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土司家的女儿
“叮~!叮~!”
清脆的铃声穿越薄雾,响彻茶马古道。
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阳光穿透晨雾,一队驮着货包的马帮出现在山坳青石驿道上。
队伍最前头,走着匹大骡子,头系白缨,额顶佩挂一面“照妖镜”的小圆镜,两边两个大铃铛,雄纠纠地在队伍前面开路。
这骡子便是俗称的“大铃”,据说可以在路上辟邪。
大铃后面跟的就是马锅头(注1),一个黝黑矮壮的民家(白族)壮汉,三十岁光景,眉宇之间流露出赶马人的机警。
民家以白为贵,马锅头一身白短褂,白羊皮背心,脑后挂着漆布凉帽,也是白色。
连肩膀上扛着的弼马温,额头也给点了个白圆圈(注2)。
马锅头身后跟着匹俊秀的大理马,大理马装饰秀美,白毛毡鞍韂,蝴蝶刺绣。
鞍上少女着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白色领褂,下穿束腰花边裤。明快大方,尽显婀娜身姿。
这身穿着和骑马姿势,明显不是汉女。
马帮足有五十骑,规模颇大,骡马背货包上,都插上白色三角旗,小旗上写着“木”字。
赶马人中既有汉人,也有民家,都是三四十岁的壮汉,各人皆是皮肤黝黑,目光沉静。
鞍具上携带火铳、短弩,火药罐,一些民家马夫,腰间箭插里,装满了滇中特有毒箭(注3)。
沿途马帮见了这队人马,纷纷让道,让他们先行。
“银月,翻过这座山,便到渭南驿了,这趟也算走完了。”
“你先回,我去华山。”
马锅头犹豫道:“陕西,最近不太平。”
少女怒道:“少唬我,打我记事汉人地界何时太平过?”
“这回不一样,潼关死了不少汉人,几个主顾让人抢了。”
“死一千,一万,干我什么事,抢货的是谁?”
“东边来的两股盗贼,一个叫李闯賊一个叫孙大地,凶得很,主顾就是让他们抢了·····”
体小肌健的大理马停在驿道旁。
“若能把那两蟊贼绑了!送去沐王府!王爷好歹记我家一功!”
凤凰帽掩不住少女姿形秀丽,晨曦映在脸上,红红的愈增娇艳。
马锅头沉默。
“姐去年来能上华山,我为何不能?黑箭你个马锅头,马槽里舔血的,杀人比骑骡子都多!还怕几个盗贼!!”
~~~~~
渭南驿。
“孙千户真是得陇望蜀,榆林兵还没着落,就想着要马兵了。思虑甚远,老夫佩服,佩服!”
“唐师爷过奖了,本官肩负重大,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榆林长枪兵天下无双,可这骑兵还是差了点,还得本官亲自来招募,朝廷他不给战马。这可如何是好……”
孙世瑞张口就是胡说,一阵大吹大擂后,脸不红气不喘。
“老唐,本官想请教一下,你说陕西四川这些马帮马夫,都是附近的军户么?他们可有土地?是专门走茶马古道吗?”
唐恩城知他又在打什么主意,噗嗤笑道:
“你这算盘打得辽东都能听见!想让军户给你干马夫?那是洪武朝的事儿了。想像洪武皇帝一样,不花一文钱,就让人家给你卖命啊?”
“洪武二十八年,陕西不给钱的马夫都跑光了,你现在,还在做梦?哈哈哈哈。”
唐恩城仰天大笑,差点从马背上摔下。
“知道啥是刻舟求剑吗?”
孙世瑞一副老实人模样:
“···如果能不花钱就招募来,我是说如果,那就更好了。”
“好好想吧,梦里或有这样的好事。”
“还请唐师爷不吝赐教!”
唐恩城见孙世瑞态度谦卑,孺子可教,于是摇动折扇。
“孙千户,你是想练自己的马兵?”
孙世瑞连忙点头道:
“对,自己的兵,不是皇帝给的,不是从贺人龙得到。”
唐恩城眯缝眼睛,点头笑道:
“孺子可教也,那贺人龙杀良冒功,你和他混迹久了,人也就废了。”
他思索片刻。
“老夫给你讲个故事。”
“好,我爱听故事。”
“弘治年间,买马之茶主要来自川陕两省,两省合用运茶军夫,转运各茶马司交收。由此茶利大兴,后来官商纲纪废弛,贪污腐败,北虏只愿和私人做买卖,”
孙世瑞点头。
很容易理解,前世很熟悉的郭·企改革。
至于改出来的那些私营茶商,和朝廷有没有关系,应该是没有吧。
“咱们大明朝廷啊,啥都想要,最后啥都要不到。弘治三年,茶马变官营为私营。商人辛苦,朝廷坐享税收之利。”
孙世瑞插话道:“这茶马税一年能收多少?”
