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与为害情况
在我国,甘蔗地下害虫一直以来都是甘蔗生产的大害。20世纪50年代,黑色蔗龟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台湾南部的台南、高雄的冲积土蔗区造成比较大的为害和损失。到了60年代,在广西百色地区、贵州省等一些不能进行水旱轮作的蔗区,黑色蔗龟肆意为害,给甘蔗造成严重损失,轻则为害率为10%~20%,重则达30%~40%,甚至60%以上。黑色蔗龟成虫苗期为害,造成蔗苗断株缺垄;后期幼虫(蛴螬)为害,引起蔗株枯死。到了七八十年代,在福建、江西等省的丘陵旱地或沙壤土蔗区,齿缘鳃金龟和红脚丽金龟为害严重。据吴鸳鸯(1981)报道,在厦门市蔗区,因受金龟甲为害严重而枯死的甘蔗面积占10%,受害中等而呈半枯萎状态的占20%,全市损失甘蔗达3000~5000t。80年代初,广东湛江地区的二点褐鳃金龟为害日益严重,在化州糖厂蔗区,1500hm2甘蔗中受害面积达70hm2,减产10%,严重的地方减产达40%~60%(任大方,1980)。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珠三角地区受黑色蔗龟和齿缘鳃金龟双重为害,损失惨重。根据作者1989—1993年对广东省红旗华侨农场、平沙华侨农场的调查,两个农场约8000hm2的甘蔗全面受害,苗期枯心平均达20%以上,个别分场高达40%~50%,最高枯心率达到51.2%。后期受蛴螬为害,甘蔗生势下降,减产显著,普遍减产7~15t/hm2,个别严重的分场蔗区,10月份即出现大面积甘蔗枯死。四会大旺华侨农场约有1000hm2甘蔗受害严重。位于广西南流江流域的博白、合浦等蔗区,受齿缘鳃金龟为害严重,1992年8月作者在博白糖厂蔗区调查时,已出现大面积甘蔗枯死,受害面积达到1000hm2,其中严重受害导致大面积枯蔗而失收的面积达100hm2,每蔸蔗头有蛴螬3~5头。在云南蔗区,自80年代后期以来,地下害虫如蔗龟、根象甲、甘蔗白蚁、甘蔗刺根蚜为害普遍,每隔三四年即暴发1次,尤以蔗龟、蔗根象甲最为猖獗。跨入21世纪后,地下害虫的为害势头有增无减,特别是2006年,云南蔗区地下害虫发生面积达66000hm2,其中严重受害面积达33000hm2以上,受害严重的田块蛴螬的虫口密度高达40头/m2,蔗根象甲的虫口密度高达93头/m2。受害甘蔗一般减产30%~50%,甘蔗糖分含量降低3%~5%,严重受害的蔗地失收。受害地区大部分甘蔗只能留宿根1年,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导致种蔗成本上升20%~40%。2007年,海南临高县千亩甘蔗田发生不同程度的黑色蔗龟为害,并且呈继续扩散和不断加剧趋势。在广西、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等蔗区,原本只在局部地区发生的蔗根锯天牛肆虐为害。2005年,广西全境蔗根锯天牛发生面积达几十万公顷,对甘蔗的危害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高达40%~50%,部分蔗田几乎每个蔗蔸都有幼虫1~2头,最多达8头。由于蔗头和蔗茎被幼虫蛀食一空,致使甘蔗严重减产,单产仅为1~2t/667m2。在柳州,蔗根锯天牛为害遍布区内各县,蔗蔸受害率一般为5%~10%,重者达30%~40%,严重影响了甘蔗的品质和产量。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农垦蔗区普遍受蔗根锯天牛为害,一些农场及糖厂蔗区受害特别严重,如丰收糖业公司蔗区蔗根锯天牛平均为害率高达47.67%,按此推算,预计造成蔗农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龚恒亮等,2008)。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控制蔗根锯天牛的为害。
由此可见,甘蔗地下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甘蔗的安全生产,并有越演越烈之势,应引起广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