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保健体育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合”观的特征,讲究“整体”“平衡”“统一”。其价值观表现为内向性、封闭性,体现了较强的民族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西方体育的竞争性,而主张修身养性。传统保健体育的传统文化观重节制、求持中,在其形态、内容、手段上表现为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意念和内部修炼等,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哲理和民族特征。如太极拳强调的刚柔相济,不偏不倚,并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演化成技击、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运动。在竞技观方面强调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对效果的衡量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格的高低和修养的深浅上。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中国传统养生保健体育,体现了东方人的人生哲理、养生哲理、伦理道德哲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了儒、墨、道、法等诸家思想的综合性的文化。其中,儒、佛、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成为了中国人的意义世界,“三家学说”大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们是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价值判断系统、解释系统、礼仪系统、交流认同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在中国文化的数千年流变中,儒、佛、道的基本精神早已泛化溶解为无所不在的人文经验和思想习惯,它已精密地编织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形态和语言形态中。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与儒、佛、道等传统文化互补相承。可以说,传统保健体育不仅以肢体语言阐释着儒、佛、道文化,更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儒、佛、道各家之理。
一、传统保健体育与儒家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整理过“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又以“有教无类”为宗旨,不问身世,广招学生,开创了大规模聚徒讲学的新风。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建立了一套阐述礼乐制度的系统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由此开创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经过两千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最终形成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完整的体系。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儒家伦理思想结构中“仁”和“礼”的统一。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早已渗透到传统保健体育的伦理道德之中。
(一)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孔子对“仁”的最基本界定是“爱人”: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希望有所建树,希望达到某种目的,就要想到别人和自己也有同样的心愿,设法成全别人,又称为“忠”;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愿意受的痛苦,就要想到别人有同样的感受,不要把这些事情强加于人,又称为“恕”。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说为人处事要讲“忠恕”,要“推己及人”,要对别人有爱心、有同情心。《中庸》讲:“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待亲……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要求人们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只有道德高尚的仁者,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保健体育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习练者在道德上的技术行为规范是判断习练者社会行为的道德标准。习练者按此标准修养身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按照儒家人伦的要求尚中庸之道,谦虚恭敬、重视和合,这实际上是“仁”的体现。另外,传统保健体育还多主张“不可轻显其技”,要求谨守儒家“有若无,实若虚”之训言,强调谦逊。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要“舍生而取义”,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司马迁在评价游侠时说:“至如朋党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决,游侠亦丑之。(《史记·游侠列传》)”具体地讲,义包括舍生取义、舍己为人、施恩不图报等,这些都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先秦儒家“仁”“义”思想构成了传统保健体育伦理思想的核心。崇尚伦理、讲求仁义忠信,是传统保健体育文化中“德”的鲜明特色,重义轻利成为传统保健体育所推崇的行为信念。
中华民族是“重德向善”的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传统保健体育不同于西方的竞技体育,它是围绕着养生自卫而形成的综合性实用技术,所以传统保健体育历来不提倡争斗,视争斗为匹夫之勇,强调“点到为止,礼让为先,不战而胜”。传统保健体育受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并直接融入习练者的道德笃行之中。如抱拳礼,就是仁义道德的具体体现。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孔子认为,要塑造自己完善的理想人格,必须具备“仁”“智”“勇”的品德。
