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买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
如果按管理方式分类,我们可以把基金产品分为两大类—被动管理型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
其中,被动管理型基金即被动指数型基金(以下简称“指数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对某一指数进行被动跟踪、完全复制,按照指数的编制规则去买入完全一样的一篮子标的,以期达到和指数同样的涨跌幅。这类基金的优点是排除了基金经理的人为干扰,且持仓透明、费率低廉。
主动管理型基金(以下简称“主动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通过积极的标的选择和时机选择,努力为投资者赚取更多的收益。由于选股、择时都有一定的主观性,主动基金的收益在很高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及其背后团队的能力,其中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可以赚取相当可观的超额收益。
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哪一个更好?这是很多投资者常常纠结的问题,也是市场上非常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股神”巴菲特是知名的指数基金推崇者。早在1993年,他就曾在公开发言中提出:“通过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2007年12月,巴菲特在Long Bets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十年赌约”,以50万美金为赌注,押注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这10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将超过对冲基金的组合表现,最终结果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完胜。
“股神”的强力推荐,成为指数基金的一面“金字招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巴菲特这一结论建立在美股是成熟市场的基础上,机构投资者较多,竞争激烈,跑赢指数很难。但在A股市场,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比较结果恰恰相反。
据晨星2021年6月发布的《中国主动/被动晴雨表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底,有76%~90%的主动普通偏股型基金在最近1年、3年、5年和10年期的业绩超越了相应的被动基金。也就是说,过去10年,近八成主动偏股基金跑赢了指数。
但这就意味着一定要选择主动基金吗?并非如此。其实,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都拥有独特的优势,具体怎么选择还要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尝试画一幅画像,来测试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产品。
1.对于分化较大、门槛较高的行业不建议买指数基金
虽然主动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指数基金,但如果集中投资某一个行业,就需要进一步分析。
例如,晨星发布的《中国主动/被动晴雨表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95%~100%的主动科技、传媒及通信行业基金在最近1年、3年和5年期的业绩超越了同类指数基金,有86%~96%的主动医药行业基金在最近1年、3年和5年期的业绩超越了相应的指数基金。相反,在消费行业基金中,主动基金经理则难以战胜相应的指数基金,截至2020年底,仅有半数主动消费行业基金在最近3年期的业绩超越了相应的指数基金,1年期和5年期的超越率更是分别低至35.1%和18.2%。
因此,对于科技、媒体、通信、医药等技术变化较快、个股分化较大、存在较大超额收益空间的行业,主动基金有望依托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获取超额收益;而对于食品、饮料、金融等行业,则可以考虑选择指数基金产品。
2.不建议新手投资者买指数基金
很多新手投资者买基金,可能都是从定投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基金开始的,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难出错的方法。但这意味着投资者陷入了思维误区,其实看似简单的指数基金反而对投资者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投资主动基金是把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任务交给基金经理,那么投资指数基金,就是把这些任务全部压在投资者自己身上。因为指数基金持仓透明、全年满仓,投资者拥有接近100%的投资收益决定权,选哪个指数、什么时候止盈、什么时候止损……这些决策都非常考验投资者能力。
3.建议交易型投资者买指数基金
新手投资者不适合买指数基金,那么哪类投资者适合?有股票账户和投资经验的交易型投资者适合。
在指数基金中,有一类可以在场内交易的品种,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其交易时仅收取股票交易佣金,免收印花税,交易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交易型投资者进行中短线操作。
ETF场内交易策略有很多,比如用ETF对冲行业风险、货币风险,用ETF进行期现套利、事件性套利、商品基金的跨品种套利等。在国内市场工具有限的环境下,利用ETF进行场内交易是投资者获取收益的重要途径。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ETF之间的转换快速提高或者降低仓位,辅以精选个股,在单个交易日内便可实现“核心+卫星”的组合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