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经方,历经千百年,用之得当,疗效显著。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提出了“汤证”的概念,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奠定了方证辨证的雏形。朝代更迭,方证辨证在后世伤寒家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下不断完善。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清代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提出“仲景之方,因证而设,见此证便用此方,是仲景活法”,清代徐灵胎将《伤寒论》113方归类于桂枝汤、麻黄汤、柴胡汤等12类中,各类主证中先出主方,随后把用此方之证列于方后,形成以方类证、证从方治的“方证对应”学说。近代,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中所选75首方剂皆以汤证命名,将医圣仲景汤证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岳美中先生曾说“伤寒只言症状不言病机”,刘渡舟指出,“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则在于方,方与证乃是伤寒学的关键”。吾辈有幸承前人之志,奉方证辨证为圭臬,执经方妙法,以简驭繁,临床疗效不俗,现集何门弟子经方验案,著《经方传承实录》一书。
本书上篇为何庆勇及其硕士、博士、徒弟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医案实录,下篇为何庆勇的学生介绍其运用甘草干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黄土汤的临床经验。由于编写时间较为仓促,难免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同行不吝斧正,以便再版时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编者
2021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