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里的中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言

坐落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医学博物馆,至今已有84年的历史。1959年,上海市卫生局(现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同)决定,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改属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下同)。2003年,在医史博物馆的基础上,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建成。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吉民是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的主要筹划者和创建者,从博物馆创建之初即担任首任馆长直到去世,主持医史博物馆工作长达28年之久,其间多次将自己珍藏的医史文献文物捐赠予博物馆,为博物馆的维持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饮水思源,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谨以此书以资促进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为医史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一、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一)王吉民与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

王吉民(1889—1972),又名嘉祥,号芸心,广东东莞虎门人。王吉民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医史学家,中国首家医史博物馆创始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华医史学会及《中华医史杂志》创办人之一,中华医史学会第1~4届会长。王吉民先生一生致力于医史研究近50年之久,成就斐然。其用中英文撰写的论著达200多篇,内容涉及医事制度、医事考证、医家传记、中西医药发明、中医西传和西医入华等中西医学交流、医事报告、纪念文章、工作报告、会务报告等,撰写专著《中国历代医学之发明》、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医史专号》《中华医学杂志三十周年纪念号》《中华医史学会五周年纪念特刊》《中国医学外文著述书目》《中国医史外文文献索引》等刊物。王吉民与伍连德合著的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是中国第一部英文版医史专著。很长一段时间内,该书是世界了解中国医学史最重要的著作。

(上)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1)
(左下)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2)
(右下)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3)

(左上)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4)
(右上)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5)
(下)THE DAWN OF MODERN MEDICINE

(上)HISTORY OF MEDICINE(1)
(下)HISTORY OF MEDICINE(2)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37年春,中华医学会邀请王吉民到上海协助办理中华医学会会务。同年4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其间王吉民主持负责筹备的“医史文献展览会”,展出展品药瓶、历代制药工具、针灸用具、古籍、医家画像等达1000余件,受到报纸报道并获好评。会上,王吉民做专题演讲《吁请筹设医史博物馆》。同年5月,王吉民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筹设中国医史博物馆刍议》,指出办馆的3个宗旨:①“妥为保存,以免散失”,“国粹不致外流”。②“供学者研究,藉以考察医学之变迁、治疗之演进”。③“对学生为有效之教授方法,对民众可作宣传医药常识之利器”。王吉民所倡导的办馆宗旨与当今世界公认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三大传统职能不谋而同。

在王吉民的积极倡议和推进下,1938年7月,在上海池浜路(今慈溪路)41号中华医学会图书馆内的一个小房间里,中国第一家医史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诞生了,当时陈列品约400件,王吉民出任馆长。

医史博物馆虽然创建于抗战时期,但是,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的会员们在战乱年代仍然尽力收集文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博物馆也平稳发展。1951年,中华医学会总会迁往北京,医史博物馆仍留在上海,改属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1956年,医史博物馆随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迁至北京东路国华大楼,医史博物馆的陈列也增加至5大间,设有医史资料室、文物仓库、文物登记室、办公室等。展览室的主题也有了更明确的划分,有书画室、博物室,还专设了李时珍文献室。

(左) 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陈列室(1939年,慈溪路41号2楼)
(右) 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陈列室(1951年,慈溪路41号2楼)

(二)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

1959年1月,医史博物馆由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改属为上海中医学院,馆址迁至上海中医学院内,王吉民继续担任馆长。

王吉民对亲手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医史博物馆倾注了毕生精力,捐赠了大量医史文献资料及文物。“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吉民不幸逝世。幸运的是,医史博物馆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自1966年7月起,医史博物馆闭馆。1975年,上海中医学院修建了新的陈列室、文物仓库、资料室等,博物馆总面积近400m2

(左上)医史博物馆书画室(1957年,北京东路356号国华大楼5楼北部)
(右上)医史博物馆博物室(1958年,北京东路356号国华大楼5楼南部)
(左下)医史博物馆李时珍文献室(1957年,北京东路356号国华大楼5楼北部)
(右下)上海中医学院内医史博物馆陈列室(1960年)

改革开放以后,医史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以贾福华、朱孔阳、傅维康、吴鸿洲等专家为代表的几代博物馆人不断扩充馆藏,完善布展,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使这座上海地区唯一的医学史专业博物馆不断得以发展。1993年,医史博物馆随学校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正因当时该博物馆是上海地区唯一一家医史博物馆,故成为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以及各中等医学校的中医教育基地,曾接待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年均接待参观者170多批,1670人次。

1998年5月,医史博物馆恢复隶属中华医学会,命名为中华医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至2003年改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前,该馆共有在册文物10256件,分为6大类35小类,同时收藏图书6540册、报刊3663册,其中不乏国内稀有的20世纪20—30年代的杂志刊物。

此间,医史博物馆编辑了多部工具书,如王吉民编辑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医史文献索引》,王吉民与傅维康合作编辑了《针灸文献索引(1959—1965)》,另有《六十年中医报刊目录(1905—1965)》,并出版《中国医学史》《医药史话》等书籍。当时,医史博物馆已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接待海内外参观者。国际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3次到访博物馆,并用中文题词“百闻不如一见”。

李约瑟、鲁桂珍题词(1964年)

