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力量: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做足够好的父母,成为陪伴主体

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这个概念是客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温尼科特提出的,是指养育开始的时候,母亲几乎完全满足她的孩子的需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逐渐满足得越来越少,并根据孩子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发现她作为母亲并非全能的现实,进而逐步对孩子放手,孩子也因此获得更多的机会来发展出和母亲不一样的自我。

我很喜欢这个概念,将其延展为足够好的父母(good enough parent),意指我们无须成为完美的父母,做足够好的父母即可。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卸载为人父母的压力,还能为孩子留出和父母对抗进而与父母健康分离、茁壮成长的心理空间。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解析为何可以只是足够好。我的拆解肯定也只能是足够好,这样,读者朋友自己创造的空间就会足够好了。

拉长时间线,风物长宜放眼量

做父母这件事是没有终点的,即便我们离开人世,我们对于孩子的影响也将存在于他们的精神和生活之中。成为父母,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瞬间,更是伴随孩子成长的持续一生的历程;成为父母,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和孩子不断交互、彼此成就的一个过程。

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会建议父母将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放在生命时间线中去看。当目光放长远时,父母当下的急迫感和焦虑感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就更有可能寻找其他陪伴孩子的方法。前文说过,放松才会带来活力和创造力,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更为重要的部分。

拉长时间线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在你遇到情绪困扰时,首先,想一想你自己的生命历程,想一想你小时候学习一个新东西花了多长时间,有没有这种情况:很多事情你当时不清楚,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自然就明白了?

其次,你再想一想孩子年幼时学习走路的情形,孩子没有一开始就会走的。孩子都是通过一步一步地慢慢练习,才从爬到晃晃悠悠地前进,到父母放手踉踉跄跄往前走,再到后面走得流畅自如,还能跑起来。那时的父母大多数都充满着耐心,像等待小蜗牛慢慢长大一样,为什么面对学习问题时就会着急上火?

所以,当我们因为孩子学习的问题而着急上火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多想一想自己和孩子的成长经历。前文所说的耐心,需要父母之间相互提醒,这样才能为孩子争得一个探索尝试和逐步练习的空间。

更进一步,你还可以做一个时间线的练习:

首先,你拿出一张白纸,在中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1/4的地方写上孩子现在的年龄,再往后写一些孩子的年龄,如20岁、30岁、40岁,直到80岁,等等。然后,你想象自己站在这些不同的年龄点上看现在的孩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不一样的内心感受。

接下来,你再在直线的前端写上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年龄,一点点回看你的孩子是如何成长为现在的模样的。

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颇感焦虑的父母在做这个练习时,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其实一直在非常努力地长大;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会看到自己也很努力。当从未来看现在时,你会感受到现在的自己可能过度焦虑了;而当你再回看过去的经历时,你就会对孩子和自己增加更多信心。

这个练习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此。

在长长的一生中,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我们都有很多时间去练习,有无数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挖掘和丰富。

如果此刻的你正感受着巨大的焦虑,不妨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一个时空对话。

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适时出手

拉长时间线看孩子成长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父母要对孩子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不至于因被孩子的变化“惊吓”到而采取过激的方法,以致破坏亲子关系。

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写字大多不会太好看,为什么呢?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手部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好,所以无论再怎么练习,写出来的字都不会好看到哪里去。如果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家长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要求孩子改善书写的质量,那么必然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更为有害的是,这会让一个孩子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他的学习兴趣会被大大削弱,因为他也会发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写出来的字都是那么“丑”。

这就是典型的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再比如,女孩子通常比男孩子早成熟一两年,如果爸爸妈妈总是拿自己的儿子去和别人家优秀的女儿进行比较,那么对这个男孩子就非常不公平。

再用著名的三年级现象来举例子。

很多孩子在步入三年级后会出现成绩退步的情况。原来在一二年级时,孩子的语文和数学基本上都是九十五分以上,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双百,但是到三四年级时,成绩就开始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滑坡的现象,经常是八十多分,有时连八十分都不到。

对于孩子的这种成绩下滑的状况,大家称之为“三年级现象”。我们先忽略其成因。家长如果对此没有准备,就很容易在孩子三年级出现这种情况时感到惊讶和焦虑,可能就会加大对孩子的辅导力度,还可能在情绪上因为不了解原因而对孩子产生失望并加以斥责。

但如果你在孩子入小学之后,对“三年级现象”有所了解,并能在一二年级辅导时有所准备,那么孩子就不容易受“三年级现象”的影响。

那么,大部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三年级现象”呢?

