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贴敷治疗学(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穴位贴敷疗法的用药原则与敷药操作

一、贴敷疗法的用药原则

贴敷疗法亦称敷灸,是用某种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部而施灸的一种灸法。一般多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后皮肤可发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所用的药物绝大部分为中药,但近人也有用西药敷灸的。大多数都用单味药,也有用复方敷灸的。

古代虽有“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的说法,但也不是所有的中药方制成膏药后贴敷都会见效。可供外用贴敷的药物多有以下特点:①必有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品,即含有多种挥发油、刺激性较强的一些药物,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细辛、花椒、白芥子、姜、葱、蒜、薤、皂角之类。②多用厚味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乌头、甘遂、巴豆、斑蝥、砒霜、轻粉等。③补药多用血肉之物,如动物内脏(羊肝、猪肾)、乌骨鸡、鳖甲、鲫鱼等。

一般认为,“热药”的作用大、效果好, “凉药”次之, “攻药”容易生效,而“补药”次之。

本法既包括古代的“天灸”,也包括现代的“药物发泡”及部分“药物贴敷”疗法。常用的有蒜泥灸、白芥子灸、斑蝥灸、毛茛灸、旱莲草灸、白胡椒灸、甘遂灸、威灵仙灸、吴茱萸灸、蓖麻仁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生姜灸、葱白灸、半夏灸、小茴香灸、五倍子灸、丁香散灸、芫花灸、葱豉灸、巴豆霜灸、马前子灸、鸦胆子灸、生附子灸、荆芥穗灸、乌梅灸、芥砒膏灸、食盐灸、蓖倍饼灸、川芎灸、山楂灸、桃仁灸、透骨草灸、川槿皮灸、桂术散灸、车桂散灸、椒豉膏灸、薄荷叶灸、鹅透草灸、复方公丁香灸、苍术灸、皂角灸、乌蛇皮灸、复方利眠宁灸等。

1.蒜泥灸

操作方法:将紫皮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度。

临床应用:敷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可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可治疗喉痹等。

2.白芥子灸

操作方法:将白芥子研末,用醋调和为糊膏状,每次取用5~10g贴敷穴位上,油纸覆盖,橡皮膏固定;或取白芥子末1g,置于直径3cm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泡为度。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肺结核、哮喘、口眼喎斜等症。

3.斑蝥灸

操作方法: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小,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少许斑蝥末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或将斑蝥浸于醋中或浸于95%的酒精中,10日后擦抹患处。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

4.毛茛灸

操作方法:取毛茛鲜叶捣烂,敷于穴位或患处,初有热辣感,继而所敷皮肤发红、充血,稍时即起水泡。发泡后,局部有色素沉着,以后可自行消退。敷灸时间为1~2小时。

临床应用:敷于经渠或内关、大椎穴,可治疗疟疾;敷于患处可治疗寒痹;如与食盐合用,制成药丸敷于少商、合谷穴,可治疗急性结膜炎。

5.旱莲草灸

操作方法:将新鲜旱莲草捣烂如泥膏状,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即可。敷灸时间为1~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起泡为度。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疟疾等症。

6.甘遂灸

操作方法:取甘遂适量,研为细末,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也可向甘遂末中加入适量面粉,用温开水调成糊膏状,贴于穴位上,外以油纸覆盖,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于大椎穴可治疗疟疾,敷于肺俞穴可治疗哮喘,敷于中极穴可治疗尿潴留等。

7.白胡椒灸

操作方法:取白胡椒适量,研为细末,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于大椎穴可治疗疟疾。

8.威灵仙灸

操作方法:取威灵仙叶捣成糊状,加入少量红糖拌匀,贴敷于穴位上。局部如果出现蚁走感,最多不超过5分钟,即可将药物去掉,以起泡为度,避免刺激过强。

临床应用:贴足三里穴可治疗痔疮出血,贴太阳穴可治疗急性结膜炎,贴身柱穴可治疗百日咳,贴天容穴可治疗扁桃腺炎。

9.马前子灸

操作方法:取马前子适量,研为细末,敷在穴位上,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颊车、地仓等穴可治疗面神经麻痹。

10.吴茱萸灸

操作方法: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醋调如糊膏状,敷于穴位上,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敷灸1次。

临床应用:敷涌泉穴可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敷劳宫穴可治疗小儿流涎症。

11.蓖麻仁灸

操作方法:取蓖麻仁适量,去壳,捣如泥膏状,敷于穴位上,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涌泉穴可治疗滞产,敷百会穴可治疗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

