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本课题主要创新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混合所有制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但有些国有企业却不是立足于盈利的,因此,并不是所有国有企业和所有行业的国有企业都适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因“类”制宜,不能一刀切式地盲目混改。从最大化国民福利出发,只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才最适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竞争性领域除了竞争性行业外,也包括合理垄断性行业中的竞争性环节。通过理论(行业适用性)和实证(数据检验),本课题提出了最适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行业范围。

②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既涉及股权分割,更涉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也涉及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规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这包括如何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所有股东权利并实现股权的相互制衡,如何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董事会治理水平,如何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企业家能力等。可以说,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正因如此,本课题是以公司治理为主线展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的。

③梳理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变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发展做了评价。对公司治理发展的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评价对象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还比较低下,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以进一步健全中国公司治理制度,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④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由于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在属性、资源、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股权异质性客观存在,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应遵循股权异质性的客观规律。股权异质性所产生的制衡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需要在实际经营管理中把握好制衡度。

⑤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指数(CCMIIBNU)数据库,对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经营效率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均表明,除了在国家战略层面意义上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在一般性意义上,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存在理论性的股权结构最优化范围比例(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经营效率以及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倒U型关系),国有股权与民营股权的配比比例存在一个适度区间,且不同股东之间存在一个适宜的股权制衡比例区间。不容忽视的是,对于国有股权比例的优化设置,离不开良好的董事会治理环境,即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董事会治理水平,才能保障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最大化保护。

⑥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CCBIBNU)数据库,考察了董事会治理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不同行政层级和行业竞争程度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会治理对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中央国企和垄断性国企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董事会治理规范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不会导致国资流失,还会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值。

⑦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CCBIBNU)数据库,考察了不同控股性质、不同时间节点下企业混合所有制成效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有效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会有效性对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中介作用,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行为是否有效更取决于股权制衡水平而非股权集中度。

⑧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CCBIBNU)数据库,研究了独立董事与风险控制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缺乏透明的经理人市场来选择独立董事,以及对独立董事的责任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独立董事会使本身较为保守的公司变得更加风险厌恶。进一步研究表明,来自独立董事的更强的监督可以缓解代理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经理人更加不愿意尝试风险较大的项目。

⑨探讨了民营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连锁董事网络能够促进企业风险承担行为;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越完善,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⑩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CCFIBNU)数据库,分析了财务治理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治理会提升股权集中与企业绩效ROA之间倒U型关系的整体水平,使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变小;财务治理也能减弱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ROA之间的正向线性关系,即在同一股权结构下,高质量的财务治理一样能够实现企业绩效的增长,不需要再人为或刻意去强调股权结构的作用。这对于现阶段资本市场不成熟,各项法律及政策制度不完善条件下,通过完善财务治理来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⑪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CCBIBNU)数据库,考察了新一轮国企混改对国企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新一轮混改中国有股权减持力度与国企股权融资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这一过程中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股权制衡机制和董事会治理机制的中介作用较明显。研究结果印证了《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的促进股权多元化和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两个要求的经济效果,这为混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实证依据。

⑫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CCECIBNU)数据库,以及把中央巡视组的部署作为监督强度的外生冲击变量,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企业家寻租动机以及内外部监督对企业家参与寻租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加强监督对企业家寻租行为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企业家寻租行为与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在寻租活动受到冲击之后提高企业家的激励水平能够抑制寻租活动对企业绩效的负作用。

⑬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能力指数(CCEIBNU)数据库,探讨了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结合当前反腐败的背景,深入研究了反腐败对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提升对企业创新有积极作用;反腐败增加了企业家寻租的成本和难度,企业家能力会更多地配置到生产领域,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反腐败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反腐败加强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

⑭通过理论演绎,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CCECIBNU)数据库,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的激励程度(激励过度、激励适中、激励不足)对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以及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取决于高管激励情况,激励过度公司中,在职消费是一种代理成本,会损害公司利益;激励不足公司中,在职消费是一种有效激励,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公司绩效。公司在高管激励实践中必须考虑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两种激励方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⑮混合所有制的成功取决于完善的公司治理,因此,本课题制定了竞争性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指引,具体包括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董事会治理、财务治理和信息披露、高层管理者激励与评价、社会责任,并就相关法律和政府监管提出了建议,以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4.2 不足之处

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涉及很多方面,既有技术问题,也有体制问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限于篇幅以及课题组成员水平,本课题侧重于从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公司治理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问题,则涉猎较少,主要包括:

(1)国有资产证券化问题

目前很多国企债务率较高,同时又有很多国有资产流动性较差,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资产证券化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国企混改实现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2)国企混改模式

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国企混改模式,例如,以国资控制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中国联通和中粮资本为代表的国有绝对控股模式(联通的国有股份加总后超过50%),前者通过“定增+转股+员工持股”实施混改,后者则仅是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混改;二是以东方物流为代表的国有相对控股模式,通过增资扩股实施混改;三是以华录百纳为代表的国有参股模式,华录集团通过出售国有股权,从控股股东变成参股股东。不同混改模式的效果如何,由于时间尚短,还难以得到验证,需要将来进一步研究。

(3)国企混改的难点问题

比如对国资流失的判断,目前对国资流失规定存在教条化的理解,主观性较强,从而对国资流失责任存在放大的倾向,背离股东权利保护平等原则,民资也承受巨大风险。这成为阻碍国企混改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尤其是法律设计,使国资交易符合市场规律,增强改革者和参与者的信心,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有赖于企业领导人的推动和社会资本的参与,还有赖于国家层面的很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及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有效运作。只有各方共同参与,国企混改才能成功,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