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门课程,首先要弄清楚它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和根本任务;同时还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主要是指“经世济民”“经邦济世”,也就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在西方,经济(economy)与经济学(economics)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经济”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色诺芬(约前430—前354)的《经济论》,这里的“经济”意指家庭管理,也就是奴隶主如何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奴隶进行生产活动。经济学便成为研究家庭(主要是奴隶主家庭或庄园)管理或规划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政治学》中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近代以来,经济学的含义逐渐超越了这种概念,成为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很多具体的学科,如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科学,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法国人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与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蒙克莱田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意思。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它突破了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
此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这门学科的名称。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可简称为“经济学”。
由于政治经济学是各门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将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以区别于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等。
提示与说明
经济:一是指经济活动,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二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三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四是指节约。
经济学: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或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包括政治经济学和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是其他各个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有时也简称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因理论框架、观点的不同,可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所研究和学习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60年代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经济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第一,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不仅没有改善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第二,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英国在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一次危机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令人困惑的是:财富的增加却伴随着贫困的扩散,生产的发展却引起经济危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应如何认识这些怪现象?如何说明资本主义这个“怪物”?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呢?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的反抗。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逐步走向自觉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觉醒了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
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无能为力。他们热衷于赞美资本主义,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而且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又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因而政治立场更加趋于保守和反动,竭力为资本主义辩护以掩盖资本主义矛盾,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时代课题吸引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人运动召唤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胸怀远大理想的年轻思想家,以自觉的历史担当迎接时代的挑战,成为新理论的创立者。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1卷,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
提示与说明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包含在他的伟大巨著——《资本论》之中。《资本论》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成为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凭空产生的,19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其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理论基础。威廉·配第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是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是完成者。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并取得了有科学价值的成果。例如:它把经济理论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从交换转向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接触到了剩余价值问题,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事实。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毕竟是代表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经济学说,受阶级利益的局限,它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永恒的,没有也不可能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19世纪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代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利益,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永恒的、自然的制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提出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系列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然而,由于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唯物史观,因而不能阐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也不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和社会力量;他们甚至拒绝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寄希望于资产阶级中的“明智之士”接受他们的方案,以期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而是继承其科学的成分,批判其非科学的成分,并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伟大的革命和创新,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实践中来,又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
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来自实践,同时又要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能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亦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发达的英国为典型进行抽象分析,在理论阐述上大量使用英国的例证和其他社会统计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证特色。马克思所使用的实证分析并不是随意地挑选个别事例加以普遍化,而是选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的大量事实,并且这些事实不仅在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达的英国普遍存在,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德国和西欧大陆也先后普遍存在。
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之时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已经被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所证实,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在于它不是封闭的、凝固不变的理论,而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以来,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活生生的经济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创造性的观点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精髓就在于它不是教条,不是让人们背诵的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所得出的某些个别的结论可能会因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过时,但是,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分析经济现象的世界观、方法论却是常青的。运用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新的时代就会得出新的结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也不可能穷尽政治经济学的一切科学真理。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2]因此,对于不同的时代任务,对于不同的问题,只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以完善和回答,这本身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政治经济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取决于它能否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越是能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就越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全面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把政治经济学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不同阶级的阶级地位、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也不同,所以,不同的阶级都会从本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去阐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从而形成为不同阶级服务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就是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即它总是站在一定阶级的立场上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体现在它公开主张为无产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由于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在认识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剥削阶级受狭隘的阶级私利的局限,又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自己如实地揭示客观真理,因而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无产阶级越是如实地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揭示出来,并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加以利用,就越是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越是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3]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提示与说明
任何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不是每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是科学的。既然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的学科,那么,只要是能够反映经济关系的本质并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