨论了起来。
一时间。
历山书院名声远播。
官员们也纷纷开始上奏,有人主张在书籍刊印中皆可使用标点符号,有人认为这种奇特符号不应出现在圣人经典中。
有人称此书内容功利性太强,缺失了报效朝廷的赤子之心;也有人认为此书甚好,提高了书生士子们的应试能力。
汴京皇城,
垂拱殿,案头上,奏疏堆积如小山。
大多都是对标点符号发表的见解,爱者视之如蜜,恨者视之为文字砒霜。
一向优柔寡断的赵祯,不由得头疼起来。
他看向一旁的张茂则,道:“茂则,宣贾昌朝、陈执中、吴育三人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