孔子极为重信。他强调做人要“信以诚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若不讲信用,就无法做人行事。荀子云“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认为做人交友应以不讲信用为耻。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曾对古之侠士的道德标准做出较为详细的论述:“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可见,“信”蕴含着巨大的道德约束力及积极的社会意义。
受儒家“信”思想的影响,传统保健体育逐渐将其纳入自身的道德规范中,成为习练者与习练者、习练者与他人交往的基本原则——遵守诺言,讲求信义。在古代,“信”是习武人共同尊奉的道德规范,是自身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可助塑造理想人格。
(二)儒家思想“中庸”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中”,就是指事物矛盾双方都在自身应有的范围内发展,没有过和不及的缺陷,这样矛盾统一体就处于平衡和稳定状态中。孔子提出“贵和”的主张,“和”有二义,其一是和谐,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就是他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其二是与“同”相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相调和;“同”则是完全相同,抹杀差别。孔子认为,最理想的境界应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种境界又叫“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说“中庸”是最理想的道德境界,要求立身、处世均取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不走极端。“中”为儒家的最高道德规范。中庸学说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世界万物的基本秩序。
儒家的中庸思想也为传统保健体育的内容结构开创了中正、均衡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的空间。比如武术套路中左右平衡的原则、功法合一的原则、攻防兼备的原则、前后对称的原则、奇正互补的原则、动静刚柔的原则、疾缓虚实的原则等,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要求为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对神态的要求为中正安舒等,都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构建和锻炼形式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三)儒家思想“尚勇之气”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孔子认为,要塑造自己完善的理想人格,必须具备“仁”“智”“勇”的品德。有勇不惧,有勇必为。与此同时,孔子强调“勇”必须符合于“仁”,要用“仁”“义”去规范“勇”。孔子曾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宪问》孔子云“仁者必有勇”,讲明了“仁”与“勇”的辩证关系。如果一个人有了“仁”心,他便能嫉恶如仇,在向不合规范制度的人或事做斗争时勇敢无畏。孟子则据此提倡“大勇”,即“安天下之民”的勇,反对“小勇”,即“敌一人”的“匹夫之勇”。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保健体育以大勇为追求目标,而以小勇为戒。但大勇所持的谦让并非等同于一味迁就、姑息养奸,更不是鼓励胆怯和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论语·为政》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该出手时不出手,同样是无勇。传统保健体育提倡的“忧国忧民,匡扶正义”,正是仁学人伦的历来主张。
总之,儒家的养生特点是以练心为主,在养生中引入伦理规范,讲究正、直。诚善则神明,欲修其身,先正其心。“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大寿”,主张通过养生修炼陶冶道德情操,修身养性,倡导养气,身心一致。方法上多以静功为主,除静功外也提倡形体运动与人格修养。
二、传统保健体育与佛家思想
佛教自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地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学,即以“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为修行手段的禅宗。禅宗哲学,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明心见性”,讲求“顿悟”。佛家养生源于禅定修心,为保证坐禅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以活动筋骨、疏通血脉,故逐渐形成了佛家的养生功法,代表性的有达摩易筋经、罗汉十八手、少林拳、禅密功等功法。
传统保健体育吸收和借鉴了佛教中的“渐悟”“禅定”“止观”等禅观之法以求入静,充实和发展了自身养生学说。佛家养生主要体现在以“戒”“定”“慧”为修行核心思想。其“定”“慧”的“禅定”之学与气功的养生之道相类似,颇具养生意义与价值,并对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传统保健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林武术,其突出特点便是“拳禅一体”,无论在修身养性,还是在拳法、拳理和门规戒律方面,少林武术都涵摄了丰富的佛教文化,也成为佛教文化渗入传统保健体育的典型代表。
(一)佛家思想“禅定”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称“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故称参禅。修习禅定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之法,这些方法具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的作用。禅宗“入定”的修炼方法引入传统保健体育后逐渐衍化为以静坐为特点的健身功法。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菩萨戒等。这些思想被传统保健体育所吸收,充实了传统保健体育中“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的内容。