这是因为,在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无论语文还是数学,学生只要把最基本的知识记住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从三年级开始,语文的考查内容把看图写话换成了主题作文,并且增加了更多的阅读理解,两者所占的分数都不低,这两项光靠背诵是不成的。

再来看数学,这门学科对计算的考查已经不再是20以内的加减乘除,而是增加了一些对复杂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多步骤的解题思路方面,也考验着孩子的理解能力与逻辑能力。

对孩子来说,学习的内容改变了,他们需要进入爬坡的、同以前几乎完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的结果会自然地反映在分数上,家长如果对这个变化没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就很容易怀疑孩子的智商和努力程度。如果家长这么做了,对孩子来说可就真是雪上加霜了。

在我的经验中,“三年级现象”的另外一个常见原因是很多孩子参与了学前教育。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少孩子在读小学之前,就已经把一二年级的内容都学完了。由于现在的升学竞争压力大,家长都已经习惯了让孩子提前学习知识。当然不能否认其效果,但是物极必反,孩子入学后遇到重复的内容就会不再有兴趣继续探索,也会因为重复学习而减少他们学习的乐趣,厌学的种子也会在这个时候或多或少地被种下。到了三年级“爬坡”时,孩子本身会感到切换的困难,而三年级正是孩子需要展现自身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时候。如果此时父母不了解其中原因,而一味地催促和加压或者报更多的补习班来帮助孩子,那么不堪重负的孩子可能就会真的在学习层面上失去兴趣和动力。前文我们谈到过,学习的主体一定得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比孩子更着急学习的事情,那么一定是你用错劲儿了,你需要回到孩子这里,帮助他检查学习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一起寻找对策。

例如,减少不必要的补习班,将上辅导班的时间改为支持孩子自主预习。这个方法适合不上辅导班就会焦虑的父母,旨在让孩子提前熟悉基本的知识与生词,让其将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和跟随老师的教学上,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完成基础的部分。

如果父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那么我的建议是,在孩子低年级时就要帮助孩子在日常的学习中养成每天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日进一寸的力量是很惊人的,学生可以每天花上5~10分钟预习一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和复习当天已经学过的内容。按照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见图1-1)理论,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可以使孩子特别好地提高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会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图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父母也需要对青春期有更多的理解。我在后续的拆解中,会继续举例子说明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

针对低龄的学龄儿童的父母,推荐大家看看孙瑞雪老师写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它可以帮助你理解大部分孩子的“异常表现”,使你内心的焦虑感很快降下来。

更进一步,我给父母推荐这几本好书:《简单父母经》《孩子成长历程:三个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儿童健康指南》《解码青春期》《发展心理学》。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

分清期待:这是谁的起跑线

为什么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和普遍现象非常重要呢?因为,这一定可以帮助父母依据客观现实调整对陪伴孩子学习的期待,减少亲子关系中的冲突和摩擦,为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氛围。

“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过是别让自己的面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犀利,但也很真实。在某种程度上,它道出了真相:父母代替孩子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孩子成为学习的傀儡,变成父母期待的产物。

在面子和期待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父母的长辈对父母的未实现的心愿的期待,因为目前孩子正处在学龄阶段的家庭的父母,基本都是计划生育后出生的一代。这一代的父母,一个人承载着两个家族的期待。作为“4+2+1”的家庭,正在上学的孩子就承载着三代以内四个家族的期望。

从家庭爱的传承角度来说,让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是不现实也基本是不可能的,孩子也正是通过父母的期待和父母有着更为深远的联结。感受不到父母期待的孩子,基本上也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因为,期待是在关系中产生的,亲子关系必然建立在亲子之间彼此期待的基础上。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管理自己的期待有点困难。的确,不然怎么说父母也要做功课呢?我想强调的不是去掉期待,而是父母在给出期待或者升起期望时,要有节制,增加觉察,多问问自己:这真的能够帮助到孩子吗?这是不是我在让孩子实现我未完成的人生梦想呢?

