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股市投资的一大困惑就是没有计划,漫无目的。买什么股票,用什么价格,都随波逐流。
折腾来折腾去,搞得身心疲惫,也没赚到什么钱,甚至在牛市里也会亏钱。
股票投资就像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探险,没有地图,也没有导航。
普通投资者本身学的就不是股票投资这个专业,平时从事的工作也可能与股市没多大关系,要想在陌生而又风险较高的领域获得理想的收益,是不是缘木求鱼呢?
普通投资者要提升投资收益,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向聪明的资金学习。[1]
表1 普通投资者的困境
聪明的资金藏在已经产生赚钱效应的板块里。
这个赚钱效应,可以是以半年计算,也可以是以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来计算;找出相关时间段累计涨幅居于前列的股票。
经历了长时间的折腾,这些股票依然能够带给投资者较好的收益,说明它们所在行业生命力很旺盛。
聪明的资金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不妨就在相关领域里深入研究,找出那些会补涨或者续涨的股票。
怎么研究呢?
目前,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正在向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转变,普通投资者研究股票,不妨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中心。
个人投资者如果要到很多上市公司现场调研,交通和住宿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时间也是个大问题。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省钱的研究方式就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公告。它们都是可以免费获得的。
上市公司的公告主要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其中年报、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三季度报告会披露上市公司当前的业绩情况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情况,而年报和半年报还会更加详细地介绍公司和行业的发展,这些信息是普通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临时公告主要披露那些可能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比如对外投资、重大合同、再融资等。这些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还有一个常常被普通投资者忽视,但又绝不能忽视的,是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会对一个上市公司的来龙去脉及行业发展写得很透彻。这对于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一个普通投资者既向聪明的资金学习,在已经产生赚钱效应的板块里甄选可能会补涨或者续涨的股票,又将基本面分析到位,那么他可能会较快地成长为专业的投资者,较为从容地享受中长期投资带来的稳健回报,不再随大盘K线浮浮沉沉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表2 牛股投资的七个步骤
本书回顾了A股24年来部分牛股的交易历史,其中有累计涨幅超过数百倍的超级牛股,也有两三个月翻倍的短线牛股。
股市常常是这样的:投资人尽皆知的历史牛股时,投资价值已经大不如从前,甚至可能会被套在其中。
但是,同样的投资方法,运用到新行业里的优秀公司(或者努力成为优秀公司的企业),还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甚至是惊人的收益。
在以往,“十倍股”[2]常常被股民津津乐道。有些股市教育专家常常沉浸在“十年十倍”的历史甜蜜中。
实际上,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和投资理念的更新,在曾经被人形容为“世界末日”的2012年之后,两年十倍的股票也有一些,个别股票甚至在一年内涨了十倍。
这是泡沫吗?这是投机吗?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直接参与相关股票,就愤愤地指责市场的新现象。
放下身段,虚心学习,能领悟就运用,不能理解就旁观,这才是正道。
放心吧,A股市场的年纪也不小了,它会照顾好自己的。
伟大的投资者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的良师益友。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先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深刻总结了人性和股市的关系,让人受益匪浅:
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亢奋中逝去。(Bull markets are born on pessimism,grow on skepticism,mature on optimism and die on euphoria.)
居危思安,这是一种境界;居安思危,又是另外一种境界。面对股市时,我们要时刻清楚其处于哪个阶段,谨慎决策,灵活操作。
本书除了介绍牛股投资的案例之外,还有一些风险控制的建议。
“小心驶得万年船”,要想长期在股市里生存,得留个心眼,攻防都要有所准备。
[1] 我本人的投资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的:别人比我聪明,我要向更加优秀的投资者学习。
[2] 这个概念由对东方人颇有好感的美国人彼得·林奇提出,原文是tenbaggers,即按照25%的复利增长,十年将增长十倍。彼得·林奇是美国最著名的基金经理之一。在1977—1990年执掌麦哲伦基金期间,连续13年每年回报率比平均市场水平高出13%,将一个基金公司的规模从几千万美元打造成140亿美元的大基金(1990年),成为基金经理中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