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禊赏亭中的流杯渠
我和爸爸他们进来后,看到古华轩的整个装修古朴、典雅、大气,特别是轩内上面天花板的装饰没有采用平时使用的彩绘装饰方法,而是采用了卷草花卉纹为图案的楠木贴雕来进行装饰,使得天花格的风格独具匠心,而且又优雅、气度不凡,在光影的变化中产生了非常强的立体感。
接着我们从古华轩出来后就看到了古华轩东面有座落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上的承露台,西面是建造有流杯渠的禊赏亭,亭北山上有旭辉庭。古华轩南面侧是假山,假山间的小路曲径通幽,然后在古华轩的东南角建造有曲廊、矩亭,以及抑斋围成的小院,小院内的东南堆砌有假山,山上有一座小亭子名为“撷芳亭”。
然后我们先来到的是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西侧、古华轩西面的禊赏亭,禊赏亭建造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间,整座亭子座西面东,座落在须弥座的平台上,并且禊赏亭面阔3间,进深也是3间。
接下来,爸爸告诉我:“墨青,我们如果从空中俯瞰这座亭子的话,整座亭子的平面呈现的是一个‘凸’字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建筑形制,这是因为在当时建造禊赏亭时,工匠们往前面修建了一间凸出的、形状像一座方方的亭子的‘抱厦’,‘抱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术语,在清朝之前叫‘龟头屋’,是指古代工匠在原来建筑的前面或者后面接建出来的一座小房子,这座小房子要建造在主建筑的一侧突出,同时小房子可以修建成1间或者是3间,而且这座小房子的屋顶上由两个歇山顶丁字相交,其中插入的部分就被叫为抱厦。
禊赏亭的屋顶是三面出歇山式顶,中间是四角攒尖琉璃宝顶,整个屋顶采用的黄琉璃瓦和绿剪边琉璃瓦,并且在屋檐下绘有苏式彩画。同时,禊赏亭明间的后面被设计的十分巧妙,因为明间的面后设有黑漆云龙屏门,这样就挡住了禊赏亭后面的高墙,有一种把第一进院落往西延伸的感觉,并且在禊赏亭的北侧修有游廊接旭辉庭。”
歇山顶,也就是歇山式屋顶,宋朝时期称为九脊殿、曹殿或者厦两头造,清朝时期改称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之一,并且歇山顶一共有九条脊,也就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所以歇山顶又被称为“九脊顶”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种屋顶的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成了垂脊和戗脊,看上去好像是“歇”了一歇的样子,所以这种屋顶就被称为“歇山顶”。
攒尖顶,也就是攒尖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尖形屋顶,宋朝时期称为“撮尖”、“斗尖”,清朝时期才被称为“攒尖”,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之一。攒尖顶上是没有正脊的,屋顶部集中于宝顶(是指顶尖上的圆形装饰构件)的地方,有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两种类型,角式攒尖顶上是有垂脊的,而圆形攒尖顶上则是没有垂脊的,攒尖顶主要被用于亭、榭、阁、塔等建筑上。
接着爸爸就带我来到了禊赏亭的抱厦内地面上的流杯渠,流杯渠是凿石为渠,这条水渠的长度是二十七米,曲廻盘折,这条水渠的造型是来自东晋时期著名书法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典故,所以水渠就被人们称为“流杯渠”,并且在当时乾隆皇帝就是因为十分喜欢王羲之兰亭修禊的故事而下旨建造了禊赏亭。流杯渠的水是来自于禊赏亭南侧假山后掩蔽的水井的水,汲水入缸,流经假山内的暗渠后,再流入流杯渠里面。
然后爸爸对我说道:“墨青,禊赏亭的‘禊’就是指‘洁’的意思,在我国的周朝时期有一种古老的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开始固定为三月初三日),古人会到郊外或者野外的水边嬉戏、游玩、沐浴,以此来消除疾病,消除不祥,是一种祭祀活动,叫做‘修褉’。其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臣谢安等四十多人的修禊流觞(酒杯)盛会。”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或者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历史上称为“王右军”,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王羲出身魏晋时期的名门琅琊王氏,他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少年时代曾跟随卫铄,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过书法,王羲之曾担任过临川太守、宁远将军、会稽内史、右将军等官职。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和书体,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并且他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也委婉含蓄和遒美健秀,他的代表书法作品有《快雪时晴帖》、《初月帖》、《乐毅论》,以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等,人称“书圣”,并与儿子王献之一起被称为“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