禅定中的修炼过程强调“调身”“调息”“调心”,是用一念统摄万念、意守一念而达到无所守为基本原则的,“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传统保健体育从佛教禅定吸收、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心身修炼方法。比如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易筋经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功法,特别重视意念的锻炼,活动中要求排除杂念,通过意识的专注,力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的状态,以用意念调节肌肉、筋骨的紧张力。其独特的“抻筋拔骨”运动形式,可以使肌肉、筋骨在动势柔、缓、轻、慢的活动中,得到有意识的抻、拉、收。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锻炼,可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佛家思想“禅武合一”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佛家对传统保健体育的贡献在于禅宗要义与武术的完美结合——以武参禅、禅以武显。“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是对禅宗“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特征的精练概括。禅宗“不立文字”,摆脱了印度佛教经典的许多高深理论,全凭修行者的悟性;“明心见性”,是以领悟宇宙的永恒。禅宗的修行在于“悟”,通过“悟”开启智慧之门,领悟自身的佛性,“悟”可以通过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顿棍棒或拳脚来实现,即所谓的“棒喝”。
传统保健体育的最高境界同样要靠习练者多年的练习体验领悟才能达到,所以也需要“悟”。特别是练至思维道断、思路断绝之时,只有靠其本身的悟性,才能返璞归真,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习武是修禅的法门,练武时专注于手、眼、身、法、步可达到万念尽空的境界,以意导气、以气引力、以力催形、以形养神、以神见性,是“天人合一”的健身、修心之道,以此可领悟禅的玄妙。修禅是习武的手段,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而内练精、气、神,形神相融,身心为一,可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所以,习武和参禅只是形式不同,并无本质区别,只要专心修炼,待到顿悟之时,都能修成圆满的“觉”。这是“以武参禅”的源头所在。
禅宗还要求“身心双修”,从而达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的境界。少林武术通过“身心两修”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最高境界,说明少林武术的“无意之意”是禅宗的“不修之修”本质的具体表现。“禅武合一”是少林武术的主流思想,也成为僧人修习少林功夫的目标和最高境界。“禅武合一”是少林武术突出的特色,为武术习练者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其力求从内到外的平衡与和谐,体现了“和为贵”的思想。
(三)佛家思想“持戒武德”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十分注重慈善之心的修为,而且一直教导人们一心向善,善待一切事物。佛教讲的慈悲是一种关怀,是无条件地关怀一切生命。
佛家的慈悲与传统保健体育相结合形成了少林禁叛师等“十禁约”,突出了武德内容。所以,少林歌诀强调“忠诚善良传衣钵”“少林真绝技,莫传恶歹人”。另外,佛家的慈悲心体现在对技艺和兵器选择的限制上。武术搏击与佛家的慈悲相违背,所以佛家对其做了相应的限制,如《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告诫说“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并形成“八打八不打”规定,不准击打容易致命、致残的部位;此外,少林武术在兵器的选择上亦要求以杀伤力较小的拳术和棍术为主。
三、传统保健体育与道家思想
“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道家和道教有不同,道家是一种学术流派,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老庄之学不是修道成仙的宗教,而是哲学,是对宇宙和人生的理性思考。它以人生需要出发去探求天地为源头,又以天地源头的理论来解释人生、指导人生。道家的养生理论源于老子、庄子,主张以养气为主,以提高生命能力,并提出了“导引”“养形”,十分强调练气以养生的观点。
这种观点对传统保健体育的“持静”“内养”等养生观有很深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道家养生功法包括五禽戏、马王堆导引术、八段锦等。
道家思想的根本精神在于它不是以人有限之眼透视宇宙和人生,而是以毫无束缚和限制的道眼来看待全部世界,即庄子所说的“自道观之”。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道家养生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内容,传统保健体育在长期的发展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道家思想为传统保健体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道家思想中的“大道”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道的本意是指道路、道理,也可以看作“规律”。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是一种“有”和“无”的统一状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表明“道”创造和维持了万事万物,在这个过程中,虚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太极拳理论家陈鑫说:“太极拳者,实本太极之理自然而然者……事事物物无非本于太极,故也。”老子认为,道的本质禀性是自然无为,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仿效,就是以之为法则、以之为规律。此句的意思是说,人与天地都以道的法则为法则,而道则以自然为法则。在老子看来,以自然无为为法则就是得到了“道”。修养自身、追求大道,为的就是顺从自然。在庄子看来,道浑然一体,老子曾用“有物混成”来描绘它,所以称为“混沌”。道原本是浑一不分的,人与天地万物都是从混沌中来,又都将回到混沌中去。
“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拳为道,道寓于拳之中,故探求宇宙根本就是探求自己。传统保健体育习练者自身为一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只有并入大宇宙的运行图式中,顺乎自然规律,才能无往而不胜,并获得永恒的存在。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传统保健体育通过“术”和“艺”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与生命感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生命实现和体悟,表现为习练者获得的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在道的召唤下,传统保健体育不仅是一种健身、自卫和观赏的生存性活动,亦成为一种“求道”的手段。
