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我从 2011 年开始接触“精益创业”,并于 2012 年 12 月和 2013 年 12 月连续两年参加了在旧金山举办的“精益创业大会”,在会上和本书的两位作者以及埃里克·莱斯当面交流。这些年参与精益创业运动最深的体会是,这是一种教你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创业过程中专注本质的方法论。
自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中文版于 2012 年出版,以及“敏捷开发”在华的风靡,“构建-衡量-学习”的精益创业周期也越来越多地为国内创业者们所熟知和应用。这其中,圈内接受度最高的可能是“构建”一环中“最小可行化产品”的概念。这并不奇怪,人天生是懒惰的,创业者也不例外。“最小可行化产品”的概念节省了创业者在验证假设时的成本,但同时也给了一些创业者止于表面的借口。
《精益数据分析》就是引导精益创业者走出这一误区的书。“精益”可能意味着更简单的开发、更低成本的推广,但绝不是说人们可以在创业路上付出更少的努力。“最小可行化产品”是以最低的开发成本创建出足以验证创业假设的产品原型,而精益化的市场营销,是以最低的推广成本收集足够用于验证创业假设的数据点。创业者在打造“最小可行化产品”、设计精益化市场营销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创业假设进行抽象化的把握,节省了产品在推向市场、开始获取市场数据前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当产品被推向市场、客户,累积了一定数据以后,留给创业者的问题就变成:“我应该如何使用手头的数据去验证或证否我的创业假设?”这一步验证的过程不可以简化,但可以更“精益”。
2013 年 4 月 15 日,埃里克·莱斯在 Twitter 上的粉丝数刚刚超过 10 万,他发了这样一条推文以示庆祝:
Just passed 100k followers. Strange to be celebrating vanity metrics on an otherwise very somber day.
其中 vanity metrics 说的就是“虚荣指标”。“虚荣指标”在《精益创业》中是和“最小可行化产品”地位等同的一个概念,然而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却远远不及后者。“虚荣指标”的概念又不同于本书指导创业者区分创业项目中浮于表面的数据和真正关键的数据,进而找到的“唯一关键指标”。
如果你已对“最小可行化产品”的概念烂熟于心,但对“虚荣指标”相对陌生,请好好利用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在拥有了“最小可行化产品”后,该如何组织、解读产品在用户、客户那里产生的数据,并为你指引下一步迭代的方向。
本书的两位作者——阿利斯泰尔·克罗尔和本杰明·尤科维奇——混迹硅谷科技、创业圈多年,近距离接触了美国一线创业公司最前沿的精益创业实践,并将其中的许多见闻作为案例写在了本书中。对于希望了解硅谷,了解硅谷创业公司执行层面经验的读者,这也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相对于其他精益创业图书,《精益数据分析》更具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互联网数据分析师,可以帮助他们检验日常工作中数据分析的科学性。透过表层的数据,监测、分析影响创业走向的数据是本书所介绍的方法,也是精益创业运动对精益创业者的要求。希望广大喜欢精益创业的读者和创业者关注。而作为业余读物,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韩知白
于厦门软件园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