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经络理论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可以看出,经络在人体内外广泛联系,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络理论是针灸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所论述的经络理论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和络的合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并没有提出,对于它的内涵,在不同的篇章中则有不同的论述。其中“经”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经脉、脉、经隧等,而络,根据大小,又有大络、小络、孙络等名称。《黄帝内经》中对经的含义是从多角度来论述的,或从气血运行方面,或从分布层次方面,或从是否可见方面,等等。同样,对络的论述也是从多角度进行的,或从分布层次方面,或从与经脉的区别方面,或从功能方面。可以说《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论述常因篇章的不同而所指不同,由此也可说明,古人对经络的认识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不能从单一的组织结构去理解。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十二经脉循行作为经络学的基本内容,在《经络腧穴学》中已有详细的论述。从《黄帝内经》收录的经脉内容来看,经脉的循行主要涉及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1]的循行。《黄帝内经》,除以《灵枢·经脉》或《灵枢·营卫生会》中提到的十二经或十四经依次交贯循行外,还有《灵枢·邪客》等记载的其他循行方式。

《黄帝内经》不但论述了经脉的循行,而且对经脉病候进行了论述。在《黄帝内经》论述的经脉病候中,既有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功能失调出现的病候,也有经脉所连属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的病候。对此,《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的病候以“是动则病”和“所生病”来表示。《黄帝内经》不但论述了经络的病候,而且指出了据人迎寸口脉的比较来判断阴阳经的盛衰,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与病候

奇经八脉的概念虽然不是出自《黄帝内经》,但在《黄帝内经》中已对奇经八脉的循行及部分病候进行了阐述。如关于循行,基本上都提出了相应的循行路线。在奇经八脉主治的病候方面,则论述了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的病候。此外,《黄帝内经》还对部分奇经八脉的功能进行了论述。

(四)络脉循行与病候

络脉作为经络组成的一部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十分完整的论述。《黄帝内经》除对十五络脉的循行有详细的叙述外,还对络脉主治的病证进行了描述。病候方面,除《灵枢·经脉》对每一条络脉的主治病证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外,《素问·缪刺论》对邪客十二经络脉的病候也进行了说明,并依次提出了治疗这些疾病的取穴与针刺方法。

(五)经别循行

经别作为十二经脉在体内深部的另行部分,起着加强表里两经及脏腑之间联系的作用。《黄帝内经》对经别的循行特点做了十分详细的说明,简而言之,其特点就是离、入、出、合。对每一条经别,均有非常明晰的循行路线的记载。

(六)经筋循行与病候

《黄帝内经》详尽描述了经筋的循行路线,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经筋是人体内一个联系十分广泛的系统,主要维系人体的肌肉和关节。《黄帝内经》还对经筋的病候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此类疾病的取穴是“以痛为输”。

(七)皮部分布

《素问·皮部论》中明确指出:“皮者,脉之部也。”皮部是经络在体表的分部。皮部居一身之表,为人体的屏障,有卫外固表、保护机体的作用。关于皮部的功能及特点,《黄帝内经》认为,阳明为“害蜚”,少阳为“枢持”,太阳为“关枢”,少阴为“枢儒”,厥阴为“害肩”,太阴为“关蛰”。尽管后世医家在解释这些内容时说法不一,但从六个不同名称均涉及“关”“害(通‘阖’)”“枢”来看,古人是用门的不同部位作比喻,来说明人体皮部对疾病的预防作用,因为邪气侵犯人体,均是从皮部开始,向里传变的。

(八)经络的作用

《黄帝内经》不但论述了经络的循行、病候、组成,而且对经络的功能进行了阐述。《黄帝内经》所阐述的经络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联系功能 主要包括联系人体内外、上下和表里。

2.运行气血 《黄帝内经》中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主要指运行营卫之气和运行水谷精气两方面。就营卫之气的运行而言,卫气行于脉外,并不是认为卫气不行于经络当中,而只是为了说明营气与卫气的作用不同。卫气到达全身,也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就运行水谷之精气而言,《黄帝内经》认为同样是通过经络来完成这一过程的。《素问·经脉别论》详细说明了经脉运行水谷精气的完整过程,即由经而及大络,由大络而及小络,最后到达全身。

3.传变病邪,反映病候 病邪是通过经络而由表及里、由浅到深进行传变的。《素问·缪刺论》论述了这种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不但外邪可影响内脏,内脏有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体表。正因为如此,经络可以反映病候。

4.防御疾病 经络分三阴三阳,三阴主里,三阳主表,分别不同层次。《黄帝内经》认为,对疾病的防御除皮部外,经脉在防御疾病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作用,在《黄帝内经》中是用关、阖、枢来表达的。对此,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有进一步的解释:“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疑为‘开’之误)闭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又说:“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二者门阖,主开闭者也……三者门枢,主动转也。”前者三阳脉,“相得各守所司,同为一阳之道也”,后者三阴脉,“抟聚而不偏沉,故得三阴同一用也”。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如同人体的两层门户,一内一外,构成了除皮部之外的又一道防御疾病的屏障。

(九)根结、标本、气街及四海

一般认为,根结、标本、气街及四海应是经络理论的一部分。实际上,在《黄帝内经》中,这些理论均有其特定的意义。在根结理论中,其实际意义是强调“根”和“结”这两个部位之间的联系,表示经气由肢体末端起始,向上结聚于胸腹头面部,即头面胸腹部有赖于起于四肢末端的经气的滋养。古人是根据经气起于四肢末端,并向上聚散这一特点,在取类比象思想指导下提出这一理论的。

标本理论中,从标与本的含义及二者包含的内容来看,与根结理论相似,也是强调四肢末端与头面躯干部的联系。从标本理论的具体内容来看,标本理论中的“本”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而“标”则散于头面胸腹部。如同树干和树冠一样,“标”部有赖于“本”部的滋养,表示起于四肢的经气对全身的濡养作用。与根结理论不同的是,标本理论除完整提出了十二经的标本外,还在各自的部位上存在差异。

气街理论在《黄帝内经》中所占篇幅虽然不多,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黄帝内经》提出的“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古人认为四街是经气集中、通行的地方。气街理论将人体分为四段,每一街基本上都有自己所属的部位。与经脉的纵向循行不同的是,气街理论强调的是每一部位的经气是横向互通,每一街前后呼应,内外相通。从气街所分属的部位和特点来看,相应气街中的腧穴应对本气街相关脏腑疾病及局部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是因为相关脏腑或局部有病,均是相应气街中经气通行发生问题所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该理论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四海理论与气街理论一样,也是强调经气在四个不同部位的聚集、通行。所不同的是,四海是用“髓之海”“气之海”“水谷之海”“血之海”来表示四个不同部位,而且,更加强调经气在这些不同部位的聚集。实际上,四海理论是借用自然界的海来表示经气在这四个部位的聚集、通行。从四海的具体内容来看,四海理论也是将人体分为头、胸、腹、下腹部(包括下肢,因为冲脉循行所过主要是下肢)四段;从所涉及的部位来看,与气街理论所涉及的部位非常相似。另外,《黄帝内经》还就四海功能失常出现的病症进行了说明,从中可以看出,每一海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疾病多与本海中相关的脏腑有关。临床上治疗四海中疾病,除选取四海内容中所提到的具体腧穴外,还可取每一“海”所分布部位的其他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