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曹将的公开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

1 学生思维:被动的解题者

2014年7月,我25岁,这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之一。

当时我研究生毕业,来到保利发展(原保利地产)总部的战略研究院工作。到岗不久,领导布置任务,让我研究文旅地产的投资和运营模式。作为一个新人,刚入职就接到这样“重磅”的工作,自然很激动。但隔天我的情绪就变成了慌张,因为完全不知道如何入手。我不敢去问领导和同事该怎么做,因为怕丢人。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料,终于在截止日期前拼凑出一份报告。站在打印机前看着一张张材料被“吐”出来,自我感觉就像励志职场剧中的男主角:曹将,你看,你也可以做到!

当我把报告递交给领导之后,收获的不是赞美,而是摇头。领导从逻辑层面和内容层面指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虽然语气不重,却在我的心里引发了一场“海啸”。我觉得很委屈,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没有得到一句安慰或赞美;在这个过程中,领导也没来帮我,而要我独自一人去完成。

类似的情况在我入职后的前几个月不断发生。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的不行,这份岗位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甚至我还偷偷在求职网站上更新了个人简历。但是,工作未满一年的员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扛下去。当时我心里想的是:再坚持一年就走。

等到后来,我也变成了职场老人,我发现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类似的阵痛:不知道如何适应职场环境,在碰壁之后总会怀疑自己。这背后的原因,来自于我们将学校的习惯带入职场之中。在学校,我们的习惯是:

■ 被动学习。学习大多数是为了考试,不用自己去找目标。

■ 等待援助。考试前等老师画重点,生活上等家长支持。

■ 自尊心强。不愿意去求人,遇到问题自己扛。

总结起来就是:被动的解题者。我们会有一种依赖感,总希望别人指一个方向,并在沿途设置一个个补给站点,甚至还有啦啦队员,于是就可以按部就班,顺利抵达一个个里程节点,最后再达到终点,收获掌声。如果缺失了某个环节,我们就会感到不适,就会碰壁,陷入自我怀疑的旋涡。

2 职场思维:主动的出题者

2015年,我没有离职。领导看我独立完成课题有问题,于是让我协助另一位同事做项目。因为有过之前的挫折,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这位老同事的做事方式。比如当时我们要完成一份地产行业对标分析,她的做法是:

第一,全面出击,积极整合所有资源。接到任务以后,她安排我在网上找资料,自己则打电话给相关企业认识的朋友,了解内部的一手信息。

第二,面对困难,曲线找到解决方案。有一家企业的信息实在找不到,她通过自己的老同学,找到这家企业的员工,然后自费请对方吃饭,请教相关问题。

第三,主动沟通,明确报告的关键点。在收集到足够信息以后,她做了一份粗略版的提纲,主动去跟领导沟通,了解是否可行,并根据领导的反馈进行调整。

……

跟她合作之后,我终于理解了职场的核心:职场是目标导向。老板花钱请你来工作,核心肯定是希望你创造价值。所以,你必须变成主动的出题者。在面对一个个任务时,你必须基于目标,提出更多具体的问题:

■ 路径是什么?我如何才能达成工作的目标?

■ 资源有什么?要达成目标,需要多少人手、多少预算?

■ 安排是什么?如何把手上的牌打好?

在出题和解题过程中,你发现自己会缺失很多支撑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等别人支持,你必须主动去积累资源、整合资源。最终,才能越过一个个障碍,达成一个个目标。

3 通过学习掌握职场主动权

2018年,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了一次转变。公司成立了保利商学院,我从战略研究院转岗过去,负责培训工作。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我策划并实施了十多个培养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除了职场新人之外,每个人在他的职场生命周期里,都会面临一个个转型,也都会经历一次次阵痛。

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在他的经典著作《领导梯队》中总结了领导力开发的六个阶段(见表1),也就是一次次阵痛的时间点,它们分别是:

(1)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2)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

(3)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

(4)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

(5)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

(6)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

在每个转型阶段,新的岗位都会对个人的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于是,我们需要给自己出更多的题、找到更多的答案。

表1 领导力开发的六个阶段

我们可以看到,在职场的每个阶段,挑战是必然的,舒适是暂时的。这些挑战贯穿于我们的职业生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自我的迭代升级。

然而,职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忙。忙,意味着我们可用的时间有限,意味着我们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我们需要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在职场上向前迈进。这套学习方法的基本逻辑是学习的基本规律:在跨越每个阶段的路上,必然经历三个步骤。

(1)自我觉察。明确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继而形成驱动力。

(2)学习提升。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去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内化迁移。将知识和技能变为己有。

本书便是基于此展开,可以帮助读者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绘制个人学习地图,即实现“自我觉察”。第1章从个人职业发展视角切入,帮助大家理解公司如何评价人才,继而找到自己的不足,设计学习地图,明确成长方向。

第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即实现“学习提升”。第2章从心态、状态和习惯三个角度,帮助大家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第3、4、5、6章详细介绍高效学习的四种方法,帮助大家系统掌握学习的策略;第7章利用“行动学习”,将四种方法结合起来,帮助大家解决真实的职场难题。

第三,利用知识管理沉淀学习成果,即实现“内化迁移”。第8章介绍了一套知识管理的方法,帮助大家沉淀学习成果,指导日后的工作。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一个特别篇(第9章),介绍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帮助大家更有效率地实现自我成长。

总之,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既要有方向,也要能坚持,更要讲方法。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帮助大家实现职场的个人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