(二)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道家注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之道通过“调身”“调息”“调心”,得其中和之道,推广至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是社会的和谐。道家将人的养生实践活动置于一个宏观的系统环境中去考察和认识。《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黄帝内经》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主张纯任自然,与天地合一。
道法自然,传统保健体育在这一法则指导下主张师万物、法天地、从大自然的生化衍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传统保健体育取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意蕴,融入动作创编中。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玉女穿梭等动作术语,追求崇拜物之神采。再如武术的象形拳如猴拳、螳螂拳、鹰爪拳、蛇拳等均是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形态,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的。传统保健体育融自然物为一体,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与统一。传统保健体育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人作为传统保健体育对象的客体和宇宙自然的客体,二者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因而在传统保健体育实践中必须使前者适应后者,顺乎后者,达到二者的统一与一致。这种人体小自然与宇宙大自然、人体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人体内气与体外大气相统一、相一致的完美结合,正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是太极拳的变化规律。正如陈鑫所说:“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直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因此,顺乎自然便成为传统保健体育的重要属性。
(三)道家思想中的“反者道之动”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从道体运动的规律来看,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表明“道”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它使天下万物化归虚无,多变为一。“反者道之动”,就是说事物必然地总在向其反面转化。即太极图所示,事物达于强盛的顶点之后,要迅速地走向自己的反面。那么对敌手而言,最好就是如老子所言:“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然而,以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现在传统保健体育中的太极拳上,则是欲进先退,欲伸先屈、欲左先右、后发先至等。太极拳讲求“往返须有折叠”“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并提出一系列柔弱胜刚强的原则方法。老子说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而是一种坚韧不露、含蓄、深沉、外柔内刚的状态。柔是气,刚是力,以气化力。看似柔弱如棉,实则坚硬如铁,表面看来柔弱,内里却充满生机,达到内功与外力融为一体,不让人看见其形,便于随机应变,克敌制胜。陈振民、马岳梁《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云:“练太极拳时,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出内劲,这种内劲是很柔的,遇敌时不含抵抗力,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太极拳采取“以柔克刚”的战术,是守、柔、退、弱的战略战术思想,不是单纯的消极防守,而是以守为攻、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屈待伸。太极拳以不先发劲为主,遇敌来击,先以化劲化之,待其不稳,从而击之,则用发劲。《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后发之所以先至,其前提是“顺人之势”“引进落空”,就是根据对方的意图,诱敌深入,在避实就虚的情况下,取得有利条件,迅即转守为攻。当对手进攻时,不是正面迎击,而是腾挪闪转,引进落空,抓住空隙,自然借力,花小的力气战胜强大的对手。在技击时,避其锋芒,虚于周旋,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目的,避其实,乘其虚,避其强,击其弱,战而胜之。
(四)道家思想中的“动静结合”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动静结合思想的含义是养生者既要以静制躁来养神调心,同时也必须通过适度运动来养形怡神。《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庄子·刻意》讲:“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生之道也。”虚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高深境界。传统保健体育强调“静”,静方能致专,排除杂念,使精神意志集中,用意识引导动作,从容自如,势正招圆。李亦畬《五字诀》云“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庄子讲“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均主张动静结合。太极拳要求:“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外动是形体运动,内静是精神内守,是以人的身体和心灵来体验动静运动变化的。
《老子》《庄子》等,论述了抱一守静,以及心斋、坐忘、内守真气等修炼之道。老庄哲学中阐述了“专气致柔”“致虚守静”“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主要为以静养神,以之得“道”的方法。导引,“导”指导气,“引”指引动身体,为“导体令柔,导气令和”之意,是古代一种以形体运动配合呼吸吐纳的炼养方法,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主要为以动养形的方法。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导引之术,《庄子·刻意篇》中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通过肢体的运动并配以呼吸可以达到养形的目的。另外,在《汉书·艺文志》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均有导引的相关记录。
