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梁军制
而话一出口,再见朱温脸上的表情变化莫测,朱友孜登时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了。
侍卫亲军制度的创立虽是在后梁一朝,但时下大梁立国一事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侍卫亲军之号未必诞生,亦或者才刚刚拟定,若是后者的话,那么他这一句话无疑是未卜先知了。
果然,凝神沉吟一阵,朱温忽的问道:“你所说的侍卫亲军是怎么回事?”
朱友孜闻言长舒口气,朱温若是问他你怎么知道侍卫亲军的,他或许难以回答,但眼下这么问,他还真能圆回来。
“儿想大梁立国,必定要兴建一支禁军”朱友孜微垂下头,遮去眸中复杂的情绪,拱手道:“禁军下边,除却宿卫、拱护宫阙的六军之外,须还得有一支骁勇善战,能于野战中冲锋陷阵、浴血厮杀的军队,初时儿给这支军队起了两个名字,在京马步军、内外马步军,都觉得缺少霸气,后又苦思冥想许久,灵感迸发,想出了侍卫亲军这么一个既能表示禁军身份又昭示着他们与天子,也就是父亲您亲近的这么一个名号。
只是还没来得及将这个不成熟的想法落于纸上,便一时失言说了出来……”
说着,朱友孜低下头,露出一副深以为憾的模样。
“黄口小儿,何出此无君无父之言?”朱友孜话说完,朱温眸光一凛,佯怒斥责道:“为父长受国恩,迎天子入东都,是欲效汾阳王佐天子平定四方,奈何识人不明,帐下大将氏叔琮等辈皆因贪图富贵而忘却了皇恩浩荡,做下弑杀天子的丑事,为父不得已,扶立今上,今上既是我立,我又焉能生二意。
你不要以为外间劝进之势甚嚣尘上,就以为为父有此心。”
“是,儿方才所言确实是孟浪了。”默然片刻,朱友孜诚恳承认错误。
主演朱温要飙戏,他一个跑龙套的除了顺着捧哏,还能干啥?
见状,朱温笑着捋了捋须,很是自然的将话题引回到了正题上:“你这个侍卫亲军的构思不错,但还需加以完善,这样,你若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可以一并说出来,待改日为父有空细细琢磨一番。”
“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亟待父亲斧正。”朱友孜哪里会听不出来朱温话里暗藏机锋,闻言心中暗笑一声。
话说作为一个读过不少两宋元明小说的穿越者,真要他说点有建设性的东西倒也不难,至少宋元明三朝的制度他是知道一些的,元明离五代有点远,暂且不表,宋代作为终结五代乱世的朝代还是继承了不少五代制度继而一步步完善的。
大宋的军事机构两司三衙、枢密院不都是脱胎于五代嘛。
尽管后世之人提起大宋就是一顿情绪输出,理智点的会说宋对五代风气矫枉过正、因噎废食。
但在朱友孜看来,宋朝的军事制度“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帅)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大体上还真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是在军事思想上!
枢密院非得文人,三衙非得不设正职,掌军将领非得是无根底、无威信、无领兵才能,只剩“忠心”的草包,兵非得不识将、将非得不识兵,再加上过度的重文轻武,以文驭武,武德能昌盛才怪。
当然了,若是将宋朝完善的军事制度搬到时下,那也是不合时宜,首先一条,以朱温的权欲之重,他就绝不可能让枢密院成为决策军政大事的机构,顶多是让其中士人当一下顾问、参谋。
其次,除去诸附镇的骑兵,大梁的马军总数尚不过万,因而侍卫亲军也不可能分家,分成侍卫亲军马军司和步军司。
倒是殿前司可以提前搞出来。
也不用太大规模,有个两三千规模就行了,届时,六军轮战,留三军卫戍京师,另三军随侍卫亲军出战,殿前军卫跸……
朱友孜原本也没做什么准备,是故在想到此处之后,便直接将自己关于“殿前司”的构想向朱温讲述了一遍。
朱温听罢不置可否,目光转动了几圈,方缓缓开口道:“我正要用亲军用命,为我取河东,杀蕃贼,若是置殿前军,更为亲厚,亲军不成了外军,届时谁还为我卖命,不妥,不妥。”
“除此之外,可还有什么想法?”
“是有件事想同父亲说。”朱友孜躬身一礼,正色道:“儿近来同人讨论咱们大梁军制,发觉军制混乱不堪,实在是难以言语。”
似乎是对此情形早就知晓,朱温闻言神色不变,只淡淡道:“说说看。”
“比如同为都头,有的掌一百兵,有的掌一千兵,有的掌数百兵,有的都指挥使,有的叫都头,士卒头大不头大我不知道,儿是头大的很。
军与军之间的规格、称谓,也是乱七八糟,还有,有的军下面分左右厢,有的军又没有,实在是叫人不好判断。”朱友孜蹙着眉峰抱怨道。
“混乱就对了,天下混乱这么多年,军制又岂能不混乱。”
朱温嗤笑一声,冷哼道:“当年我入宣武曾定军制,五人为伍、伍长统之;两伍为伙、什长统之;五伙为队,队长(正)统之;两队为都,都头统之;五队为指挥(即营),指挥使统之;五营为军,军都指挥使统之。
这即是如今四镇镇军之制,番号军、番号都不在此列。
番号都兵员无定数,指挥使统之。
番号军又分大小军,步军兵员过万、骑军兵员过两千的是大军,都指挥使亦或者统军统之,下有厢。
小军称军使。
至于诸附镇,沿用唐军制、亦或者自创军制的不在少数,是故军制混乱自在情理之中。”
“这军制之事,倒也不必你费心,等禁军立起来打个胜仗,再于四方建一两个行营,将四方镇兵拉去轮训一两个月就迎刃而解了。”
难得的,朱温耐心的解释了一遍。
朱友孜这才知道自己犯蠢了,忙道:“儿愚钝。”
“罢了,不说此事。”
此时,堂外较艺的夏鲁奇、李思安二人大汗淋漓的走了进来。
“大王,精彩啊,精彩绝伦。”葛从周自堂外步入厅堂,满脸喜色拱手道:“恭喜大王又得一飞将。”
刘鄩、符道昭等见状也纷纷拜道:“恭贺大王再得良将。”
朱温颔首示意众人免礼,旋即笑着将李思安、夏鲁奇二人唤到了跟前。
“李思安。”
“末将在。”
“令你统宣义、天平二镇镇军两万,再伐幽州。”
“末将领命。”李思安拱手应下。
“夏鲁奇,令你选牙外兵中精兵七百,新组一都,勤加训练,一月之后本帅与元帅府诸将亲自检阅,若是操练有术,授尔番号。”
“谢大王恩典”夏鲁奇闻言欣喜若狂,跪地高声道。
番号都、番号军除极个别,剩下的都在亲军一列,在诸军当中是最容易立功的,也是升迁最快的,而且是最容易扬名立万的。
那李嗣源的名号李横冲以及他帐下的横冲都,不就是其人生生打出来的么。
夏鲁奇亦有这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