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史话:从万能药到生命科学前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茶

在科学尚未出现的古代中国,茶叶的药用保健价值已被记录和传颂,最神乎其神的是“神农与茶”的传说。《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荼”是古代“茶”的异体字。通过考古发现,《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之际,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吃茶。

关于茶(叶)的药用,从历代论述中可以找出许多。

陶弘景(456—536)《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陆羽(约733—约804)《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茶树都源自中国。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宋代传入日本的茶叶,还是明清时期传入欧洲的茶叶,一开始都是作为药品推广流传的,后来演变为习俗饮用品。如今,英国每年要消费600亿杯茶。

日本荣西禅师(1141—1215)两次渡海到南宋,求禅问道,并把茶籽带回了日本,写了本《吃茶养生记》,主要论述茶的药物性能。书中称誉“茶为万病之药”。1215年,镰仓幕府第三代将军源实朝(1192—1219)患热病,被荣西禅师献上的茶治愈,从此茶在日本盛行,荣西禅师也被尊为日本茶祖。

1511年,葡萄牙人乘坐大帆船占领马六甲,从而打通了中国沿海贸易网、印度洋贸易网和地中海贸易网。其后几十年,葡萄牙舰队多次北上,以武力开路,但都被明朝军队击退。直到1557年,葡萄牙人才占据了澳门。从此,澳门—马六甲—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这条长达19 000多千米的航线,成为葡萄牙的经济命脉。中国商品包括茶叶经由这一航线,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通过英国内战(清教徒起义,Puritan Revolution)上台的护国公(Lord Protector)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去世后,其子理查德·克伦威尔(Richard Cromwell,1626—1712)无力控制局面,英国共和制的共荣联邦(commonwealth,实为军事专制)再也无法维系。1660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查理二世(CharlesⅡ,1630—1685)被邀请回到伦敦,并于次年4月正式复辟。很快,政治婚姻被提上日程,他向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之女——布拉甘萨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1638—1705)求婚被许可。他不但得到了80万英镑的陪嫁,还得到了丹吉尔、孟买两地。在凯瑟琳去往英国的大帆船上,除了嫁妆外,还有她喜欢的茶叶。

《下午茶》(Five O'clock Tea),美国画家朱利叶斯·勒布朗·斯图尔特(Julius LeBlanc Stewart,1855—1919)1884年完成于巴黎

图片来源:https://jamarattigan.files.wordpress.com/2017/09/t71.jpg

彼时,茶叶早已传入英国,不过,都是放在药店里销售,而且价格颇为昂贵。凯瑟琳喝不下英国宫廷的麦芽啤酒,她要求继续饮用她最喜欢的饮料——茶。于是,英国贵族们开始效仿这位受欢迎的王后。而澳门也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了茶叶贸易的便利。

环绕半个地球的茶叶贸易逐年增加,成为清朝中期英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促使东印度公司发展鸦片贸易,进而引发了鸦片战争,给中国儒家文化带来了自元朝之后的又一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