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游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9 “贝壳”耀南天

悉尼歌剧院

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超凡脱俗、最瑰丽多姿的建筑,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古往今来,在世人的眼里,悉尼歌剧院是一座具有灵感、具有个性的艺术建筑。它不仅是悉尼之魂、悉尼的象征,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象征,甚至是整个南半球的象征。当造型奇特的悉尼歌剧院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会被深深地震撼,它的超凡典雅超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

一睹悉尼歌剧院美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每一个来澳大利亚的人,都会怀着朝圣般的心态,来欣赏歌剧院的绰约风姿。

我们同行的团友对歌剧院造型怪异议论纷纷,有的说它活像个搁浅海滩的大贝壳,有的认为它似乘风破浪的风帆……

导游一边称赞大伙的想象力,一边带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它,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

我们站在悉尼港口大街上,望着歌剧院的正面,它那参差错落的雪白顶盖,垂直而立,从中间到下端稍微隆起,恰似风中的片片白帆,与它周围的点点三角帆游艇,一起游弋在蓝色的海湾中。

我们来到68层的塔楼顶上,俯瞰它的全貌,它那弧形的屋顶,犹如一枚枚巨型的白色贝壳,簇拥着,重叠着。

我们泛舟悉尼港,从海上向南看它时,它还像翩翩起舞的白鸥,准备冲向大海,去搏击无边的海浪。

从整体看,如果把悉尼比作一位美丽的少妇,那么歌剧院就是她的一枚闪光的胸花,以骄人的姿态出现在最耀眼的地方,吸引着无数眼球的注意,甚至烙在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悉尼歌剧院有着独特的建筑特色,它的贝壳形屋顶分为3组,中间的一组最大,靠东面的一组次之,西面的一组最小。这3组顶盖,通过大小、高矮、弧度、方向的变化,形成错落有致的分布,构成线与面的新奇组合,从而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据介绍,它的整个外墙采用不发光的瑞典白陶瓦铺成,共用了105万块,并经过特殊处理,因而不怕海风的侵袭。光滑的陶瓷加上弧形结构,连鸟粪都落不上去。所以至今歌剧院的外墙都没有擦洗过,而那些壳片依然光亮如新。

悉尼歌剧院具有独特、新颖、美观的外观造型,那么它的内部结构又如何呢?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看了一场歌舞表演,直接目击歌剧院华丽典雅、富丽堂皇的内景。导游介绍情况时用一句话概括: 巧夺天工的室内犹如水晶宫一般,是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

海上看悉尼歌剧院

3个主题场之一的歌剧厅有1 547个座位,呈半圆形,使每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演出。所有座椅是用桉树和小羊羔皮制成的,夏天吸汗,不会让人坐久了不舒服。舞台上悬挂着艺术家用高级羊毛织成的红色大挂毯。挂毯上镶有金字,在灯光照耀下,艳丽夺目。每年这里表演的场次都在3 000场以上,约有200万名观众前来观看。世界各地著名的演艺人,都争相在这个舞台上演出。

富有特色的音乐厅,有2 679个风帆状座位。演奏台上方,悬挂着18个直径约2米的白色中空反应器。后壁顶端耸立着一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它有1万多根钢管,最大的一根金属管高15米、重37吨。演奏者通过闭路电视与指挥配合,使演出能获得最佳效果。在这座建筑群中有各种活动场所,大约有1 200个房间,包括4个主要听众席、400多个座位的音乐厅,以及话剧厅、电影厅、大型展览厅、接待厅和排练场、化妆室、图书馆等,全部的厅堂房室可以同时容纳7 000多人。

多少年来,悉尼歌剧院的形象经常在世界各地的挂历、明信片、画报上出现。它那瑰丽脱俗的风姿,使它举世闻名。在美国1999年建筑博览会上,将其列入20世纪全球十大著名建筑。

面对这样的贝壳建筑,我们自然联想到是谁有这样浪漫的奇思妙想,把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歌剧院,建成一座遗世独立的琼楼建筑? 导游说: 这个“贝壳”的诞生经历了不少戏剧性的波折,它的设计图纸还是从废纸篓里捡回来的呢!

“真有这样的故事吗?”大伙的兴趣一下子被导游挑起了,迫不及待地向他探个明白。导游微笑地告诉大伙,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话说20世纪50年代初,喜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澳大利亚人,决心在悉尼修建一座具有世界水平的歌剧院。联邦政府批准在悉尼港口大桥东侧———贝尼朗岬角,建造歌剧院,并悬赏征求设计方案,在国际上招标。

1956年,37岁的丹麦建筑师约翰·乌特松看到招标消息后,跃跃欲试。他日复一日地冥思苦想,终于绘制出一幅杰出的艺术之宫的壮丽蓝图。可是他寄到悉尼的设计方案,却被大多数评委给“枪毙”了,扔进废纸篓里。不久,著名的芬兰籍美国建筑师依洛·沙尔兰来到悉尼,提出要看所有的设计方案。当从废纸篓里翻出乌特松的设计方案,仔细一看,他欣喜若狂,连呼:“艺术珍品! 艺术珍品! ”他力排众议,终于在1957年1月29日的评委会上庄严宣布: 在32个国家1 000多名建筑师寄来的233个设计方案中,经国际知名的建筑学家组成的招标评委会审议,丹麦建筑师乌特松的设计方案夺标!

设计方案中有一个难题,就是怎样把空心的巨大贝壳屋顶与玻璃墙立起来。乌特松为此苦苦思索。后来在吃橘子时得到了启发,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有办法了! 有办法了! ”原来他从切开的橘块,发现与其设计方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既然橘块能竖立在碟子上,大贝壳为什么不能竖立在建筑物上呢! ”就这样,建筑上的一个难题被解决了。为了建造这座壮观的歌剧院,他将工作室搬去了悉尼。

然而,好事多磨。在建造歌剧院过程中,发生了诸多不愉快的事情。乌特松的方案最初预算为700万美元,但当贝壳外形结构完成时,建筑经费已经耗尽,工程被迫停了下来。在建造过程中,改组后的澳大利亚新政府与乌特松失和,乌特松愤而离开悉尼,发誓今后再也不去悉尼。

后来由乌特松的助手欧文·阿罗布,与澳大利亚的工程师们,按照乌特松的设计方案继续施工。但是,好景不长,又遇上了澳大利亚经济滑坡,通货膨胀,财政困难,工程再次面临停顿。政府在困难面前挺起腰杆,一定要建成歌剧院的决心不动摇。他们采取了向全国发售筹建歌剧院基金彩票的办法,连续进行了10年。按当时全国人口计算,为建设歌剧院平均每人负担10澳元左右。真可谓全民总动员,每个澳大利亚人都对这座歌剧院的建成出了一分力。

到1973年,历时14年7个月的悉尼歌剧院终于建成了。它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占地1.84公顷,建筑耗资共1亿多澳元。

我们听着精彩故事的同时,心情也未免有点沉重。因为乌特松的传世杰作悉尼歌剧院建成后,深受世人瞩目,他自己却没有看到。人们对此既唏嘘又惋惜。几十个春秋的历程,风雨沧桑,天才建筑大师虽已驾鹤西去,但那座别具风格,可与罗浮宫、白金汉宫媲美的悉尼歌剧院,已成为南太平洋海上一朵洁白晶莹、傲然怒放的莲花!