(三)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2003年,中华医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与中药标本室、党史校志编辑办公室合并,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于2004年12月18日在浦东张江新校区面向社会开放。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建筑面积6314m2,展示面积4050m2,是2004年上海市政府十大科普实事工程之一。馆内收藏自新石器时代至近代各类文物10000余件,其中许多是珍贵之品。2015年9月—2016年5月,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闭馆改建,2016年5月18日重新开放。目前基本陈列分为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事管理、历代医学荟萃、养生文化撷英、近代海上中医、本草方剂鉴赏、当代岐黄新貌8个专题,反映中医药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回顾上海中医药博物馆84年的发展历程,从池浜路41号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400件的资料文物,至今达14000多件馆藏;从当时中华医学会图书馆内的一个小房间,至今单体建筑拥有4050m2的展示面积;从王吉民先生的一片丹心成立中国第一家医学史博物馆,到如今各方面领先全国中医药类院校乃至全国高校的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的专家里斯本大学博物馆馆长Marta C. Lourenco在参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和交流座谈后盛赞:“这不是一所大学的博物馆,而是一座博物馆建在大学里。”201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参观后欣然题词:“传统医学文化是中国的瑰宝,要发扬光大。”如今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作为一所高校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医药继承创新的育人平台、中医药科学知识的普及平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文化名片。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博物馆与社区、学校和企业联动,开展“灵丹妙药动手做”系列活动、百草园“闻香识药”活动、迎新年健康跑活动等,倡导健康理念,普及中医药知识,并已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级基地。

自2013年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担当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使者,先后赴美国、斯里兰卡、捷克、新加坡、英国、比利时、法国、日本、德国、希腊、巴拿马举办中医药文化展览和对外交流,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让世界民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海外巡展产生了广泛影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医药报》、北德广播电视台、法国《道芬自由报》、日本海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均对海外巡展进行了相关报道。

(上)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正门
(左中)上海中医药博物馆1楼展厅(2004—2015年)
(右中)上海中医药博物馆2楼展厅(2004—2015年)
(左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百草园(2006年)
(右下)在百草园举办科普活动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海外巡展——比利时站(2017年)

二、馆藏文物简介

(一)古代医药文物

1.新石器时代的砭石骨针

砭石,是中国的原始医疗工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砭石可用于切割痈疡、刺泻瘀血。骨针为早期医疗工具,可用于针刺。这组砭石出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这五根骨针出土于西安半坡村。

2.御制针灸铜人

馆藏清代御制针灸铜人表面铸有经络和腧穴,但未铸经穴名称。据锦盒文字和文献记载,该铜人是乾隆为褒奖编纂《医宗金鉴》有功之臣,于乾隆九年所制的针灸铜人之一。当时的有功之臣,每人奖励《医宗金鉴》一套、针灸铜人一具及官升一品。铜人为老妇形象,体态丰腴自然,面部表情慈祥生动,表面共有580个穴位,用锦盒包装并附注,弥足珍贵。锦盒上文字记载了铜人铸制的经过,并印有乾隆皇帝的玉玺。

砭石、骨针(新石器时代)

该铜人于抗战期间收购,关于其购买经过,丁济民有详细记述。1943年,王吉民得知北京的某一古董铺里有上述针灸铜人出售,他深知此铜人的价值,便找来丁济民商议。丁济民对医学史亦有极大兴趣,慨然答应出资。于是王吉民让北京李涛买下铜人,后又借王吉民在京友人王顺和来沪之机,嘱其随身携带至沪。但是由于战乱,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费用,运费几乎和购置铜人的花费差不多,而这两笔费用都由丁济民一人承担下来。该铜人现已成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3.獬豸铜熏

獬豸,为独角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此铜熏铜头项可翻开,兽腹为燃香灶,燃烧时香烟自口中飘出,冉冉飘逸,用于清新、消毒空气。

4.明清中医外科手术器械

这套手术器械是明清时期中医外科手术所用,共78件。

5.清十二生肖药瓶

清代十二生肖瓷药瓶分别绘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精美实用的中药盛器。

(二)近代医药文物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医药的中心,原医史博物馆建馆始就很注重收藏此类文物文献,藏有当时名医的处方笺、期刊杂志等。

丁泽周(1866—1926),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为孟河四大医家之一,治疗伤寒时疫及烂喉丹痧得心应手,故声望益隆,有“孟河宿学,歇浦良师”和中医界“祭酒”之美誉。1916年,丁甘仁联合医界同道夏应堂等集资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御制针灸铜人[清乾隆九年(1774)]

明代獬豸铜熏(长46cm,宽34cm,高58cm)

明清中医外科手术器械

清代十二生肖药瓶

《三三医报》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中医药期刊之一,内容涉及理论交流、临床经验探讨、卫生杂谈、医案、时事评论、行业倡议等,为研究民国时期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其中独具特色的“通讯”栏目,是医界同仁和医患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医药器物既是中医药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印证中医药发展的史实和主要成就,又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具象体现,蕴含着中华医学文化内涵,可谓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医药文明的物化结晶。因此,《器物里的中医》映射的是中医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时空,博古鉴今,文化自信,感悟中医药的时代价值。

民国时期丁甘仁处方

《三三医报》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