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喜乐不过是抛物线的两头

1979年,春风拂面,随着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进,原来统购统销的生产模式被打破,国家开始强调市场调节,不再计划式地包销工业产品。柳州拖拉机厂的主打产品出现了严重的滞销,产销量急剧下降,生产全面陷入低谷。本来是向上的曲线,突然像抛物线的后半程一样,拐头向下。

当时,“私有资产”依然是讳莫如深的社会话题,人们敬而远之。轿车则属于地地道道的奢侈品。1984年以前,县团级干部不能坐轿车,只能坐“北京吉普212”。因为不存在私人购买的汽车,只有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才能用公款买车,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汽车都是国家固定资产。驾驶人也是最热门的职业之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描述了县干部的儿子是一个驾驶人,这在当时可是令人眼红的职业。轿车是个人所不敢想的,拖拉机也一样。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拖拉机需求骤然下降。以前是公社制,拖拉机是分派到县里公社的,属于集团购买力,生产了拖拉机入库即可收款。至于用户是谁,根本无人过问。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台价格约为8000元的拖拉机,对于包产到户的一家家的农户而言,是根本负担不起的,而且也未必需要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刊物,还在讨论农户是否可以拥有自己的手扶拖拉机[6]

拖拉机的市场急转直下,没有给企业留下太多的准备时间。像是有人陡然将收音机的旋钮,从计划经济直接转到市场经济的频道,歌曲突然从民谣转向摇滚的风格。在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憧憬时,企业也面临着对市场的诸多不适应。很多拖拉机像以前一样唱着歌开出了工厂大门,但却从此没有了回声。

柳州拖拉机厂的财务账面上,看上去有产品卖出去的钱,但总是无法收回款项。没有购买者愿意提前付款,即使当时周边城市中最富裕的广西玉林市,最多也只能支付20%的款项。那些要不回来的货款,很快就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过去,都是农机局收了以后发给公社。工厂派人到各地现场考察时,才吃惊地发现,很多拖拉机仍然停留在农机公司里。企业接收到的销量信号,其实是“失灵”的。公社没有钱,而工厂的产品又积压,没有更好的办法,工厂只能让公社先来领拖拉机,希望等公社领了国家的补贴后再支付货款。当时,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工厂却落后于时代的巨轮。拖拉机发出去了,钱却收不回来。后来,全厂出动中层干部,分别到县里公社将那些拖拉机运回。然而,有些机器已经损坏,有些轮胎也变旧了。很快,从各地返回来的拖拉机就将原本开阔的工厂挤得满满当当,大部分还都是废铁一堆。

1980年年底,工厂积压拖拉机近两千台,生产运转出现了停滞。曾经的辉煌戛然而止,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流光容易把人抛。兴盛时期的时光持续得太短,拖拉机滞销,让柳州拖拉机厂的员工陷入困境。三千多名企业职工转瞬就从一个自豪的大集体,变成一个巨大的负担。

拖拉机是不能再生产了,因为生产多少就赔多少。企业只好停止生产拖拉机,转产到其他行业。绝处求生的背水一战就此打响。从农用必需品开始,到织布机、缝纫机,甚至童车,只要能做的东西都去做,为的就是赚钱吃饭。企业员工很快成功试制了1515型56寸(1寸=3.334cm)自动换梭织布机。柳州市人民政府下文,同意柳州拖拉机厂承制各纺织厂急需的1515型自动换梭织布机。随后又成功开发了更先进的1515K宽幅织布机。在转型期间,企业贯彻了一套十六字方针,即“自力更生,以厂养厂,不赚不赔,以杂养专”。

以往从未涉足的织布机,激活了企业职工的斗志和活力,但销售渠道仍然是个问题。当时,浙江省有一家织布机厂正在高速运转,但铸铁部件严重不足。织布机90%的部件都是铸件,涉及机加工件则很少。众多铸件,正是这家织布机厂的软肋,恰恰柳州拖拉机厂的铸造车间正在大面积闲置,而且员工对生产零部件是非常拿手的。通过“老乡关系”,柳州拖拉机厂找到了这家企业。二者一拍即合,柳州拖拉机厂负责生产零部件,装箱后再拉到纺织厂去进行总装。

这段时间市场需要什么,工厂立刻就生产什么。企业还研制出“万家”牌缝纫机。不仅能车缝,还能进行锁边、绣花、订扣眼。这种多功能缝纫机,在1981年投放市场后也曾大受欢迎。

就是这样一种四处拼缝的状态,让柳州拖拉机厂在1981年再次扭亏为盈,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工厂。这一年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领导在听取汇报后说:“拖拉机要在三五年内恢复看来不行,你们现在下决心转产就已经晚了一步,再不转的话困难更大。至于转向什么产品,要看市场上人民需要什么,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不能等国家的计划。”这是一条听起来有压力却是松绑的指示[7]

历史是如此相似,并富有戏剧性。1981年的这句“要看市场上人民需要什么,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四十年之后将以一句更为经典的流行语,震撼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