我们在陪伴孩子学习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到”孩子做到的部分,这里面隐藏着孩子的天赋和他自发驱动的期待。首先,我们要“看到”孩子目前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看到他所面临的压力,这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对孩子的期待,不“填鸭”,也不拔苗助长。其次,我们要看到自己内心的期待,区分这是我们对自己未完成部分的期待,还是孩子真正需要并适合他的期待。对“期待”进行有效的区分和节制,能让我们回到自己成长的命题中去。

对于父母来说,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困难。大多数家庭都会在这个部分打“擦边球”,顺从的孩子也会听从父母的安排去过父母期待的人生。对于生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如果反抗成功,必然会获得更多自由;如果反抗没有成功,往往会把自己搞“病”了。近几年,我接触过的厌学同时伴发抑郁症的孩子,几乎都和父母的过高期待有关。

我并非危言耸听。2020年9月,《三联生活周刊》刊载了《被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生病的孩子,首先有个生病的家》,这是一个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采访和分析专题。在这个较长的专题中,记者指出:

近年来抑郁症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有研究显示,中国10~24岁青少年、青年抑郁障碍患病率在2005—2015年显著增加,患病率接近全球1.3%,女高于男,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却承受着最大的压力。这些压力通过排名竞争、长辈压力、升学氛围等途经传递给孩子,使孩子的情感世界成了一片荒漠。

代际传递的不仅是基因,也有亲子恩怨。很多父母将自我成长中的阴影带给了下一代。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多传承父辈。很多家长自己没得到过爱,所以也不懂如何去爱。

所有的疗愈,都离不开爱。

结合这几年我关于厌学并发抑郁症孩子的家庭的工作经验,我想呼吁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务必管理好自己的期待并调整给孩子爱的方式(孩子能感受到的爱才是爱,否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父母皆祸害”的感知),让他们能够在时代变迁、压力剧增的大环境中,获得不断疗愈他们的爱,卸载成长中遇到的压力,从而更健康地成长。

父母须先照顾好自己

通常,一个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关心他人并能够将自己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清晰地分开,那么这个人就需要拥有稳定的情绪和生活节奏。他需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为对方创造成长的沃土和良好稳定的氛围。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稳定的生长环境能够使他感到安全和放松。安全和放松这两点是一个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的基础。现在的父母都强调要给孩子安全感,那么,安全感从哪里来呢?

首先,安全感来自自身稳定的生活节奏和父母或者养育者稳定的情绪。父母其实也非常辛苦,生活压力和节奏与祖辈相比,确实多了很多、快了很多;再加上教育环境的变化,很多父母其实是不堪重负的,同时内心也积压着很多压力和焦虑情绪。

父母如果失去了照顾自己的意识,就很容易让自己变成没有减压阀的高压锅。这样,首先受伤的就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而孩子对父母是无限依赖和完全敞开的,因此,他们受到的伤害将是最大的。

帮助父母稳定情绪的第一步,是让他们增加对自己情绪变化规律的认识。例如,妈妈在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是需要更多休息和被照顾的,可以直接告诉家人,请求他们给自己一些独处和放松的时间;爸爸上班很辛苦,每天回到家需要先有15~30分钟的修整和小憩时间,可以很直接地告诉家里人和孩子,自己要先“充电”一会儿,充好电再来全身心地陪伴他们。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父母还可以更多地观察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容易发火。例如,在孩子磨蹭的时候,或者跟孩子说了三遍还不管用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总结出自己容易情绪失控的场景,就可以在下一次遇到类似场景时有个预警。虽然这样有用情绪控制孩子的嫌疑,但总比临场“大爆发”好一些,孩子也能有所准备,从而减少情绪失控给彼此带来的伤害。

很多父母都会和我交流,其实每次发完火自己更难受,内疚、自责、沮丧、受挫的感受一波又一波。增加这样的事前预警、事后复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情绪失控的频率和强度。

父母可以在每周日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问问自己:

上一次心情愉悦是什么时候?