12.鸦胆子仁灸

操作方法:取鸦胆子仁适量,捣烂如泥膏状,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注意:不可将药敷于健康皮肤上。

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寻常疣。

13.细辛灸

操作方法: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如糊膏状,敷于穴位上,外敷油纸,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涌泉穴或神阙穴可治疗小儿口腔炎。

14.生附子灸

操作方法:取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加水调和如糊膏状,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于涌泉穴可治疗牙痛等。

15.天南星灸

操作方法: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如糊膏状,敷于穴位上,外敷油纸,用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于颊车、颧髎穴可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16.生姜灸

操作方法:取鲜姜适量,捣烂如泥膏状,敷于穴位或患处,用油纸或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敷于患处可治疗Ⅰ至Ⅱ度早期冻伤。

17.荆芥穗灸

操作方法:取荆芥穗适量,揉碎后炒热,迅速装入布袋内,敷于患处。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荨麻疹等症。

18.葱白灸

操作方法:取葱白适量,洗净后捣烂如泥膏状,敷于穴位或患处。

临床应用:敷于患处可治疗急性乳腺炎等症。

19.乌梅灸

操作方法:取乌梅肉适量,加醋调成泥膏状备用。敷灸前患处先用温开水浸泡,用刀刮去表面角质层,取上药贴于患处,每次敷12小时。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鸡眼、脚垫等症。

20.半夏灸

操作方法:取生半夏、葱白各等份,共捣烂如泥膏状,贴于穴位或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

21.小茴香灸

操作方法:取小茴香100g,干姜末50g,醋精500g。将上药炒热,装入布袋中,敷于穴位或患处,每次5~10分钟。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2.食盐灸

操作方法:取食盐适量,研细炒热,待稍温时纳入脐中(神阙穴),使之与脐平。再将适量麦麸加醋炒热,装入布袋中,置于盐上敷灸。

临床应用:适用于休克的抢救。

23.芥砒膏灸

操作方法:取白芥子1.5g,砒石0.3g,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贴于穴位上敷灸。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4.五倍子灸

操作方法:取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共研细末,用醋调和如糊膏状,敷于穴位上,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每晚临睡前将药敷于脐部,第二日早晨取下。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遗尿等症。

25.丁香散灸

操作方法:取丁香、肉桂各等份,共研细末,取适量纳入脐中,使之与脐平,用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小儿腹泻。

26.蓖倍饼灸

操作方法:取蓖麻子仁10g,五倍子末2g,上药捣烂如泥膏状,制成圆饼,敷于百会穴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日换1次药饼。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胃下垂。

27.芫花灸

操作方法:取芫花100g(醋浸1日),雄黄12g,胆南星20g,白胡椒10g,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纳入脐中,使之与脐相平,用胶布固定。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癫痫等症。

28.葱豉糊灸

操作方法:取豆豉30g,生姜50g,食盐30g,葱白适量,上药共捣如糊膏状,敷于脐中,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并以热水袋敷脐上,每日2次。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

29.巴豆霜灸

操作方法:取巴豆霜、雄黄各等份,研细混匀,收贮瓶中备用。于发作前5~6小时,取绿豆大药面,放在1.5cm×1.5cm的胶布中央,敷于病人两耳后的乳突部(相当于完骨穴处),敷灸7~8小时后取下。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疟疾。

30.苍术灸

操作方法:取苍术粉适量,用唾液调和,填脐窝并与脐相平,外以胶布固定。1~2日换药1次。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伤食型小儿腹泻。

31.皂角灸

操作方法:取皂角适量,研为细末,贮瓶备用。取上药末10~15g,加醋适量调和如糊膏状,敷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临床应用:敷于双侧涌泉穴,可治疗小儿口腔炎。

32.乌蛇皮灸

操作方法:取乌蛇皮放于第2次淘米水中浸泡软化,然后贴敷在肿核上,用胶布固定即可。待乌蛇皮干后,另换一块敷灸,连敷7日为1个疗程。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肿物未溃破者。

33.复方公丁香灸

操作方法:取公丁香0.5g,肉桂5g,苍耳子3g,白芥子4g,半夏3g,共研细末,密贮备用。敷灸前先将患者的脐窝用75%的酒精消毒,趁酒精未干之际,将上药倒入脐内,脐窝小者将药粉填满脐窝,大者纳入半脐,然后盖上一块比脐大的胶布即可(胶布四周必须贴严,以防药粉漏出)。每48小时换药1次,敷灸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34.薄荷叶灸

