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误导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说,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可以对他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作出基本的评价和判别。我们的一言一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准则。

可能很多家长会感叹,孩子在慢慢长大,原本以为他会懂事,但却没料到孩子怎么反而会变得冷漠、没有爱心呢?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可能对孩子道德观的形成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星星今年初一了,周末这天早上,妈妈带星星去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料。在过马路的时候,星星和妈妈看见一个老爷爷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也好像要过马路的样子,星星正准备去扶一下老爷爷,妈妈却说:“别去,他那么脏,马路上这么多人,会有人帮忙的……”

星星听到妈妈这么说,只好作罢。

案例中,星星的善举被妈妈打断了,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却不利于孩子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

因为上一代人是下一代人的教育模范,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从小就被父母用行为教育“冷漠”“自私”“顺手牵羊”“带眼识人”“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有正确的道德观?道德源于家庭,家庭教育出的子女,传承了上一代的优良传统,也继承了上一代的恶劣行为。可见,父母自身的言行对孩子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在我们的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那么,如何让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真正融入孩子的心灵,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是当前摆在家庭和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良好的品德对孩子能否成才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教子一定要以德为先,作为父母,切不可忽视帮助孩子处理这些道德观的困惑。

那么,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外,父母还应该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呢?

1.告诉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告诉孩子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等到孩子上了初中才开始,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你要做的是把这些道德规则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孩子分辨最基本的对错,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事实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道德规范都是先懂后做的。

2.让孩子体验道德冲突,教会孩子明辨是非善恶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了解自己的孩子,能从中觉察出孩子的思想动态。如果父母能及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就能提高孩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大到面对社会,小到人行道上走路、看信号灯过马路、不乱扔垃圾等等,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但我们让孩子学着区分“好”与“坏”,最后的选择还应该让他们自己来做。不要怕他们遇到困惑,困惑越多,孩子所形成的道德认识也就越全面和深入,父母应该让孩子在自己动脑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3.在孩子做出对道德信条的选择后,及时给予评价

如果孩子的选择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那么家长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反之,则应及时地纠正孩子。必要时给予一定惩罚与警戒,绝不可放任。在家长长期的训练与指导下,他们就能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作为行事准则。

如果我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一定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