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内科老偏方,帮你用技巧对抗疾病》:生姜泻心汤,治疗胃中不和有奇效
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也是应用广泛的药物。平时有个感冒发烧,可以熬些姜汤来喝。从中医的角度上讲,生姜为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上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说。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那仙草即为生姜芽。生姜别名“还魂草”,姜汤即为“还魂汤”。
在中药之中,姜的使用率也很高。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中共拟113方,而用生姜之方就有37个,干姜之方有23个,由此也能看出姜的重要性。
姜有生姜、干姜之分。干姜属性热,辛烈性较强,能够温脾胃之阳,温肺化痰,临床上常用干姜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寒饮犯肺喘咳等症。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化痰止咳、温中止呕、解毒之功,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外感风寒、胃寒呕逆等病,被称作“呕家圣药”。
在哥哥的补课班中有很多学生身体虚弱,容易感冒,每当这时,哥哥都会为他们熬上一碗姜汤红糖水来发汗,到了第二天又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
在此为大家推荐的就是生姜泻心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其主要构成药材为:甘草、人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大枣。该方剂为和剂,可以调和脾胃之气,以解寒热之纷,同时增补中气。人体脾胃各有各的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升降无序,身体就会出问题,此时用芩连的苦寒降之。脾气不升则寒泻利生,因此要用带辛热的干姜温补;而半夏消痞能够开豁痰气。脾胃气弱,则不可上下斡旋,要用参、草、枣补之。该方剂苦降、辛开、甘补,散饮消痞,能够治疗中州不和等病。多用在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胃炎等胃阳虚弱、水饮内停症。
我有一个朋友担任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工作压力非常大,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前段时间,单位体检,查出他患有轻度胃炎,他当时也没当回事,心想干这行,不可能身体一点毛病没有。但是没过多久,他就觉得身体不舒服,经常不想吃饭,三天两头腹泻,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儿出了问题。
可同事笑话他一个大男人整天疑神疑鬼的,没有体检之前不是照样生活、工作嘛,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这体检出结果一出点问题,就觉得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了。同事这一“调解”,他也就真的把心放宽了很多,仍旧照常上班。一周之后,他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了,爬到楼梯的力气都没有了,大便溏稀,甚至有种虚脱的感觉,到药店买药。药店里的人依据他的描述,认为他患的是肠胃炎,给他开了诺氟沙星和黄连素口服液,没过多久,症状就得到了好转。
之后公司派他去出差,他便随身带了些药跟着同事出差了,但是到了外地,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饮食不规律,他几乎天天都在吃药,返程的过程中一直不太舒服,腹痛、腹泻一同找上他,火车上药品有限,他赶忙给我打电话,将前后的经过叙述了一遍,我心中大致有个数了,叮嘱他千万要弄到姜,然后用开水泡姜喝,能够稍稍缓解症状,熬过了这段行程就好了。
起初他并不相信我为他开的方剂,但是没办法,难受得坐立不安,只得让列车员帮忙找了一些姜来。
几个小时之后,火车终于停了下来,朋友赶忙打车来到我的诊所,有气无力地躺在沙发上,他说自己从上火车就开始腹痛,上厕所的次数不下10次,大便水样,使得他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喝过生姜泡水后,感觉好了很多,否则根本坚持不到下火车。他告诉我,一路上都觉得胸口堵得慌,我让他张嘴,看到他的舌苔滑腻,于是给他煎服一剂生姜泻心汤。喝完之后我让他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
到了第二天,他的精神头就非常好了,夜间只上过一趟厕所。之后,我又为他开了两剂,让他带回家自己煎服。两天之后,症状全部消失。
《伤寒论》第157条:“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也。”讲述的就是其治疗胃中不和的原理。
因此,如果有人在腹泻,腹中雷鸣,伴有干噫食臭,就能够用此方解决难题。如果腹泻症状不明显,便溏,每天两三次,并且喜欢打嗝,也为脾胃不和的表现,应当喝些生姜泻心汤。
但是,很多疾病的治疗都倚靠“对症下药”四字进行,生姜泻心汤的关键点为调和胃中不和,因此只有在解决此方面问题时才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