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美学史
(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对美学的探讨,春秋时代的伍举等人认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国语·楚语》)。美与不美,不仅仅决定于“目观”,而必须与社会功利、国计民生联系起来考察,强调美与善的联系。至于美与善的区别,则被他忽略了。在我国首先注意到美与善有所不同的,当推孔子。他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乐的评价则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提出了“充实之谓美”的观点。孟子认为,美的人不仅要具备善与信的品格,而且连外部的容貌、举止、风度也都能体现出仁义的原则,说明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礼、仪、仁、智等品质是美的根源,美与善是密切联系的。此外,墨子关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论述,老子、庄子提出的美丑关系的相对性学说,荀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观点都显示了远在先秦时代,我国一些思想家已经广泛论及人类审美活动的许多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从战国后期开始,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精神生活的丰富,特别是文学艺术的繁荣,美学问题不仅得到了更为普遍的重视,而且深入到了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各个艺术领域,并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果。比如文论方面有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白居易、苏轼的诗论和文论,严羽的《沧浪诗话》,叶燮的《原诗》等;乐论方面有肖子的《乐论》,公孙尼子的《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画论方面有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郭熙的《林泉高致》,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等;剧论方面有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论方面有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等。这些著作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规律的探求与把握,将审美经验与艺术鉴赏有机结合,提出了诸如意想、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特有的审美范畴,显示了我国古代美学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中国现代美学
在中国,随着近代政治改革要求而兴起了近代美学新思潮,明显地接受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影响。最早从西方引进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他的名作《红楼梦评论》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篇符合西方美学标准的论文。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及鲁迅代表了中国近代美学自觉建构的开端。此后,朱光潜、吕荧、蔡仪、李泽厚等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以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出现了四大学派争鸣的繁荣局面。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不仅代表了美学研究的复兴,而且促进了美学研究的深入和分化,出现了生活美学、生产美学、商品美学、科学美学、文艺美学、景观美学、比较美学等分支,代表了美学研究的又一高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对于实践论美学的反思而提出的超越实践美学和改造完善实质美学的争论、审美文化研究新热点的形成、关于中国美学话语重建的讨论等,表明中国美学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新的美学转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