上一次发脾气是什么时候?

这一周,我知道如何取悦自己吗?

这一周,我看见的家庭中的支持和变化有哪些呢?

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行为,接受脆弱是真诚的善意。父母一定值得先照顾好自己,然后请求整个家庭系统支持自己的养育行为。当然,这需要父母每天都与家人进行沟通并持续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照顾自己的例子,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简单的启发。

案例 我值得先照顾好自己——低年龄段孩子的母亲的自我照顾实录

晚上快8点了,我才回家。孩子(4岁10个月)给我打电话说:“妈妈,你到哪儿啦?我都快等不及了!你这个‘慢吞吞’!”等我出了电梯,看见家里居然开着门。过道灯亮后,我才发现家居鞋被他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家门口。被欢迎回家的感觉真好!

坐下来,我才发现自己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我告诉孩子自己很累需要休息后,他也就不来打扰我,让我安静地吃饭、安静地插花了。他和外婆去洗脸、刷牙、洗脚,然后看书。我还得到了很舒服的泡热水脚的时间。

我把插花小品放在母亲的案头,感谢母亲放弃了她每晚的电视剧时光,陪伴孩子,让我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等我换好睡衣后,孩子对我说:“妈妈,我想再看会儿书,可以吗?”

我看看他,回答:“可以。”

看完书后,孩子告诉我:“妈妈,我想和你玩两个游戏——‘躲猫猫’和‘挠痒痒’。”

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和满怀期待的小脸,我答应了。

我们玩了10次“躲猫猫”,6次“挠痒痒”。手机里的手电筒成了雷达,浴巾成了隐身衣,枕头成了大垫子,玩“挠痒痒”的时候我们满地打滚。我们一起大笑,一起想办法玩出了新花样。最后,我允许他耍赖各多玩了1次“躲猫猫”和“挠痒痒”。

躺下睡觉时,就快10点了,他拍拍我的胳膊说:“晚安,我亲爱的妈妈!”

若不是我回家之后告诉他“我现在很累,需要休息”,他就不会独立玩耍,自己收拾,安静地读书,尊重我,给我插花的时间来修复体能。而若不是这样,我就不会有如此好脾气、如此好体力陪他玩这些需要全情投入并能使我们开怀大笑的游戏!

同时,我也会在他央求我时,“看到”他其实是在用玩游戏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如果没有那样的暂停和减压阀的引入,我怎么可能拥有一个新的空间,允许我们一起打破规律,弹性应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呢?

他虽然晚睡了1个小时,却带着满足的爱,安然快速地入睡。他能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就可以精力充沛、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了。

这个时候,在亲子陪伴中无须解决问题,因为没有问题发生。

回想这个过程,有两个重要的关键原则:一是,我值得先照顾好自己;二是,让日常生活拥有一些弹性。

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家庭,才能避免我们带着不满足的心去期待回报,从而避免将压力和控制引入关系中。当我可以照顾好我自己,获得爱自己的能力时,孩子也就可以拥有照顾好他自己与独处的能力!我们还能一起创建家庭的弹性空间,用游戏这种温柔的方式增进亲密感。照顾自己,需要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支持系统,这些需要方法、工具和技巧,在后续的案例中我会逐一展开并示范。这与照顾自己的“能力感”的部分相关。

父母其实都是具备这些能力的,只是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将其用在了照顾家人和工作中,而忽略了需要先照顾的人是自己。这需要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好好爱自己,照顾自己,建立更深入的自我资格感和值得感。这样,照顾自己就会变得顺理成章,而不会像有的爸爸妈妈那样,习惯于把自己放在最后,以致带来了更多的匮乏感,以及向家人索取回报和要求他们表达感谢的心。

