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其分支——孙络、浮络等(图1-1)。
图1-1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络属于十二脏腑,是经络系统的主体部分,故又称“十二正经”。具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含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首先按经脉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特点,将十二经脉分为手六经与足六经。然后再按其循行于四肢内侧或外侧,将手六经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六经分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三阴三阳”是按照阴阳气血的多少,根据阴阳消长衍化而成的,相互之间有对应关系。其中,“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阳明、太阳、少阳。最后,结合其与脏腑的络属关系而确定名称。如:循行上肢内侧的经脉属阴,据阴气盛衰,分别为手太阴、少阴、厥阴,其中手太阴与肺相属,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与心相属,称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与心包相属,称为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也以此原则命名。
2.十二经脉的分布概况
(1)体内分布概况:十二经脉在体腔内分别与相关脏腑相络属,其中六阴经主里属脏络腑,六阳经主表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也有表里相合关系。相表里的经脉生理上密切相关,病变时互相影响,治疗时经穴可以相互为用。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表里相合,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经。
(2)体表分布概况: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及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属六脏,其中胸腔之脏联系手三阴,腹腔之脏联系足三阴,均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阳经分属六腑,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①在四肢的分布: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按立正姿势,双臂下垂,大指在前,小指在后,上下肢内外侧均可分为前、中、后三条区线。手足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分别循行在四肢外侧的前、中、后区线上。手足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则分别循行在四肢内侧的前、中、后区线上。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足厥阴经在前,足太阴经在中,足少阴经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足厥阴经方交出足太阴经之后。
②在躯干的分布:十二经脉在躯干的分布不如在四肢的分布有规律。六阴经主要循行于胸或胸腹,六阳经则分布于躯干的前、侧、后部,范围较广。具体见表1-1。
表1-1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概况
③在头面的分布: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阴经中仅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上行头面。见表1-2。
表1-2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概况
3.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定规律性: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若按举起上肢的姿势,则呈现出阳经向下循行,阴经向上循行,即“阴升阳降”的趋势。
4.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足阴经上交手阴经)在胸中交接(图1-2)。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次序 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因而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流注系统(图1-2)。
图1-2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及其气血循环流注次序
(二)奇经八脉
1.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的总称,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2.特点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之处:①奇经八脉别道奇行,不像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纵贯全身;②奇经八脉不直接属络五脏六腑,但与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③奇经八脉两两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④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有络脉,有所属经穴,其余六脉都寄穴于他经。因此,常将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合称“十四经”。
3.分布概况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明显的规律。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源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躯干、头面的前、后正中线和腹胸两侧,称作“一源三歧”。奇经八脉循行分布概况见表1-3。
4.功能 奇经八脉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②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的气血有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各自的具体功能详见表1-3。
表1-3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与功能
续表
(三)十五络脉
1.概念 十五络脉是十四经在四肢及躯干前、侧、后三部的重要分支,十四经脉各自别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胃之大络虚里不在此列),共计十五条,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如手太阴肺经的络脉又称为“列缺”。见表1-4。
2.分布概况 十二经的络脉均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而后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络脉络于阳经,阳经络脉络于阴经;任脉之络脉从鸠尾穴分出后散布腹部;督脉之络脉从长强穴分出散布于背、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分出后散布于胸胁。十五络及其分出的难以计数的细小“孙络”“浮络”,遍布全身,如同网络,维系全身。
3.作用 十二经之络脉,加强了阴阳表里两经在四肢体表的联系;任络、督络与脾之大络则主要是加强躯干前、后、侧面的沟通联系。十五络,加上孙络、浮络,网络全身,沟通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表1-4 十五络脉名称
续表
(四)十二经别
1.概念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主干分出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分布概况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可用“离、入、出、合”加以概括。“离”指十二经别均在肘膝关节附近自本经别出;“入”指在躯干,十二经别进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出”指十二经别在头项浅出体表;“合”指表里经别在头项部会合,即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于本经,这样,十二经别以表里两两相合构成六对,称为“六合”。
3.作用 十二经别加强了表里两经及其内在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补充了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的联系更趋周密;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尤其使阴经与头面部产生了联系,为阴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十二经筋
1.概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有刚(阳)筋、柔(阴)筋之分。
2.分布概况 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沿本经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入腹腔则成膜片状。其中阳经经筋(刚筋)分布于项背及四肢外侧;阴经经筋(柔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概以言之,十二经筋在循行分布过程中有“结、聚、散、络”的特点。“结、聚”多在关节及肌肉丰厚处;“散”主要在胸腹;“络”指足厥阴经筋除结聚阴器外,能总络诸筋。
3.作用 经筋的作用主要是联结筋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六)十二皮部
1.概念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十二经脉者,皮之部”。
2.分布概况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
3.作用 十二皮部位于体表,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反映病证等作用。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可以传注病邪;反之,当脏腑经络有病时,也可以反映病候于皮部。临床上,从皮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