唐恩城收起折扇:“你算问到点子上了。”
“我朝茶政承袭宋朝,然茶税极少,记入杂税,万历年间,不过五万两。”
“五万两?”
孙世瑞目瞪口呆,他到西安府顺便“催收”几个大茶商,也不止五万两啊。
唐恩城笑道:“孙千户可知为何?”
“为何?”
“原先朝廷在四川茶马互市,四川茶农须先交三成茶税,余茶也须全部卖给官府。”
孙世瑞叹道:“真他妈黑。”
“明初,蜀地茶课定为一百万斤,永乐年间,天灾人祸,大量茶树死亡,茶课减半。”
孙世瑞明知故问:“天灾大,还是人祸大?”
“你说呢?”
唐恩城接着道:“正德年间,陕西、四川出茶约五六十斤。弘治年间,出茶四十万斤,如今嘛,就是一笔烂账了。”
“赶马人能吃苦,打仗也靠得上,若是能为我所用···”
孙世瑞自言自语,思绪飞到很远的地方。
唐恩城点头道:“行船走马三分命,秦岭山高路险,常年跋涉其中吃这碗饭的,都不是寻常人啊。”
他话锋一转:“为你所用,属实想多了。马帮背后的东家,不是土司就是王府,或者西南各地的总兵。”
“你,排不上号。”
据明代《天下水陆路程》载:
西安至汉中段,从长安的京兆驿始,经咸阳的渭水驿,兴平的白渠驿、长宁驿,武功的邰城驿,扶风的凤泉驿,岐山的岐周驿,凤翔的岐阳驿,宝鸡的陈仓驿····
共十八驿,十八天路程。
马匹负重穿越秦巴大山,沿途极为艰险,所以马帮便应运而生。
马夫驮货物出行,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几月半载,人多了聚在一块,自然各式各样。
就像同期的漕帮、盐帮一样,马帮也有自己的规矩禁忌,入了马帮就得遵守,马帮内部甚是严格。
“这些赶马人稍微训练,不比明军夜不收差。不过,得花钱,花大钱。”
唐恩城强调道:“赶马人,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主,和外番蒙古一样,给钱就做事。”
孙世瑞连连点头。
赶马人要学习茶马古道沿途习俗,辨别道路,观测天气,懂骡马性情。
至于支帐做饭,砍柴生火,上驮下驮,医人医畜、钉掌修掌更是不在话下。
可以说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骑手。
在马帮内部,由于常年跋涉在崇山峻岭中,每次驮货,多则一月,少则十五天,这么长时间内,马夫们吃住都在一起,只能是一损具损,一荣具荣。
此外,马帮常年在外,跟各色人等打交道,宽让容忍,和气为上,经验丰富老马帮处事对人都讲义气。
对孙世瑞来说,这些赶马人,便是他在陕西最好的骑兵苗子!
“你还剩多少银子?”
孙世瑞脱口而出:“止有二十万两了。”
唐恩城抚须笑道:“到底多少?”
孙世瑞神情诚挚:“十五万两!”
“还不肯说实话?你是姓曹的?《三国演义》看多了吧!”
孙世瑞这才尴尬道:“实不相瞒,只有十万两。”
唐恩城大怒:“你花出的每一笔,我都记着!若没记错,你现在只剩三万两了!”
孙世瑞:……
唐恩城补刀道:“没银子就别天天胡思乱想,马兵可不比步兵,耗费银两不可同日而语。”
~~~~~
四月十六日,经过五日跋涉,孙世瑞一行终于抵达泾阳鲁桥,来到王徵老爷子的府邸——简而文前。
这是座三进的大宅,典型的“前庭房、后楼房,两面厦房加厨房”。
关中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四合院也是方方正正,讲究对称、均齐、严格的建筑秩序。
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全部融入建筑物中去,即“天地入我庐”。
却说孙世瑞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便要叩门拜访,张二虎跑过来道:
“门外有一老翁,穿着道袍,邋里邋遢的,出言还很不逊。”
孙世瑞心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王徵王老爷子?”
且去会会这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