操作方法:取鲜薄荷叶适量,捣烂如泥膏状,制成蚕豆大的药团数枚,敷灸时用手指轻压并贴于穴位上,每次选用2~3个穴位,如太阳、迎香、合谷。每日贴敷1~2次,每次4~6小时。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外感头痛、鼻塞流涕等。

35.椒豉膏灸

操作方法:取胡椒15g,淡豆豉30g,丁香10g,葱白适量,先将前3味药研为细末,然后加入葱白捣烂调匀成膏即可。敷灸时每穴约用药膏5g,先贴大椎、神阙穴,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令患者脱衣而卧。再取药膏10g敷于手心(劳宫穴)处,两手合掌并放于两大腿内侧,侧位屈腿夹好,蜷卧并将被子盖严,取其汗出。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

36.桂术散灸

操作方法:取肉桂、苍术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唾液调和封脐,24小时换药1次。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脾虚型小儿腹泻。

37.川槿皮灸

操作方法:取川槿皮100g,白芷30g,羌活60g,桃仁120g,共研极细末,用适量香油或蓖麻油调和如糊膏状,备用。敷灸时取适量药膏敷于穴位上,外盖以油纸或塑料布,胶布固定即可。每次选用2~6个穴位,多选用病变局部的阿是穴。每日敷灸1次,5次为1个疗程。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38.透骨草灸

操作方法:取鲜透骨草适量,捣烂如泥膏状,敷于患处,油纸敷盖,胶布固定。每次敷灸1~2小时。如果起泡,则效果较佳,需避免感染。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39.桃仁灸

操作方法:取桃仁、栀子仁各7枚,麝香0.3g,共研细末,用白酒调和如膏状,贴敷于劳宫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敷药1次,敷灸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泡,谨防感染,忌食辛辣。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中风。

40.山楂灸

操作方法:取鲜山楂(去籽、皮)适量,捣如泥膏状,敷于患处,纱布包扎,每日换敷1次。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冻伤。

41.川芎灸

操作方法:取川芎3g,冰片1g,硝酸甘油1片,共研细末,制成黄豆大的丸剂,备用。敷灸时各取药丸1粒,分别贴敷于膻中、内关穴,用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次,5次为1个疗程。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冠心病。

42.葱矾灸

操作方法:取大葱白3~4寸,白矾20~25g,共捣烂,敷于脐窝(神阙穴)。每日1~2次。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尿潴留。

二、贴敷疗法的具体操作

1.敷药法

敷药法又名围药、贴敷。本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外治法。将所用之药,研为细末,围敷于患处,依靠药物的箍集围聚作用,收束疮形,防止毒邪扩散,使局部病变易消、易逐、易敛。除此之外,敷药法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操阴阳诸疾之总。

敷药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由于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所以敷药法除了主治局部病变外,还可通过贴敷特定部位或经穴来治疗全身疾病。例如,清代吴师机云:“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小儿感受风寒,可使用葱豉泥贴敷于劳宫穴。葱、豉可疏风散寒,劳宫穴常作为治疗上焦疾病的辅助穴。小儿热惊躁啼等症,用解热安神膏,可镇心解热,息风镇静,退惊安神。另外,可根据“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的治则,按经络循行走向选择穴位。如用蓖麻仁捣敷头顶百会穴可治疗脱肛;用大蒜捣敷足心涌泉穴可治疗鼻出血;用三黄散调敷胸骨下方膻中穴可退高热;用细辛敷脐可治疗口腔炎;用五倍子散敷脐可治疗自汗、盗汗;用四仁散敷手足心可退热定惊;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可治疗体表一切疮疡等。

敷药多为粉末状,临床应用时须加赋形剂调制成糊状后方能贴敷患处。特别是穴位贴敷时,使用适宜的赋形剂可使药性更好地发挥作用。临床一般取鲜菊花叶、鲜马齿苋、鲜大青叶、鲜仙人掌等植物叶汁引调,取其清凉解毒之功;如无新鲜植物叶可采用,则选用有清热消炎作用的茶叶。用蜂蜜引调,取其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并可避免药粉干燥而引起皮肤拘紧不适。用葱、姜、蒜捣汁引调者,取其辛温香散、透邪解毒之功。以酒调和,取其助行药力。麻油、鸡子清、猪胆汁均能清热润肤,猪胆汁长于解毒,鸡子清缓和刺激,麻油则有“生肌长肉,止痛消肿”之功。

