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学概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出现于这一时期。这些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对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实践也有深入和精辟的论述。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奠基著作,首次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学术概念,标志着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确立。其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在《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中都有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刺热》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些条文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疾病,强调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预防思想。

《黄帝内经》在未病先防方面,强调应适环境、避外邪、调精神、畅情志、节饮食、慎起居、勤运动、适劳逸。在既病防变方面,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指出在未病之时保养正气的重要性,如“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难经》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性著作。《难经》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说内脏疾病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传变。体现了《黄帝内经》既病防变的思想。

《黄帝内经》《难经》的理论相互补充,较为清晰地揭示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为后世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养生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医圣张仲景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难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仲景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中从六经纲要及本证探析“有病早治”思想、从六经传经规律探析“已病防传”思想、从六经“变证”探析“病变防盛”思想、从阳明病与少阴病的“急证”探析“病盛防逆”思想、从少阴病与厥阴病“死证”探析“正衰防危”思想,以及根据六经“自愈”探析“正复病瘥”思想、根据“病复”探析“瘥后防复”思想,并将治未病思想运用到临床中。

《金匮要略》中有关治未病思想的条文凡5条,其内容主要包括未病防病、有病早治、已病防传、未盛防盛、病盛防危、病愈防复等6个方面。又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强调机体应顺应四时之变;“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明确指出饮食适度、适宜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伤寒论》《金匮要略》分别载方113首和262首。其中有许多养生的经方,如黄芪建中汤、甘麦大枣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这些经方起到无病可养、有病可治的作用,促进了中医治未病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其共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物为补养之品,有120种,并为多种药注上“耐劳”“增年”“不老”“轻身”“延年”等字样,指出其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对《神农本草经》所载365种药物整理归纳,属于食物范畴的达59种之多,其中上品29种,中品20种,下品10种。《神农本草经》对药物、食物的记载,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医治未病的实际应用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