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供应链变革五步法
有了供应链管理的五项指导原则,如何稳步推进供应链管理变革呢?我根据自己在企业供应链咨询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供应链变革五步法,这五步法可以帮助包括董事长在内的管理层建立对供应链系统的认知,并达成共识,找出供应链变革的关键,从而凝心聚力,推动变革,产生绩效。这五步分别是:一条主线判趋势,两点抓住大发展,三角作战赢客户,四项指标巧平衡,五大职能做管理。
(一)一条主线判趋势
做好供应链,要先预判行业大趋势。如何预判?简单来说看行业供需关系这一主线。当行业需求旺盛、供应不足、整个行业处于风口时,这时水涨船高,企业也会处于上升通道,做规划时可以适当超前。而当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增长停滞、库存高时,企业往往做得艰难还不赚钱,这时企业要考虑升级或转型。这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变化趋势做的综合研判。
企业内部的不同产品系列也可以按供需关系预判。一些品类需求旺盛,做年度规划时可以适度提高产能,做好供应资源的提前建设,适当多备些库存,因为都会被消耗掉,而有一些产品需求萎缩,这时不仅要控制库存,信息也要在供应链伙伴之间及时充分地共享。
(二)两点抓住大发展
供应链管理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企业内部的不协同,与企业内部相比,外部供应商反而更容易协调。就像划龙舟比赛一样,每个龙舟都配有一个鼓手,通过鼓手的节奏控制团队节奏,实现整体协同,企业也必须为各个职能部门找到协同点,形成合力。这一点在供应链管理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找到协同点呢?可以问管理团队两个有力的问题,引导企业找到协同点和瓶颈点。
第一个问题:如果要使收入翻一倍,我们需要围绕供应链哪个环节做出改进?是供应商、生产线、经销商,还是最终客户?这个问题每家企业的答案都不同,有的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供应商资源,有的是企业技术革新,有的是自身产能,有的是政府给发的牌照,有的是客户。一旦确定,这个环节就是企业各职能划龙舟要服从的鼓手。
第二个问题:如果要使收入翻一倍,供应链哪个环节会拉我们的后腿?这个问题引导我们找到影响系统发展的瓶颈点。当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就要想,要实现收入再翻一倍的目标,我们会栽在哪个环节上。找到制约环节,就可以聚焦该环节进行能力建设。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找到协同点与瓶颈点,抓好这两点,企业就可以实现大发展。
(三)三角作战赢客户
企业直面市场竞争,可以比喻成陆海空协同作战。企业里的研发是空军,设计出爆品,就可以从空中立体打击,典型企业是苹果公司,卓越的研发能力是其成功的核心;营销是海军,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快速引爆客户,典型企业是小米公司;供应链系统是地面部队,对外确保客户能体验到优异的质量、快速的交付、超值的性价比,对内要控制总成本与库存水平,持续改善,典型企业是丰田。企业研发、营销与供应链,构成三角作战部队,发展优势,使自己更成功;弥补短处,规避失败。企业应从赢得客户的高度审视研发、营销与供应链三者之间的协同。通常,质量与成本问题,症结在于研发与供应链的协同;交付与库存问题,症结在于营销与供应链的协同。
(四)四项指标巧平衡
如何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设计与评价,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供应链绩效指标非常繁杂,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思维。大道至简,以客户视角和供应链系统思维来规划供应链绩效指标,就是让客户满意的同时保证企业利润。如果把这两项再分解:要实现客户满意,就要做到质量好、交付快;要实现利润高,就要做到成本低、库存低(见图1-5)。
图1-5 供应链绩效指标分解
这就产生了供应链绩效上的两对矛盾:一对矛盾是质量与成本不平衡,一对矛盾是交付与库存不平衡。从供应链的系统思维来看,质量与成本、交付与库存其实是一致的,并不冲突。
高质量才是低成本。因为成本中包含质量成本。比如,有些供方质量不好但价格可能很低,这时企业可能会面临鉴定成本增加、返工返修、停线、客户索赔的损失,造成成本大幅上升,最后,采用价格最低的供方反而让企业付出的总成本更高。与质量高的供方合作,可以实施免检、减少返工返修、减少客户索赔,总成本反而更低。所以对供应链而言,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总成本最低,高质量才是低成本。
低库存才能快交付。企业资源有限,高库存并不意味着快交付,反而容易导致低齐套,造成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一堆。用俄罗斯方块游戏解释这个原理最简单:库存越低,齐套越容易,交付越快;库存越高,齐套越难,现金枯竭,死得越快。所以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库存很高,交付反而很差,而快时尚的ZARA以及丰田汽车,强调低库存甚至零库存,交付绩效反而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五)五大职能做管理
做好供应链管理,应抓住供应链管理的五大职能—战略、流程、组织架构、人员、信息技术。这五大职能之间的关系如图1-6所示。
图1-6 供应链管理五大职能
供应链战略设计好之后,我们才能根据供应链战略设计相应的流程、组织架构,匹配相应专业人员,最后用信息技术将它固化。战略的核心是如何赢得共识,流程的核心是科学规划,组织架构的核心是促协同,人员的核心是赋能与专业,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共享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