没有自我照顾的爱其实是空心的,不仅会使自己感到委屈,还会给接受爱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我回家都是为了照顾你!我和你爸爸在一起是因为希望给你一个完整的家!”这样的话,我们听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充满悲伤、欠缺自我独立、缺乏自我照顾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孩子如果让自己变得特别好,就会感受到对父母情感的背叛和不真实感,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那样的。基于孩子对父母天然的忠诚,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应该让自己成为他们可模仿的人。

我们在能够自我照顾之后,也会更容易营造弹性家庭氛围。

你休息的时候,可以让其他家人顶上。打破日常的生活节奏,以照顾自己为首要原则。遵守这个原则,可以让亲子陪伴拥有一定的弹性,也能让父母更有精力并高质量地照顾孩子。

丧偶式育儿就揭示了伴侣中的一方付出过多,日积月累,让另一半失去了做事的动力和机会。等到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再来调整,就需要花大力气甚至需要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了。

在这些严重的情况发生之前,父母一定要记得每天花时间照顾自己,哪怕5分钟也好。那是你宠爱自己的机会。孩子也会从这个行为中体会到:自己值得独处的美好,也可以像爸爸妈妈那样照顾好自己。

我们需要学会对自己说:“我有资格,我也有能力,我值得先照顾好自己!”

回归清醒、平静与觉知

照顾好自己可以帮助我们以更饱满的身心状态投入陪伴孩子这件事中,但这还不够。照顾好自己是基础,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帮助自己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清醒、平静与觉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将通过分享“3个呼吸”“3个提问”“3层资源”的“三三法”,帮助读者在情绪来临时清晰、平稳地发展清醒、平静与觉知的内在环境,使其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安全港湾。

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如在两岁的trouble two阶段、七八岁的“狗都嫌”阶段以及14岁前后的青春期,孩子需要在和父母的冲突中发展独立的自我。这是非常考验父母耐心和智慧的三个阶段,父母在这三个阶段往往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孩子和家长很容易进入对抗的状态。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可以为此做好准备。

在日常的沟通中,如陪伴和辅导孩子学习时,我们可能在无意识地不断重复那些无效的沟通,这也会让父母的心情起起落落。

在强烈的情绪如愤怒来临时,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助自己快速地平静下来并启动后续思考呢?

下面,我介绍“3个呼吸”法。

这个练习方法来自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的研究: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管理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关注呼吸可以让这12秒的情绪波峰顺利平息下来,而12秒的时间往往就是3~5个呼吸周期的时间。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保持觉知、清醒和平静,避免事态严重化。要在情绪升级前及时踩下情绪风暴的刹车。

现在你就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做3个呼吸,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吐气的部分,并有意识地在吐气时松弛双肩。是不是能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了呢?

我们常常说“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你要常常练习吐气并关注吐气的练习方法。这可以帮助你快速平静,并理顺自己的气息。没事儿的时候就多练练,这样在陪伴孩子时,你就能更快速地使自己的情绪平复。

“3个呼吸”法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调整气息。这是应急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容易被孩子的情绪带跑的父母。

如果你从过去的经验中发现发脾气对管教孩子毫无帮助或者收效甚微,那么是时候停止这种无效的方式了。停止无效的方法,才能有精力验证和尝试新的方法,这能为亲子关系带来新的可能性。

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和重复无效的工作方式,及时止损就是进步。接下来,你可以使用如下“3个提问”法让理性回归,并做出更大的改变。

虽然这“3个提问”很简单,但是如果你常常用它们向自己提问,就能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进程中,逐渐收获平静、清醒并充满觉知的陪伴效果。

(1)我想要什么?这个提问不仅可以帮助你快速地从情绪宣泄的无效方式中挣脱,重新聚焦在你陪伴孩子的目标上来,也能帮助你更好地以观察者的身份看待孩子的表现,将他的行为和动机分开,将你的关注点聚焦在孩子行为的改变层面上,并逐步“看到”他情绪背后的本质需求。它可以帮助我们不在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上纠缠。相关内容读者可以阅读后续章节中有关养育蓝图的部分。

