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中医各家学说的学术起源

扫一扫,查阅本章数字资源,含PPT、音视频、图片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医家长期与疾病进行斗争的结果,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逐步上升为理论知识,从而构建并丰富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各家学说就是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同时由于历代医家学术上的共同努力和研究,又使中医理论不断发展,渐趋完整。

根据史籍记载及考古发现,我国医药学知识的形成至少可以上溯至五千年前,先民们对于精气神说及天人相应说等已有基本表述;在甲骨文及《周礼》《诗经》等文献中出现了临床常见疾病名的记载和描述,早在获取动植物食品及采矿、冶炼的活动中积累了药物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砭石、汤熨、针刺、醪醴、导引等治疗技术方法。及夏、商、周时代,医学家已提出四时发病及五药治病等理论,《周礼·医师章》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晚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又说:“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这种学说论述了发病情况及有关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其间亦体现了当时医家们的理论特色和学术成就。在春秋时期,有了六气致病学说的记载,如《左传》记载周景王四年(前541)秦医和提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其四时、五节、六气和五味、五色、五声等概念,以及“天人相应”的思想,也都进一步反映了古代医家在病因学和人体生理病理学方面的学术观点,开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先河。

当时涌现出医缓、医和、扁鹊、医竘、文挚等一大批名医大家,以其高超的医疗技术而载入史册;如秦国名医医缓对晋景公所谓“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的“病入膏肓”之诊;扁鹊入虢之诊(虢太子“尸厥”证案)、望齐侯之色,以及或为“带下医”“小儿医”“耳目痹医”的医技,显示了战国时期医学诊断及临床治疗技能已发展至相当水准,初步形成了医学分科和专职医生。《礼记·曲礼》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所谓“三世”者,一般认为即《黄帝针经》《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是有关针刺、脉学及药物方面的三种著作,它们不仅是当时医疗经验的总结性记录,反映了秦汉时期医学分科的概貌,也是医学流派发端的滥觞。

这一时期医疗经验的积累,医学理论的升华,再加上与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成就的充分融合,为中医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交锋、交融及理论的整合开启了大门,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自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是中医学发展较迅速、成就巨大的历史时期,许多重要医学著作都在此时相继问世,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凡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凡二百七十四卷,足见当时名医辈出,著述繁多。医经七家包括《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经方十一家包括《妇人婴儿方》《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五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脏狂癫病方》《汤液经法》《神农黄帝食禁》《金创瘛疭方》等。上述所谓“七家”及“十一家”,乃是泛指医家的诸种著作而言,非为医家之谓,如《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即是白氏的三部医著。《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从而可见无论在医学基础理论或药物学方面,当时的医家著书立说,已有许多不同内容的论述。

在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中,《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内经》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该书成书期间的医学面貌,是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古代哲学及诸子百家学说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这一时期各医家多种学说的荟萃。如书中《素问》部分,引用《上经》《下经》《脉经》《九针》《大要》《脉要》《本病》《金匮》《热论》《形法》《针经》《脉变》《五色》《揆度》《奇恒》《阴阳十二官相使》《天元玉册》《太始天元册文》等二十多部古代著作。因此,学术见解不一致之处,在《内经》中亦时有所见。该书包含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摄生、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内容,正是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框架。所以,《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两书和《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无不以之为指导,而这些基础理论又在医家们的实践中反复验证并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他们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在某一方面有很大发展,各创学说,发展了中医理论,但在总体上始终保持着中医学术理论的特色,直到近代,中医学仍具有其独特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