(五)道家思想中的“重人贵生”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重人贵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要想做到长生,首先应当从爱护、重视和养护自身生命和躯体入手,注意自身锻炼和养护。也就是说,人应当对自身加以重视、爱护并加以自我锻炼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够求得长寿。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因此,人应该努力养护、珍惜、发展生命本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得自我生命的发展、获得生命的超脱和自由。要以人的主动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体质健康长寿,通过各种实践方法取得人类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径。这种思想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洋溢着生命热情的本质。
道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类生命的存在与生存的延续为宗旨的,即“告人以长生之诀,授之以不死之方”。老子强调生命应遵循自然、宁静、自由的生活理念,并通过内在精神来调节人与自身、人与外界活动的关系。保持“朴”“真”本性,途径在于人内心的致虚守静,提出“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以静养生”的理念;“致虚极,守静笃”,即要通过净化心灵,颐养精神,而达到“载营魄抱一”之精神与形体兼养的目的。而这些,组成了传统保健体育思想内涵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所以说,“重人贵生”思想是传统保健体育养生理论的出发点和原点。
(六)道家思想中的“专气致柔”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就是说,把气结聚起来,使身体柔和,像婴儿一样,这正是练习传统保健体育的基本方法。其锻炼要领就是使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使练功者从外在形体到内部精神都处于柔和的状态。这是老子对传统保健体育锻炼方法言简意赅的概括。道家认为支持天地、人体运行的是气,如《庄子》中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故贵一”。气蕴含天地之精华和能量,故在“练内”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动作,通过以意导气的方式可使人体内部运行的丹田之“气”与外在“天地之气”相通,从而使天地之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自己体内,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攻防技击能力的目的。道家的养生术中行气、吐纳、服气等皆可视为道家的“气功”练习,它是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为基础,吸取方技之术而创造的一种养生方法。
传统保健体育习练者从长期的直觉体验中感到了气本体的存在和存在方式。《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内练,实际上就是气功锻炼,元气充盈,自然就达到了内壮的目的。传统保健体育养气一般都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如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练气法融入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等;又如太极拳讲究“以意导气”“以意调息”等,通过“气”的运行,使习武者的内练与自然相通。通过内练,一方面使自我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状态得到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确实给予自我精神感受以全新的体验和发展,使人生日趋完善与完整。传统保健体育的练功场所、时间等也有一定学问,强调宜在空旷、安静、避风的场所,宜在早晨或黄昏之时练习,以便更好地吸纳天地万物之气。练功时要求冥想万物之气汇集体内,把精、气、神和自然万物融于一体,以达到内外兼修的最佳效果。
(七)道家思想中的“形神兼养”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
道家修炼的基本主张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其对“神形”的认识已经上升到哲学的范畴,视为精神和物质关系的一种特殊现象。《黄帝内经》云:“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全不敝,精神不散。”道家的养神功夫,是基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阶梯渐进的。养神是身心合一的境界,形神相依而致心神相交是道家养生法的境界追求。生命之贵在于神,神兴则生命的活力旺,神衰则生命的活力弱,老子说“谷神不死”,即养神才能不死,把神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又指出“神”只有靠“气”来滋养才能发挥功能,而人只有注重“神”的“内守”才能身心健康。所以养生所贵者在乎养神。
传统保健体育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传统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传统保健体育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传统保健体育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此外,在技术上也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正如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道家修炼的内容中,对传统保健体育影响较大的有内丹、导引等。
总之,道家是我国较早的养生流派,练功方法比较多,注重身心兼顾、人与自然的平衡,强调养生要符合自然规律,并以道法自然、性命同修、返璞归真为主要目的。道家养生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修炼,把清静无为作为最高境界,注重呼吸训练。
无论儒家、佛家、道家,修身养性是其共同之处。其以自省为主要思维方式,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主要人生目标,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因此,可以说,习练传统保健体育,以身悟道,实际上是对自然规律与生命本体的深刻参悟,或者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