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历史讲中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固有之医学,守卫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1949年以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中医药文化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5月,中医药传统医学正式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即《国际疾病分类》。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江夏中医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说:“几千年抗击瘟疫的历史,为中医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抗击疫病的战场上,中医药从未缺位。”

就我个人而言,从2006年成为一名杏林学子至今,我学习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15年了。从小接触现代科学的我,刚接触中医时有很多困惑、不解,甚至有点抵触。因为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截然不同,也就是因为如此,中医被冠以“伪科学”之名。但是,随着对中国传统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象数思维”“整体观念”“气”“道”)以及中国古代经典(如儒家、道家、禅宗)的接触与学习,我发现用现代科学去评价或者说去看待中医学是不合适的。与此同时,我也对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二者都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若不是有实实在在的疗效,中医很难流传几千年并依然为人们所用。我从一个会为了中医科不科学而与人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少年变成一个微微一笑的老师。如果不懂或者不相信传统文化,就很难相信中医,争辩也无济于事。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何必拘泥成说呢?这让我想到了张伯礼院士说的:“祖先留下的财富是无价的瑰宝,让我们在应对疫情时有了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案,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我很庆幸,在这15年中,我对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人生有了些许体悟,而这些体悟大多来源于我的课上。在课上我会问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这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认为,如果你在人生路上遇到什么问题,那就静下心来,在中国古人的书里、思想中徜徉,或许能够解惑。我的这些体悟离不开恩师、前辈的指导,离不开与同辈的交流,也离不开与我可爱的学生的教学相长。

本书是我和我的硕士生导师林楠教授共同完成的,导师是我走入中医医史文献和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的引路人。三年的硕士生涯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无论是做人还是为学,导师给予了我太多的帮助,这三年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她教会我整理古籍文献,指导我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明清闽北疫情资料整理与研究》,鼓励我北上读博,我的人生才有了不一样的开始。

本书名为《听历史讲中医》,关于这个书名,我们挣扎良久。因为本书主要是从史籍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入手,从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著名医家、中医文献四个方面展现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及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而未涉及史学方法与中医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这一点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有所论述。此外,本书不涉及中医药的诊断治疗,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医学在古代的地位及其发展,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所以,从写作角度与内容出发,我们最终还是选用了这个简短的书名《听历史讲中医》。希望借此书以飨愿意或者想要了解中医学的读者。

第五章中医文献部分的目录直接摘录自古籍,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文献,呈现其真实性,有的有成书年代、作者,有的则无。因为大部分书籍亡佚,所以无法校勘,只能保持现状。敬请读者理解。

本书出版得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经费”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内容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熊益亮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