外敷药时要使病人采取适当体位并固定药物,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决定药物去留。外敷药后,外罩湿润纱布层,“待围药略干,再用调药余汁调之,以助药力”。敷药置换时,“肿皮厚者宜干燥,肿皮薄者宜湿敷”。另外,外敷药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情确定敷药的剂量。

2.膏药法

膏药是将按一定配方的药物,经过高温煎熬而促使其发生化学变化,或通过捣打使之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改变后制成的一类药物剂型。古代称之为“薄贴”。其作用如徐洄溪所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化脓去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治里者,或祛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厚而久贴,此理人所难知。”由于膏药富有黏性,贴敷部位易固定,是临床常用的外治药物,自古至今应用不衰,它不仅为外伤、皮肤疾患所常用,又可通过内病外治,用以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以论述膏药为主,一切常见的疾病概用膏药治疗。据他自己称,1个月之中, “出膏大小十万余张”,足以证明膏药疗法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膏药一般包括膏(基质)与药两个部分。膏的部分比较固定,主要用胡麻油和铅丹两种原料熬制,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药的部分则较复杂,往往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每张膏药即是一贴处方,因此,“膏方取法,不外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据此,内服之汤丸,皆可变外治之膏药。

膏药之所以能够治疗多种疾病,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与理论依据的。清代徐灵胎曾指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一论述相当明确地阐述了膏药治病的机理。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膏药的用药,面广而数多,形成大的复方,以适应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许多药物中含有脂溶性、挥发性及刺激性的药物,因此可透入皮肤,并被皮肤吸收而产生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收敛等作用。贴于患处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以调整机体,增强组织抗御力量,达到镇静、消炎的作用。据安徽医学院急腹症研究室报道,以膏药外贴治疗急性阑尾炎(包括小儿急性阑尾炎)可获明显疗效。他们认为,局部外贴膏药后,能促使局部和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活跃增生和吞噬作用加强。因此,膏药具有药物、针灸及其他物理作用。

3.熏洗法

熏洗法是用熏和洗的方法,借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熏是借热气之势,宣通经络;洗则有荡涤之功。熏洗相辅,药力和热力相并,因而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起到祛除邪毒、温通腠理、调整气血、清洁伤口、祛风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本法与现代理疗中的水疗有某些相似之处。

熏洗法使用时应根据病情和发病部位而选择恰当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如用于治疗四肢疮疡、皮肤瘙痒、眼科疾患时,将药物煎煮后,趁热先熏,待温度略降时,趁热洗涤。用于治疗腹部、背部疾患时,将药物煎煮后,待温度降至适宜时,取纱布蘸取药液淋洒冲洗患处。若用于治疗会阴部及臀部疾病,待药煎开后置盆内,患者坐于盆上,先熏后洗。另一种坐药法是将药物研细末,装入布包后炒热,令病人坐于药包上,使肛门与会阴部接触药包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此法也属于熏法的范畴。

熏洗时间一般是每日半小时,但也可根据病情掌握次数和时间。冬季使用次数宜少,时间宜短,并要注意保温。夏季熏洗次数可略频,时间稍长,洗后须避风寒。洗涤时药水温度不宜太高,避免烫伤。若洗涤时温度过低,则应重新加温后再熏洗。熏洗完毕,宜将患处擦干,根据病情外敷药膏。若熏洗过程中出现中毒性或过敏性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4.涂药法

涂药法是将药粉末调为稀糊状,涂在某一特定部位上且不予覆盖的一种外治法。

《五十二病方》中最先记载涂药法:“刑赤蜴,以血涂之。”此法用来治疗疥疮。《张氏医通》记载:“白芥子、甘遂、延胡索、麝香研末,姜汁调涂百劳、肺俞、膏肓三穴。”此法可治冷哮。涂药法一直被历代医家所用,晋代以后,涂药法应用非常广泛,常以酒、蛋清、醋等来引调。

涂药法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形成一层药物保护膜,以祛除邪气,固护肌表。涂药方法与疾病部位和面积大小有关,病变范围较小,病灶局限,则用点涂法,如治疗萎缩性鼻炎,可用50%的大蒜甘油点涂鼻腔内;若是大面积疮面,则宜用喷涂法,如用矾冰液喷涂大面积烧伤。

