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科X线诊断技术
一、分类
X线成像分为传统X线检查技术和数字X线成像技术。
传统X线检查技术是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之后应用于临床的,现在仍是临床诊断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可应用于各系统和人体各部位的检查。缺点是对小儿有X线辐射,检查要严格掌握指征。
传统X线成像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三大类。
常规检查有透视和普通X线摄影。
(1)透视:透视适用于人体自身组织的天然对比较好的部位。胸部透视可观察肺、心脏和大血管;腹部透视观察有无肠道梗阻和膈下游离气体;骨关节透视主要观察有无骨折脱位及高密度异物,在透视下进行各种造影和介入。
(2)普通X线摄影:普通X线摄影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人体的任何部位,所得照片称为平片。
常用的有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软X线摄影和放大摄影等。
(1)体层摄影:是使某一选定层面上组织结构的影像显示清晰,同时使层面以外的其他组织影像模糊不清的检查技术。常用于平片难以显示、重叠较多和较深部位的病变,有利于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边缘、确切部位和范围等。随着CT的出现和重建技术的发展,体层摄影已很少应用。
(2)高千伏摄影:是用120kV以上管电压产生穿透力较强的X线以获得在较小的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光密度影像照片的一种检查方法。
(3)软X线摄影: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故称“软X线”。通常由钼靶产生,故又称为钼靶摄影。软X线摄影常用于乳腺、阴茎、咽喉侧位等部位的检查。
(4)放大摄影:利用X线几何投影原理使X线影像放大,用于观察骨小梁等细微结构。
普通X线检查依靠人体自身组织的天然对比形成影像,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人为地使之产生密度差别而形成影像,此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造影剂。
数字X线成像技术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DR是在X线电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处理,使模拟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直接进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化矩阵图像。包括硒鼓方式、直接数字X线摄影和电荷耦合器件摄影机阵列等多种方式。
DSA是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它将影像技术、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常规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是数字X线成像技术之一。基本设备包括X线发生器、影像增强器、电视透视、高分辨率摄像管、模/数转换器、电子计算机和图像储存器等。其基本原理是以X线发生器发出的X线穿过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后形成X线图像,X线图像经影像增强器转换为视频影像,然后经电子摄像机将其转变为电子信号,再经对数增幅、模/数转换、对比度增强和减影处理,产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
二、临床应用
X线技术对下列疾病可提供快速诊断。
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湿肺病、吸入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肺囊肿、小儿肺结核、膈疝、纵隔气肿、脓胸、气胸与液气胸、胸腔积液、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气管支气管异物。
常规摄取后前位和左侧位照片,摄片要求位置端正,心脏轮廓清晰,通过正位像可观察降主动脉及气管、主支气管,肺门及周围血管清晰可见。左侧位片可借助食管吞钡观察左心房,鉴别纵隔与大血管病变,观察下腔静脉与左心室关系。左前斜位指患儿向右旋转60°~70°照片,适宜观察左右心室及右心房大小和主动脉弓(降)部全貌,右前斜位照片指患儿向左旋转45°~55°同时吞钡的照片观察左心房与食管关系,判断左心房大小并可观察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段突出程度。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例摄片应包括上腹部,便于肝、脾、胃位置的观察。
先天性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幽门肥厚性狭窄、肠套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
肾胚胎瘤(肾母细胞瘤或Wilms瘤)、神经母细胞瘤。
软骨发育不全、佝偻病。
常用于胸部,能较好地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肺门区支气管和被骨骼及纵隔重叠的结构和病灶。
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优于传统的X线成像。能清晰显示听小骨、前庭、半规管等结构,并能准确判断鼻窦窦壁有无骨质破坏。CR对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及气管等方面优于传统X线检查,但在间质性病变和肺泡病变的显示上不如传统X线检查。CR在显示肠管积气、气腹和泌尿系结石等病变方面优于传统X线摄影。
DR的临床应用范围与CR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