(2)我是谁?学习的主体应当是孩子。父母的角色是支持者、陪伴者、见证者而非替代者。分清“这是谁的事儿?”能唤醒我们的内在角色,避免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还落一身埋怨的方法就是在发出一个动作之前问自己“这是谁的事儿?”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有助于将权利还给孩子,支持他们去实践“我做主、我选择、我负责”。此外,分清“我是谁”,也能帮助我们记得自己是父母,不是教师。虽然现在很多父母会被老师“征用”作为家庭教师来管理孩子的学习,但我们自己心里一定要分清角色的主次,否则非常容易破坏亲子关系。孩子在外是学生,在家还是学生,说不定还得被父母狠狠地教训,那他们可就真的无路可退了。这样做将得不偿失。

(3)我能做点什么?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聚焦在行为层面的改变与提升上,从而对情绪发泄的部分“踩下刹车”。“让它发生”是我在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时采用的核心方法。专注在当下可做的调整上,不仅会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更能让我们在“做到”的部分重拾信心,还能让父母和孩子从情绪层面的困扰、对抗和纠缠之中抽身,聚焦于以行为联结的部分。

呼出“3口恶气”,完成“3个提问”,我们就可以和当下的冲突与挑战拉开一段距离,思考、寻找更多应对的可能方法。最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父母陪伴中极为宝贵的清醒、平静与觉知就会逐渐产生。

以上练习当然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往往你刚刚感觉自己“打怪兽”成功了,然后你发现孩子又长大了,新的“幺蛾子”出来了,你就需要继续“升级装备”了。

那么,什么是更“高级的装备”呢?请勿向外求。在我的咨询、陪伴与教育生涯中,我明白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道理,那就是:提出问题的人拥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资源。所以,下面的方法将帮助你找到面对挑战和解决困难的“3层资源”。

首先,针对如下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

(1)当情绪来临时,能帮助你快速平静的方法有哪些?

(2)你的家人如何支持你可以帮助你快速平静?

这两个问题背后的思路非常关键。当你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你会启动如下“3个层面”的内在资源。

(1)你对自己情绪变化的觉知。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通常在什么情境下来临,强度如何?频率如何?

(2)你对自己管理情绪的积极行为的唤醒。你需要了解已经成功地帮助自己平复情绪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3)你对自己身处系统的观察。走出孤岛,进入家庭系统,学习有效使用身边的支持系统。在你的情绪来临时,你需要家人给你什么样的支持?

根据我的经验,一个人如果能有效启动上面的“3层资源”,那么他通常可以顺利地应对生活中随时而来的情绪挑战。

结合以上提到的“3个呼吸”“3个提问”“3层资源”——“三三法”,我相信你会看到一个更为清醒、平静并充满觉知的自己,你将舍弃那些无效的方式,集中精力开始尝试对自己和孩子更有帮助的方法。

日进一寸,更好地滋养自己的身心

在上述阐述中,我们了解到照顾自己的重要性以及“三三法”,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应急并更为从容、平静地应对挑战。接下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如何持续地使自己平静、清醒,保持觉知。那么我们如何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练习与实践,日进一寸地滋养自己的身心呢?

第一,问自己:“我应该为自己做点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从忙碌、拥挤和压力大的生活中抽身,观察自己。你一旦拥有了观察自己的空间,就会获得陪伴孩子学习最需要的能力之一:觉知。

为什么说觉知很重要呢?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暂停并帮助我们在理智的情况下做出更好的选择,而非被情绪控制得失去理智,成为孩子心目中难以靠近的父母。

观察视角的转变和对观察的逐渐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慢慢地掌握区分引发我们痛苦和产生情绪的内容的方法,同时,我们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到:自己正处在情绪之中。仅仅是这样一个觉知,就能帮助很多父母安静下来,使事情变得更简单。