涂药时注意涂抹均匀,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某些特定部位(如口腔、眼)的涂药剂量不宜过大、过浓。

5.吹药法

吹药法是将极细粉末药物,用喷吹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病灶的外治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咽喉、口腔、耳道、鼻腔等部位,尤以咽喉部疾患最为常用。

吹药法可采用的工具:过去在“鼓子”长嘴的一端放少许药末,再在鼓状的一端用指加压,造成一股气流,使药粉喷洒于病变部位。民间则用芦管或苇茎等细长中空的东西作工具,也可用纸折叠呈筒形,一端放药末,从另一端用口吹出。目前多选用喷粉器。

吹药时操作应轻柔敏捷,药粉喷布要均匀,为了使病灶局限,患处周围也应喷及。研制吹药时,应研细末,以免吹不均匀或刺激局部而引起疼痛。吹药配制后应密封储藏,以防气味走散而影响疗效。

6.点眼法

点眼法指用药液及药膏点于眼角内,是眼科治疗某些疾患的常用方法,也可用于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点眼法所用药物应依处方制成干燥而细腻的粉末,其细腻程度高,经试放舌上毫无渣滓,再制成各种剂型。由于处方用药不同,因而扩大了点眼法的适用范围。如用丁香柿蒂汁点眼治小儿呃逆;用日月丹、人马平安散点眼治胃痛;用巳戌丹点眼治狂犬病等。因“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五轮八廓内属五脏六腑”,通过点眼可以达到调治脏腑、平衡阴阳的目的。

点眼的药水应用蒸馏法取汁,点药时医生动作要轻柔,揭启患者上、下眼睑,将药物点入下睑与白睛之间的穹隆部,或两眦之内。点毕令病人闭目1~2分钟再睁眼。

7.熨法

熨法是借药力和热力的共同作用,直接接触皮肤,促使局部腠理疏通,气血流畅的一种外治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灵枢·寿夭刚柔》也记叙了多种药熨处方。其后历代均有对药熨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记载。

本法一般是将药物研碎,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放置患处,或沿一定部位按熨,借药物和温热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临床使用熨法时,常配伍酒、醋及芳香走窜的药物,加强透肌活血、行气散结之力。

8.脐疗法

脐疗法是以药粉纳脐中,外盖膏药,或以药饼(丸)敷脐,胶布固定;或熨脐、填脐等以治疗某些急慢性疾病的外治法。

脐者肚脐也,经穴名称“神阙穴”,系任脉之要穴,与督脉的命门穴相对,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因任、督、冲三脉一源三歧,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脐眼”被称为治病的秘密通道。脐疗,通过物理作用或药物对经穴起持久的良性刺激作用,或药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作用治疗疾病,所以临床上适应证较广。吴尚先认为:“中焦之病,以敷脐为主。”“对上、下焦之病,也可用敷脐而上下相应。”现代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和全身皮肤比较,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于穿透、弥散。其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腹壁下动脉和下静脉,并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对药物及各种刺激的敏感度高,吸收迅速。脐疗还能起到刺激神经、血管、淋巴、肌肉的作用,使整个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促进疾病痊愈。根据文献记载,脐疗对消化不良、自汗、盗汗、癫痫、遗尿、泄泻、脐炎、积滞等十余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三、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1.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治穴位不宜过多,每穴的贴治面积不可过大,贴治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此外,还要避免药物入眼入口。用过的药物,特别是含有砒霜等剧毒药者,不要随地乱扔,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2.注意患者是否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若发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贴敷,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3.贴药前应用温水或酒精将贴药局部擦净,以便于药物吸收。夏季要擦干汗液,将药膏固定好,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4.用黑膏药贴敷要温化膏药,注意温度,及时贴敷,过热容易烫伤皮肤,过凉不易黏附,疗效也差。更需按时温化后再贴或更换膏药,以免降低疗效。

5.制好的贴敷药粉,要保持干燥,防止受潮,应放置在密闭的玻璃瓶或瓷罐内,减少挥发。不可曝晒或受热,防止药物变质。

6.所用药物不可存放过久,以免失效。要调敷的药物,每次不可调制过多,用多少调多少,现用现调。

7.能引起皮肤发泡的药物,不宜贴敷面部,以免发泡后遗留色素沉着,这种色素沉着一般需1~2年才能完全消退。

8.孕妇、幼儿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儿童贴敷时,用量和贴治时间都应适当减少和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