我相信回看自己发火的模样时,很多父母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可亲的。同样,你就更能想象在孩子的眼中,这个模样的父母怎么可能是来帮助和陪伴他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首先要学会观察自己,照顾自己。

第二,要有意识地安排无目的的休息。

我们把自己的每个时间段都安排得满满的,连出去玩也会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地做规划。请务必留一点空间,试着去体会不需要完成什么的放松感。

追剧、玩手机“淘宝”等是不是休息呢?很显然,这不是休息,反而是一种消耗。现在想一想,对你而言,什么样的方式是给你充电而非消耗呢?建议你写下来,放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以此提醒自己关爱自己。

通常,我自己每天会散步,这可以帮助我把大脑放慢一点。一般我不带手机,让自己处在一个15~30分钟完全不被打扰的空间里。

第三,比较谨慎地选择共度时光的人。

因为,如果和对方的相处不和谐,就会损耗很多内心的能量和资源。通常如果选错了,我们会感觉内心比较累,那么回家给到家人的部分就很少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放松、“充电”的方法,可能是补觉、独处、锻炼、读书、听音乐、静坐冥想、散步、写毛笔字、插花、折纸、拖地、去教堂或寺庙等。

每天花5~30分钟呵护自己,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电力”和觉知,还能降低对家人的不合理期待。例如,“我这么辛苦,你就得好好听我的。”等你照顾好了自己,这样不切实际、充满委屈的期待自然就会被更积极、充满生命力的互动关系替代,而孩子将会是你放松身心之后最大的受益者。

下面摘选几位学员在尝试听取以上建议后的反馈,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反馈1:听了老师的父母自我滋养课,契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一个可以落地实践的方法:自己有疲惫的感觉时,就乖乖地去睡觉!一晚安睡,早上起来后,我去跑了个步,流了一身汗,感觉神清气爽!连我的先生都惊讶了!我应该整整四年没有跑步了!

成为妈妈之后,其实我一直对自己身体和情绪的感知很低。听了老师关于滋养自己的建议之后,我慢慢试着去“看到”自己。“疲倦了就去睡觉”,老师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晚上跟宝宝一起入睡,神奇的是我居然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就醒了。静坐了一会儿,然后洗漱下楼,买完菜再去跑步。我看到了早市的热闹,朝阳的生机,小草的努力向阳,居然心里也有了更多的平静。这也许就是自我精力提升后才能有的“遇见”吧!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既是“多么痛的领悟”,又是多么大的惊喜啊!

反馈2:我听父母滋养课那天已经晚上11点多了。那会儿跟姐姐视频,姐姐问我是不是困了,虽然我已经非常困了,但就是不愿去睡,想忍着听完课再睡。听到老师说“困了就去睡觉”“听不下去了就退出,完全没有问题,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很感动。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有人在我“耳边”跟我说这样的话。正准备睡觉,姐姐给我发微信说“困了要早点睡哦”。我的心里暖暖的,于是就乖乖地去睡觉啦。

第二天起来,我找了一个完整的、脑子清醒的时间从头开始听,做好笔记,这种感觉很棒。后来,我下班到家时,也困得不得了了,于是我牢记困了就睡觉的“使命”,十点多去睡觉,次日早上不到七点自己就醒了,这很神奇。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累了,请一定记得站起来走一走,伸伸胳膊、动动腿儿,或者让自己闭着眼睛休息一会儿。我的分享一直在你“手边”,欢迎随时回来。

关于父母的自我陪伴和压力管理的内容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肯定不够全面、系统。上面讲到的两个方向的内容,是我从过往陪伴家长和自身成长的历程中摘选出来的,我把我认为比较重要且效果立竿见影的要点和方法分享给了大家。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助力读者更好地启动自身的资源系统,有意识地向内观察自我和孩子,“看到”彼此已经做到的部分,同时充满好奇地了解自己和孩子的身心规律。照顾好我们自己,就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成稳定、温暖,充满爱与放松,并且有节制的陪伴系统,为他们创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退回来的安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